我意识到一系列问题的时候,还是在今年春末。

那天「屏幕时间」告诉我,我每天解锁手机 71 次、收到通知 99 条,在这块发光玻璃面板上花费的时间是日均 4 小时 37 分钟。

我很好奇,这一大堆数字究竟想表达什么?是在提醒我应该关闭更多的应用通知,还是说我每天玩手机太久?

那么,多久才算是「太久」?假如我的职业高度依赖智能手机——上网课的师生、社交媒体运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等——那么我的手机使用时长,能够直接反映我的「数字健康(Digital wellbeing)」状况吗?另外,每天使用手机多久又才算「数字健康」呢?为了自己保持「数字健康」,我该给哪些应用、限制多久的时长?在限额用光后、又该如何抵挡「再使用一分钟」按钮的诱惑?

以及——我们在提到「数字健康」时,到底说的是什么?

基础篇:概念与思考

缘起:「数字健康」与「亢奋炸弹」

什么是「数字健康」?

某次碰巧读到了 @路中南 分享的《开发者如何支持数字健康》一文,谷歌在文中给出了自己对「数字健康」的定义——

数字健康,是指人们体会到数字技术对其意图的支持时所产生的满足感。

如果从谷歌的定义出发,将「数字健康」视为「满足感」这样一种主观体验或私人感受,那么客观、量化的「时长」,其实并不适用于判别自己的「数字健康」状况——咬定「每人每日使用电子设备超过 X 小时即不健康」,就好像是拿尺子去丈量「酷暑里一瓣冰镇无籽西瓜的爽快指数」究竟几何一样。

当然这绝不是说「屏幕时间」「数字健康」等应用给出的量化报告毫无用处。相反,直观而确凿的时长数字能刺激我们反思自己的使用习惯,其启发意义十分重要;但时长的数值并非评判「数字健康」的关键依据。

而要粗略评估「数字健康」状况并不复杂,只需回归自己的真切感受、进行反思即可——

  • 我选用的各种科技产品,真的有给我带来应有的便捷、快乐、幸福与满足感吗?
  • 数字技术给我带来的以上情绪和感受,符合我使用前的预期吗?

如果对于类似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自己的数字健康状况就值得引起重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