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intel在台B国际电脑展上发布了锐炫Pro系列专业显卡。

第二代锐炫Pro专业卡,同样基于“BattleMage战斗法师”架构,有两款产品
- Pro B50 16GB,16组Xe核心,2048sp,128bit显存带宽,TBP整卡功耗70w
- Pro B60 24GB,20组Xe核心,2560sp,192bit显存带宽,TBP整卡功耗120-200w

Pro B50可能基于未发布的B550家用显卡,原始显存 8GB,仅在B570基础上砍掉两组核心,即可实现无外接供电运行,能效比相当惊人。

无责任猜想其应该进行了降压降频,主频2Ghz左右。如果消费版本做成刀卡上市,具有一定的市场

当然,重头戏还是Pro B60,当红显卡B580的胞兄,显存翻倍以进军AI大模型市场。

这次参与首发的intel合作厂商,除开消费市场的蓝戟、华擎、铭瑄、撼与Sparkle、ONIX傲世创科,还有两家新面孔——台系工控大厂senao神准和lanner立端

B580 24GB的传闻已久,不算新鲜;最出人意料的是铭瑄,拿出来的Pro B60产品是单卡双芯

这块型号为铭瑄 Intel Arc Pro B60 Dual 48G Turbo的专业卡,海外媒体“Gamers Nexus”在展会现场进行了拆解
没错,就是刚刚站出来控诉英伟达RTX5060控评的那家顶流UP主

说回铭瑄,卡长300mm,厚度40mm,含挡片高度110mm,标准的双槽涡轮卡,越肩5mm

双DP 2.1 + 双HDMI 2.1a满血输出,均可支持8K 60hz或4K 240hz;由上至下,分属于两个不同的GPU

是的,这张显卡并未集成PCIe桥接芯片,PCIe Gen5 x8 + PCIe Gen5 x8,需要主板本身支持PCIe x16通道拆分。
所以电脑设备管理器内显示,应该显示为两张Pro B60 24GB,而非单张Pro B60 48GB,只有通过相应程序,才能实现GPU、显存统一调用,料想不会有驱动程序层面的特殊支持,和其他品牌的单卡单芯无异。
ta的意义就在于节省插槽,和空间,实现单E-ATX主板四卡192GB显存。本来Pro 60就最高支持x8 GPU阵列

再看拆解。

拧开背面八颗螺丝,显卡背面集成12颗显存,以及一些铝聚合物贴片电容。

供电接口在侧面,使用旧版12VHWPR接口(官网数据),而非ATX3.1标准的12V-6x2新接口,令人费解。
同样能提供600w的供电能力,应付400w的TBP整卡功耗绰绰有余;但12V-6x2新接口发热量更低、更不易损毁,换个新接头的物料而已。

散热器是一整面巨大的VC真空腔均热板,好消息是功率级和电感都覆盖了硅脂垫散热,坏消息是只覆盖了核心部分的供电,显存和SA(显存控制器/PCIE通道主控等部分)供电未能覆盖

PCB主板正面,这玩意相当于两张B580公版并排,只是挪动了供电接口到侧面

还是B580那颗战斗法师BMG-G21核心,还是三星2ns GDDR6显存,供电同样采用老美万国半导体全家桶:
- 【核心主控】万代AOZ71120QI,最高支持8+2相供电
- 【核心DrMOS】万代AOZ5517QI,最大持续过流能力60A
- 【副主控】万代AOZ71137QI,最高支持4+2+1相供电
- 【SA/显存DrMOS】万代AOZ5507QI,最大持续过流能力30A
- 【辅助供电】万代AOZ2261NQI-11,整合了PWM主控和DrMOS,过流能力只有8A,可将输出电压最低降至0.6V、最高不超输入电压12V的85%

元件用料区别,因为散热器限高,主要将滤波固态电容,换成了贴片式铝聚合物电容:
- 【高压电容】公版单相270uf,变成两相共享100uf
- 【低压电容】公版单相870uf,两相共享3-4颗470uf

当然,现场展卡为工程样品,PCB上的空焊位挺多,不代表最终零售版表现。

两颗GPU的核心供电低压滤波电容有别,一边12颗一边9颗,没法理解。

两个4pin风扇接口上,也有测试转速用的临时飞线。

最具喜剧效果的是,背面的显存硅脂垫上,内嵌了一颗螺丝。现场的铭瑄市场部工作人员,只能露出了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intel的这招釜底抽薪,在英伟达计算卡被禁售的当下,颇具杀伤力。
后续所有的锐炫中高端家用显卡都会复刻,Q3发布的B770 16GB当然也会有相应的32GB专业卡;连AMD也表示会跟进产品。

当显存不再成为硬件门槛,大模型本地化部署普及,AI重新回到应用为王的正确轨道。
枯燥乏味的整理类、规则性、重复性工作交给AI,咱们人类专注于创新、引领方向,何尝不是又一次生产力革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