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5 日正式营业以来,少数派小小的广州线下空间竟然马上就开张半年了。回头看看这个从零开始的过程,既曲折又幸运。

曲折的是在开工前一周,已经谈好的装修承包商突然说之前的商谈理解有误,决定不做了——其实就是嫌工程小;幸运的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在小红书突击找到了愿意接盘的团队。
曲折的是装修合同刚签好医院就跟我说有床位了赶紧来做手术,然后就躺了两个星期;幸运的是这随机找的个人团队,不是骗子也不是甩手掌柜,真的是两个人亲手从头干到尾。
曲折的是试营业的三个月里都只有我一个人兼顾少数派正职和开店任务,等于一周上七天班,时间冲突的时候只能闭店;幸运的是在正式开业当天遇到一位纯路过凑热闹的年轻人,他说他刚刚创业失败,然后问能不能来做兼职。时间来到半年后,当大家看到这篇文章之时,他应该已经从 6 月 1 日开始正式成为了少数派的一员。他说他也是幸运的。
更幸运的,是小店从一开始寥寥几张唱片和很基础的设备,很快收获了不少新朋友和老顾客,她们甚至把自己的唱片存在店里,方便随时来听,也很放心地让我们分享给其它新朋友。之前我们也拍了 一条视频,来介绍店里的种种,不过在那之后店里的设备又经历过了一轮调整,也有了不少新的内容机遇。
所以,请允许我再次介绍我们自己。
听听音乐
唱片和音响是刚进门的朋友最容易发现的特点,以为少数派开了一家唱片店。

其实并不是,店里的唱片几乎全是我的私人收藏,不卖。我把家里的多年珍藏几乎全搬到店里,免费供所有人现场聆听——只有响起的音乐,才是音乐——实体唱片除了收藏到自家角落里,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发出声响也是个不错的归宿。算法之外,随手打开一张没看过的封面,也许会有不错的收获。店面不大,预算也并不多(都拿来买唱片了),所以没有什么重量级的设备,但相信还是挺对得起对音质有追求的音乐爱好者的。目前店里主要的听歌设备有:
播放器
播放器全套都是飞傲,包括数字播放器 M21、复古三件套磁带机 CP13、CD 机 DM13,以及黑胶机 TT13。尤其是复古三件套,如果不是它们的出现我其实并没有太大信心能迅速开一个音乐主题店,因为在我的认知里,这种店都得有一些看起来能镇得住场的大部头设备。而这三件套则让我明白简简单单也能很够用。比如 CP13 和 DM13,它们既能以便携移动的方式,让客人拿下来接上耳机,自己拿着坐在门口听,也有足够的功率可以连上音箱直接发声。

黑胶机 TT13 则是本店的绝对主角,每天「接客量」数它最多,出片也少不了它。它便捷的遥控操作也鼓励了一个个的新手客人从连黑胶都不敢拆封,到自己上手选唱片、换唱片,让我们这个社区店更显亲民。
音箱&耳机
主音箱是一对 Genelec 真力 G2 加 F One 低音炮。真力的好声音无需多言,一个字,稳。而 G2 这个级别对于本店空间刚刚好,在配上低音炮进化成完全体之后,不管是听大编制古典乐的细腻,还是电子音乐的震撼,它都能满足。

耳机我们也提供了不少选择。考虑到易用性和个人卫生,选的都是头戴式大耳机,有拜雅动力 DT800、飞傲 FT1/FT3、奥世声 Austrian Audio Hi-X55/X20,甚至还有复古耳盖式的歌德 SR80、飞傲雪漫天 Wind 等。虽然都不是很贵的型号,但品种还算丰富,欢迎大家来体验不同的听感。
为了将这些设备都很好地衔接在一起,我使用了飞傲的桌面解码耳放 K17 作为桥接。首先复古的外观我就很喜欢,更重要的是它丰富的接口可以同时接入多个播放器和发声设备,无论你想听哪种载体,使用音箱还是耳机,它都能很方便地一键无缝切换。它也支持蓝牙和 AirPlay,所以如果客人说「你来听听我喜欢的音乐」,我们也可以马上用他的手机连接播放,可交流的音乐话题又增加不少。
而在靠里一点的小房间里,我也设置了一个「i 人小角落」,里面有另一套完整的设备,很适合喜欢自己安静听歌的朋友,一坐可以坐一天。
设备只是听到好声音的基础,我们并不希望大家进门看到一堆设备就望而却步,反而鼓励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尝试上手,自己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基于这样的理念,本店收获的第一批客人是偶像团体「十个勤天」的粉丝,她们中的一些人入手偶像的《故乡长卷》彩胶之后,并不知道该如何试听,没有唱机甚至从来没摸过黑胶唱片。于是她们在小红书上搜到了我们。当时我们其实还没正式营业,装饰简陋,但很荣幸大家都喜欢这里,留下了很多认可的话语。我也看到一个个年轻歌迷,坐在窗前一遍遍地认真听完整张专辑,从连包装都不敢拆,到自己学会了换唱片,从一个人自己来默默听,到约上别的「禾伙人」来一起现场交流。


这,就是我开这家店想要看到的场景,无分大众小众,不论烧友小白。就是音乐。
沙龙交流
作为少数派的空间,如果说听音乐尚属一个偶然的选择,那么线下交流则更是我们一直想做的事。经营线上社区这么些年我们收获了很多忠实读者,但彼此现实中可能从来没见过面,或者只在一些数码圈大事件才有机会。现在既然开了「小号」,可以一起玩的机会就可以多一丢丢了~
主题分享会
我们的活动并不仅限数码类,比如第一场就是唱片主题分享会,那时甚至内部装修都还没完成。
还有接下来的摄影主题分享会,都是在还没正式营业的时候办的,在此要特别谢谢@ApertureSeed展展 和@讴纪Grandalley 两位资深作者,风风火火地就把活动办了出来,为小店召集到第一批客人,很多人从那次起就经常过来,成为了朋友。

以及通过小红书认识的新朋友「新摩市」,几个热爱建筑的年轻人使用 3D 打印技术复刻了广州的大象滑梯,做成一系列小巧可爱的玩具摆件。认识之后我们便策划了一个小分享会,分享各自的童年回忆、城市印象,一起度过一个轻松惬意的下午。
如果你也喜欢黑胶文化,可以听听「等等力」主理人牧久分享这些美丽塑料片背后的故事。

如果你喜欢英伦摇滚,也会收获「英伦专业户」亮哥与你分享陪伴他成长的 The Cranberries 小红莓乐队的精彩与遗憾。

还有近期热点 AI 技巧分享会。这事说来也是全靠线下的缘分。有一天下午我正在店里听歌,突然来了一位路过的客人,说也是少数派作者,只是和家人来公园逛逛没想到发现了少数派线下店。然后才知道他就是最近首页风头正劲的 AI 话题作者@工作很忙中年人 ,赶紧约一个分享会。如果不是线下偶遇,他就是天天上首页,彼此的互动可能也就仅限于点赞评论而已……
活动场地
如果你不只喜欢听别人说,还喜欢亲自下场,那我们也有不少的手工课欢迎你来参与。比如手工皮具,试试用 π logo 做一个卡包吧。
又或者翻出珍贵的照片,可能是和好朋友的一次旅行,也可能是小孩呱呱落地的那一天……将它们打印出来,制作成手工相册,以一种特别的形式陪伴在身边(活动视频回顾)

播客现场
与此同时,有了店就有了新的基地,曾经的「地面电台」也被重新拾起来了。虽然已经过了播客兴起的时期,但我们决定以一种新的形式重新出发,不再把播客录制当做一件主播之间的事,而是把它搬到店里,一边录节目一边邀请大家现场观看。第一场便是我非常喜欢的香港乐队「关劲松的 Astrology」,在关键人物关劲松病逝之后重新出发,来到广深进行演出。本着对 AMK 和关劲松的爱,我们联合友店 Portal 邀请到了他们在演出前进行了一次播客访谈+小型演出,并邀请到同样喜爱他们的乐迷到现场交流(视频回顾 / 不插电演出)。


接着也很荣幸邀请到了近年在 TVB 打拼并开始经常往来大湾区的 Mister 乐队吉他手 Ronny,突击做了一次分享和歌迷见面会。虽然是突击,但 Mister 的号召力真的很强,好多人啊!
分享结束后他还现场弹奏名曲《想太多》,引发一众歌迷大合唱,造就难忘一晚(大合唱视频 #1 / 大合唱视频 #2)

这里要感谢长城乐器对本店活动的支持,先后借出了演出专用的 Running Man MR824 八寸音箱,我们使用它将小窗口变身成了一个 DJ 演出台。
遇上观众比较多的分享会,还可以把它们搬到户外,通过同属 Running Man 的调音台 DLZ Creator 桥接,将麦克风收到的访谈或音乐的声音实时传到室外,让外面的观众既可以吹吹风喝喝咖啡,也不会错过室内的内容。甚至,很多时候在外面坐着听比里面更舒服~

麦克风则主要是奥世声 Austrian Audio 的 OC16 和 OC18。特意选的收音更灵敏的电容麦克风,因为和常见的播客要求非常安静的隔音密闭空间不一样,我们选了这个半公开的地方,反而是希望能同时收录一点周围的环境声,记录这里独特的现场感。而奥世声的 OC 系列电容麦可以很好地在「精准收音」和「场景还原」之间满足了我们的需求。
还有上半年的重头戏是 4 月的国际唱片店日(Record Store Day),我们广州的七家音乐社区店一起策划了个打卡集 zine(DIY 杂志)的活动。活动期间到各家店打卡,便能集齐我们精心设计的 zine 分页,装订成本,还会额外获得一张内含各家店长精选曲目的 CD。


活动目的并不是为歌迷们制造困难,而是「国际唱片店日」创立的初衷就是希望大家可以多到线下交流。一开始我们也挺忐忑的,担心连奖品都如此 DIY 的活动并不能引起大家的兴致。没想到乐迷们都很踊跃,还吸引了不少跨城甚至跨省过来的顾客,限量的 CD 也很快赠送完毕。不少顾客也很用心写了很多文字记录,在此也表示感动与感谢。大家对活动有兴趣的话,可以在小红书搜索话题「广州国际唱片店日」,平时也可以到各店逛逛哦~

社区联合
我们店所在的位置叫做泮塘,曾经是广州「老西关」地区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村落,现在也还保留着大量正常使用着的传统建筑,因此每天都有游客慕名而来。本店新晋店长海绵刚好是一位 DJ,他来了之后也很积极地联合隔壁商铺,慢慢地把一些年轻人、音乐相关的活动策划起来。虽然目前还在尝试阶段,但基本定下来的是每周末下午和晚上固定的主题音乐 DJ 演出,不是什么专场演出,就是给店的周围营造出一点点音乐氛围,欢迎大家周末来放松。

除了传统社区氛围浓厚,泮塘最近还获得了「未来星计划」的支持,即将陆续开展一系列的社区支援、改造计划。本店与另一个团队一起入选了「流浪猫救援」部分,马上就可以为社区再出一份力了。无独有偶,就在计划公布的前几天,广州连续下了几天大暴雨,把一只流浪猫「冲」到了店旁。于是我们有了第一只猫,猫猫也有了新家。更神奇的是,它额头的花纹和 π logo 不能说毫无关系,只能说一模一样。也许这就是缘分吧。

最后,如果你看到了这里,不妨给我们的小红书号「听歌的水獭」加个关注?
总之,各位,线下见~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泮塘五约外街 76 号(1200 书店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