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首页时间流和侧栏的精选展位,少数派 Matrix 社区还有很多优秀内容因条件所限无法得到有效曝光,因此我们决定重启 Matrix 周报,并在此基础上添加更多社区内容、作者投稿新玩意呈现给大家。
🔥一周热评
来自文章《潮汕:景点是为了消食,美食才是正事儿》:
任大喵 (+0) 潮州没去过,汕头倒是去体验过周末游,两天一夜那种。玩的话我感觉小城市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景点,吃其实也是差不多那水准,不能说好吃也不能说难吃。也没有给人惊艳的感觉,我感觉这些小城市真的就是适合两天一夜周末游就够了,特意飞过去玩其实没啥必要(个人看法)。
来自文章《「客制化键盘丨购买观望」近期值得一看的套件与键帽 2025.3-2025.4》:
林小圣🎄 (+0) Motif65 挺有意思的,确实选 GMK 纯拉高价格。
来自文章《爆肝 5 小时,我用 Flowith 做了一款问卷数据清洗工具来解决真实工作问题》:
Cooper_Q (+0) flowith 不太适合这种工作,让它写个代码来完成这套流程更合适一些。flowith 的 Oracle 模式还是更适合做搜集检索归纳总结这种类 deep research 的工作。它本质上还是个 chat 画布,而不是一个工作流画布。
彷徨旅人 (+0) 我不确定是设计思路的问题还是 Flowith 能力边界的问题,「数据清洗」本来是一个包含相对固定步骤、涉及一系列操作的工作流程,它可能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内容,但领域内应该是通用的。文中的「问卷数据清洗工具」,只为一个任务而设,不可复用,用几个小时弄这样一个工具的意义我觉得就大打折扣。
就像带 GUI 的软件可以分析数据,写代码也可以分析数据,前者适合不需要多次重复的场景,后者适合同一分析流程多次应用的场景,写一次代码就不用每次都鼠标点点点。如果只是做一次分析,鼠标点点点比写代码快多了。
至于丢数据,理论上大语言模型读文件目前都还是用 embedding 向量化的方式,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数据读取」,丢几乎可以说是必然的。在聊天式的交互里还能在发现后尝试让它把漏掉的输出完,而像文中这样「封装」了一次是否还有可能处理,可能就看提示词效果是否足够了。
来自文章《乔布斯的「私货」,Apple 希望你忘记的「垃圾」:Apple Lisa》:
老麦 (+7) 今天最牛的企业,也有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Apple Lisa 算是麦金塔的另外一面,承载着希望,也承载了耻辱,以至于苹果公司宁可把它们挖坑埋了,也不允许再流通。
特别喜欢这类科技历史文章,它没什么热点价值,却能给人带来更多思考和启发,当下的很多问题,回看历史都不是问题。而这样的内容,也只有少数派再做了。
Enc3lMag1k (+2) 文中也提到了 The Verge 以 Apple Lisa 为主题的纪录片,非常值得一看。
来自文章《五一假期将至,用 iPhone 轻松搞定假日出行》:
旓疋渒 (+17) Apple 地图导航时手机如果过热会息屏且停止播报,诸位小心。
Hessel (+10) 推荐个 app,圆周旅迹,可以快速规划和展示路线。
苏大瘦 (+9) Apple Map「我的指南」这个功能真的学到了!
猫白白 (+2) 汇率换算现在还有个更方便的方法:iOS 自带计算器点击左下方计算器图标可以切换为汇率模式。
LOSSES (+7) 各位好,我是这篇文章的作者螺丝。非常感谢少数派编辑参与到这篇文章的创作中,并将本文推荐到首页。
这篇文章原本的标题的确是有些晦涩。我一直都很不擅长给起标题和起名字,如果你看过我的博客,就会发现各种抽象的标题张牙舞爪。相信编辑在修这篇文章的时候也费了一些脑筋,而通过这几次编辑的调整,给本文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可能性。我看到了专业文字工作者和业余科普写手之间的差距,学习到了很多,在这里请允许我再次表示感谢。不过,毕竟编辑并不是我本人,在对文章标题进行调整时,一定会创造出一些模糊的空间,所以作为作者,我觉得我有义务作出一些解释。
一、写作动机
本文原标题是《请不要对我发动量子波动速读》,其写作目的是驳斥本人作品评论区内的「Zero Effort Reading」,也就是「太长不想看,又想快速知道内容是什么」,于是就用 AI 过一遍,然后把内容往评论区一贴的行为。原文被分割成了两节讨论,分别是「Why not」为什么「Zero Effort Reading」不会帮助你增长见闻,为什么你不应该把这些内容贴在我的评论区里;以及「Why」什么时候 AI 辅助阅读能够对你起到帮助。
你应当认同,作者有义务维护内容的阅读体验。而作为文章内容的延伸,我认为评论区亦是阅读体验的一部分。之所以写这篇内容,是为了对「Zero Effort 阅读笔记」这种破坏内容完整性和阅读体验的行为作出回应,是为了履行作者的责任。
我的创作本意并非驳斥所有 AI 辅助阅读,我也无意、没有立场、没有权利指责你怎么读文章——那是你家的事,你爱咋读咋读,我管不着。
二、对读者的回复
1. 科研
关于 AI 总结对科研工作者的帮助,如果你认同读论文不能只读摘要,那么你也应当认同读 AI 总结不等于读完一篇论文。无论是写论文的时候想引用一个观点,还是准备报告、做论文综述,完整读完、理解每一篇引文都是科研工作者必须要做的事。我个人并不反对用大语言模型总结论文,但是这要建立在你已经通读完整篇论文之后,能提出明确问题的基础上。
我也理解对于刚入门科研的大学生,对一篇文章提出好问题,或者单纯提出一个问题都有困难,也有一些学生,干脆读不懂论文的写作思路和逻辑链条构建的方法。这个时候大语言模型可以提供很好的帮助,就这一问题我曾在《当患有 ADHD 的工程师坐上了名为人工智能的四驱赛博轮椅》一文中阐述过相关的方法论,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读一读。同样的方法论也适用于刚踏入某一个科研领域的研究者,他们通常需要通过「Binge Reading」的方式通读完该领域的所有论文。自己徒手整理笔记会是一件很低效的事,交给大语言模型整理的确是一个好的做法。
但在这里,我需要再次强调:这一切的方法论都建立在你需要亲自通读文章的基础上。
2. 阅读低质量内容
如果一个人文笔差到你根本读不懂它在讲什么,那么大概率这作者也不知道自己想要说什么,脑子里面只有一个「Vibe」。我个人认为这种内容是不值得花时间阅读的,甚至不值得花时间用服务去总结它。因为哪怕是大语言模型,也只能通过这些「Vibe」对作者做一些揣测,这已经无异于用模型写一篇新的文章了。
这个时候问题就变成了:你需要读一篇由 AI 主笔写出来的文章么?我觉得大多数情况下答案是「不需要」。
至于少数情况,则是你提出了明确问题,AI 帮你「Deep Research」出了一篇「你要用的东西」,你拿着去处理「要干的活」。
3. 张贴 AI 总结或意图张贴 AI 总结
丢雷老哞。
三、对读者的建议
非常感谢大家愿意花时间撰写评论,我相信各位读者是抱着想要与作者对话的心态撰写文字的。不过既然写了,我还是鼓励一部分读者把自己的想法整理清楚再贴出来,这样我进行回复的时候可以更有针对性,而不必花上许久推测你脑子里的「Vibe」究竟为何。
毕竟:
「打字已经挺累了,光明磊落一点不好吗?」
——PlatyHsu
彷徨旅人 (+12) 最扯的是什么,就是那篇带音频的播客文下被删去的 AI 总结。
无论是正文里文字提到结尾彩蛋的「大骂 AI 总结」,还是它「评论」的最后几行,都清楚表明了对 AI 总结的态度,然而这条「评论」还是出现了。
仿佛就是搬运了一坨垃圾,自己看都不看一眼,然后就丢了出去。
「一个活生生的作者就站在那里,你怎忍心将它压扁,又任其尸骨随风而去」
Apple 大语言模型应用沦为笑话,但在这一点上倒是表现得异常「优秀」。
这句话立刻就让我想起了那个 iPad 液压机广告。
来自文章《孤独的幸存者:Apple 的「mini 系列」》:
Alei (+27) 不管苹果产品再怎么遭人吐槽,但是就这种敢于尝试各种形式,为极致设计坚持,也值得尊重。
希望国内厂商有一天也能以这样的形式步入高端,而不是一味追逐市场。百花齐放对消费者不是一件坏事。
mingzzz (+16) iPad mini 是最好的电子书阅读器。
Lamb_ (+6) 小时候读乔布斯传,深深地被精致小巧的设计吸引,文中很多历历在目的引用很有感触。买过不同代的 iPod nano、shuffle、classic、touch,非常喜欢那个时代 iPod 的精致小巧。再到现如今手持 iPhone mini 13、iPad mini 6、Mac mini,甚至 HomePod mini,可以说是对 mini 的爱是非常浓厚了。
Levinson (+3) 不记得有没有推荐过 The Pitt,刚看完,太棒了强推!不咋看医疗剧的我看得欲罢不能。
苍颜半夏 (+0) 三命这个介绍一看怎么看怎么有《大只佬》的影子,一看是杜琪峰的,果然杜琪峰对于这个题材还是想让人们明白何为因果。
未知的紫薯 (+5) 买了瓷器修复,感觉产品创意点还是挺不错的,不过打开的时候瓷器包里还有一只小蜘蛛尸体……也不算啥质量问题没去找客服,不过这文物体验感有点太足了(扶额笑)。
热血星仔 (+5) 宜丽客,多年前一直买它的包,后面少数派 + tomtoc 联名包,再后来入坑机能包,现在只能说还得是机能包香,防水性、拓展性、改装性和背负舒适度(我自改 Liigear 蝴蝶桥肩带,就是流浪地球 2 吴京同款包的肩带),吊打普通背包。
来自文章《派早报:Instagram 推出剪映竞品、富士将发布半格数码相机等》:
DerQi_ (+45) 「Half the size, Twice The Price」。
疯狂大背头 (+10) 体积较普通机顶盒降低 80% 以上,可直接插在电视机 HDMI 接口上使用。
这不是 Fire TV、Google TV 还有一众电视棒 N 年前就实现的功能吗,广电总局穿越时空了?
来自文章《关于读书》:
至少可以打85分 (+19) 读书亦有不同的目标。为了学习或是为了娱乐,对应的书目自然不同。不能单纯地认为读书就是为了吸收知识。有时候,身心的愉悦带给人的益处并不比严肃学习少。
Mariana (+9) 按照严峰的不读清单来说,基本没有书可以看了。高深的看不懂浪费时间,通俗的又烂俗,当代没有什么特别优秀的作家,中国古代的作品糟粕颇多,外国作品也同样。推理和科幻等虚构类作品估计都可以并到垃圾里面了,成功学、心灵鸡汤都是骗人的。
segavon (+7) 相较于视频、音频等形式,读书最大的好处是单位时间内获取的信息量真的巨大,但同时也更容易让人感到疲惫。通过读书与先贤圣哲交流,是一种美妙的体验。
来自文章《共创幕后 | 朱海舟的「大收藏家」:热爱与现实之间的一次尝试》:
少数派11630222 (+10)
大一时,我在宿舍床上刷闲鱼,手指突然停在了一把标价 1200 元的日落色 Squier Affinity 电吉他上。卖家描述里写着「弦锈了但琴颈直,适合新手」。高中时躲在被窝看涅槃乐队(Nirvana)的回忆猛地涌上来,我咬咬牙,用不多的生活费拍下了它。
快递到的那天,我对着教程调弦,手指被钢弦硌得生疼,却固执地想着总有一天,我也要站在台上。
第一次去琴行上课时,老师拎起琴端详了两秒:「Affinity 系列是两点式琴桥,你这把……琴不太对。」他欲言又止的表情让我瞬间懂了——这是把仿琴。我突然想起闲鱼卖家那句「童叟无欺」,苦笑出声。
这把琴确实不完美:单线圈拾音器在高增益下声音太薄,推弦时指尖火辣辣的。排练室里,别人调侃我的琴是「烧火棍」,但每次刷起《About A Girl》时,那带着毛刺的清音穿过效果器,竟意外地像 90 年代西雅图车库里的粗粝感。
最难忘的是第一次演出。上台前,怕得要命,手心沁出的汗把琴颈染得发黏。灯光亮起的瞬间,我闭眼拨响 Power Chord,台下掌声涌来的一刻,忽感手指火辣辣的,低头一看——原来在台上弹得太用力,竟然把手指刷出血了,琴弦上都是血迹。
忽然想起科特·柯本那把流转多手的 D-18,这把仿制的 Squier 或许永远登不上拍卖行,但它陪我熬过的夜、磨出的茧、在廉价音箱里炸响的和弦,早已把时光刻进了枫木指板的每一个品格。
来自文章《社区速递 089 | 你没见过的社区文章、一周最热评、派友的小屏手机观》:
枫红知秋寒 (+1) 我是真实在日常中使用过 11 Pro、12 Pro Max、12 mini、12、15 Pro(部分是 15 天无理由换的,部分是对象的)的,信号问题不再赘述,现在日常使用最大的问题就是 iPhone 很多时候都需要改变握姿去「够」左上角的返回键和部分小程序的左下角,而且这是频繁出现的。相比于安卓只是极少部分小程序场景下返回=退出,体验是个很大的问题,也是我在安卓 + iOS 双持一段时间之后彻底抛弃了 12 Pro Max 和 12 的原因。
Morris_Xxx (+0) 「向前看,别回头」,祝作者身体健康,万事顺遂。
陌予言 (+0) 长松园啊,2011 年,第一次在陵园内部会议室提案,隔壁就是告别大厅……团队伙伴设计的 Logo 和我提的 Slogan「生有界 爱无涯」依然还在使用,十多年物是人非,如今回头望去只觉恍惚。
📒社区摘要
- Wetoria:2025年,笔记软件挑选指北
- 龙正哲:新人报到 - 十年互联网技术人,都经历了一些啥
- 三页半:「新人报道」在酒楼上
- pubuzhixing:【自荐】一款简洁、开源的在线白板工具 Drawnix
- BY_imba:三个月,成为一个更有活力和能量的自己|我的 OKR 实践笔记
- 哲学兔:「新人报到」从今天起,尝试做主动生产者
- 记忆商店:记忆商店:一款使用AI技术增强人类记忆力的软件
- Xheldon:一款专门翻译苹果开发者文档和增强阅读体验的小工具
- 德坤:读书笔记279《毛茸茸的罪犯》
🆕作者的新玩意
为了让作者的投稿尽快与广大读者见面,我们调整了《新玩意》栏目中作者投稿部分的呈现方式和周期,作者投稿的「新玩意」后续会迁移至本栏目。投稿渠道与奖励方式仍与以往完全一致,详情参见文末。我们相信新鲜火热出炉的分享更能赢得大家的喜爱,也欢迎广大读者朋友们踊跃投稿。
@胖鱼要进步:竖版翻折布艺笔袋
- 购买渠道:拼多多
- 入手价格:5.35 元

我是一个没事就喜欢屯文具,而且很容易被一些可爱外表的文具所吸引。平时总会随手记一些 To Do list 在 A7 本上,所以各种笔摊在桌子上有些凌乱。于是在购物软件搜索了笔袋,发现了跟日常款式不太一样的竖版笔袋,看起来设计很可爱,居家时可以翻折固定起到笔筒的效果 ,外出时可以直接拉链拉起扔到包里收纳,非常方便。还可以自己 DIY 贴纸或挂件进行装饰,搭配笔夹进行固定也十分适合桌搭。于是爽快下单,毕竟也才 5 块钱,比日常文具店买的笔袋都便宜。

到手后我发现实物比图片中看起来容量要大很多,整体的容量差不多能装下两个膳魔师保温杯(350ml),所以容量还是挺大的。作为产品本身的用途,我把自己的一些文具大概放置了一下来测试容量,发现装个十几二十只左右的笔完全不在话下。甚至还可以额外放置记号笔、小尺寸手账本等都可以,也可以用长尾夹等固定夹子来装饰翻折处。用可爱挂件装饰了拉链部分,整体都可可爱爱的,放在桌上每天写字看到都很治愈。

除了本身的笔袋职责外,容量大的外貌也让我开始尝试用它去收纳化妆品和电子产品配件 。竖版的收纳对化妆刷一类的工具十分友好,尝试了一下发现我最长的刷子放在笔袋里,刚好够拉链拉上。这点让我觉得,竖版笔袋完全也可以用来收纳日常或者短途使用的化妆品,比如通勤时直接放在包包里,也不会占太大空间,也刚好满足日常所需;我也简单收纳了一下相机,包括充电器和备用电池等都一起放置,笔袋内的空间也都留有余地。当然怕磕碰的话还是不要用这种包包收纳,这里只是简单扩展一下使用场景而已 。对于不怕磕碰的数据线充电器等,完全可以用这个笔袋收纳。「毕竟搜索充电器收纳包可能产品价格就动辄两位数了,而搜索笔袋只需 5 元钱就可以获得同样的需求满足」,何乐而不为呢?

总体而言,本身竖版设计配合大容量收纳的笔袋让产品本身极具变通灵活性,不管是使用场景还是价格上都非常有性价比。搭配一些贴纸或者手帐配件等,都会非常可爱且实用。对于手帐爱好者或者喜欢收纳的朋友来说,都是一款实用的小工具。
💬一派热议
在第 205 期一派讨论《三月买了什么好东西?》中,共有 486 名派友热情参与,十分感谢!
少数派 27627702 (+92) 还没买,但是想问问大家吸顶灯和筒灯有啥推荐的吗?
PS:有点偏题,那就分享一个没花钱就得到的国家级证书吧。

superblade (+44) 装好电视,接上 Apple TV,Apple Home + Aqara + Samsung SmartThings 的完全体。

Drikey (+37) 买了台拓竹 3D 打印机,折腾折腾打打各类心情件😅

蝉心 (+30) 腾势 X 升级成了腾势 N9,心目中近乎完美的六边形战士,非常符合对 SUV 的定义和想象,尤其看中其安全、性能、舒适配置、空间玩法、越野能力。
有别于其他车型的特征,是它的一二排可以形成两个单人床,二三排还可以形成双人大床,且直接就是舒适可用的状态,不用再像其它车一样需要费劲倒腾铺床,给旅行和露营带来极大便利。
另外可圈可点的是其灵活性,虽然车身接近 5 米 3 长,但转弯半径只有 4 米 65,秒杀 Mini Cooper 和海鸥,感觉就像一条鱼,可以各种极限扭转,再结合圆规调头功能,什么极限工况都不愁。








少数派 98315151 (+21) 洗车擦车神器,只用加洗洁精和水,按比例配额,就能喷出非常丰富的泡沫。不用它洗车时,用魔术扫把刮地板也行~

少数派 030 号选手 (+16) 杭州国补 1200。
把之前的雅迪(锂电池)骑了 4 年置换了。
加了 1699 换了这个铅酸的。
(雅迪元气)

以太空间 (+15) 酒鬼当然是买酒啦。









最爱阿萨姆 (+15) 日本之行收获满满。

MrSTSG (+14) 之前看到有派友推荐 Kronaby Apex 的表,后去研究了一下,Sekel 系列完美命中我的所有需求,当天下午就开始搜。无奈官方渠道早已停售,转战海鲜市场成色全新 3 位数拿下,到手非常喜欢。目前和 AW Ultra 搭配使用,基本覆盖全部工作生活场景了。

路中南 (+14) 我来聊聊三月买了什么(好吃的)!
翠宏香辣蘸料。三月有几天特别热,就做了凉拌菜,这是其中的调料之一,但是最后发现这玩意儿似乎什么都可以加一点吃,吃粽子的时候都撒上了一点。味道香而不辣,连吃素的亲戚都愿意加这个吃,味道可见有多美味。
逛街的时候逛到的洋葱蒜味马铃薯块,本质上是膨化食品,非常好吃,知道不健康也就馋了的时候捞出来两块吃吃。
周末早上七点的时候同事发消息说在给他老婆做葱油饼,山姆买的一款。馋得我连吃了好几天。裹上辣椒炒肉、放一点烧椒酱、撒一点翠宏,绝了。




日常 (+10) 某东买了小米的 1S 屏幕灯,到手是 1909,说是国补,但是我朋友 23 年买的是 1998。
使用后发现不太适合 ROG 的屏幕,屏幕背面是弧度的,导致卡住时角度偏下,斜向屏幕内,屏幕上方会反光。屏幕下方有突出的部分,光线打到后会反射到眼睛,就会「晃眼」。还有那个调节亮度的东西,感觉转的第一下会没反应。
除了这些问题,使用下来还是可以的,比如可以联动米家,定时任务做个小夜灯。可以加点配件在床下做个感应,然后夜间起床联动亮灯。还有冷暖颜色可以调。就是不太适配 ROG 这款屏幕,可惜了。


冰阔乐 (+10) 买了个「葫芦」,无窵用,纯把玩。


HZ_Studio (+10) Adios 9:美丽的箱根(奥特曼)配色。

我本公子 (+9) 乐高 40725 樱花 + 一个花瓶。
来点情调。

McTang (+8) 买了辆吉利银河星舰 7,还挺喜欢的。

我觉得不行 (+8) 买了怒喵 RGB65,在海鲜市场花了 3500。买它是因为旧键盘出问题了,物色新键盘时看到了这款,因为价格太贵犹豫了一个月,最终还是为颜值买单。优点是好看,灯好玩。缺点是目前除了贵无任何缺点。

芹菜 (+8) 买了塞尔达、白狼和艾伦。
终于开始了念叨已久的增肥路程,办了健身房,同时买了十多节私教课。







Noissue (+8) 之前在「x 月份买了什么好东西」看到有分享使用挪客自立天幕带小孩海边露营,同时分享了露营照片,之后就在脑子里久久不能消退,十分向往海边凉爽、心旷神怡的感觉。于是 3 月份采购了以下露营装备,计划清明假期跟朋友在青岛周边露营火锅。
- 挪客云界自立天幕 + 2 门帘
- 挪客辰景充气垫
- 原始人铝合金蛋卷桌
- 京东京造可折叠露营推车
- 探险者月亮椅
秋名山单手老司机 (+8) 买了一把开箱刀。

AbinFocus (+7) 第一次出国就选择去了日本,买了一堆的药妆、凹凸曼。
还有就是花了 500/4400 日元在中古店淘的胶片机,一台美能达一台尼康 F60,还有一支腾龙 28-75G2,那几天汇率还可以,到手大概 4150 RMB 左右,比国内二手、全新都有优势。
其他的看了一下,理光、富士基本没有,索尼、适马的价格和国内没有太大区别,打扰了打扰了~









昵称未被使用 (+7) 买了第一辆自己的小车车。
然后第一周就被小石子崩掉漆了,心疼。

Sain (+7) GR3 HDF,趁着换工作给自己一个小礼物。目前基本随身带着,看见啥有趣就拍拍。天猫几乎原价买的,多选购了些没必要的配件。目前断货了更是加了情绪价值!





小豹运动了没 (+6) 买到了对于油腻大老爷们非常有效控油的玩意儿 —— 散粉!
我买之前还做了些心理建设,觉得咱用散粉是不是要等于化妆了。但用了以后真的是极大的惊喜,只需要在出门前薄且均匀地拍一层,就可以保证一整天都几乎没什么油光。而且薄薄一层完全看不出来(至少我的同事们没一个看我的眼神异样或欲言又止),除非上手否则真的隐形。
油腻大老爷们放下身段吧,试试散粉,太 TMD 好用了。

Heinz (+6) 之前右眼视网膜裂孔打激光补上,每年都得约次眼底检查。今年趁着清明假期做检查,发现左眼也要裂了。趁着假期时间多,又来了次激光。高度近视的派友们记得要定期查眼底哦。我上次右眼是下半年视力狂掉,以为工作太累,对着电脑近视度数涨了,拖到快过年才去看医生,结果是视网膜裂孔,年底连约激光都不好约。
红烧牛肉 (+6) 山姆 349 购入的牧高笛 S1 露营车,承载能力如图,轻松拿捏三个小朋友,不然背着走一路真受不了。这玩意咸鱼买还加价真不能理解。

褪色者 (+6) 想来想去还是没忍住,入了索六代。说实话 1080p 没什么特别大的影响,基本上没有颗粒感。最让人惊喜的就是续航了。

Vincent_Asobi (+6) 在秋叶原买一堆 Sony 哥套😂


一条小王子 (+6) 用了近五年半的 Nova 6 屏幕摔碎了。
虽然其他一切正常,还是不打算维修了。
趁此,在官网下了 iPhone 16 Pro。
还给闺闺的 15 也一起买了酷酷的手机壳,超喜欢~
YES 啊眯 (+5) 漫步者 MR4 和 Mac Mini M4 基础版~^_^


少数派 86507943 (+5) 买了一台科布罗摩卡壶,放在公司里,可以说成为每天享受咖啡时光的一种慰藉了~手磨豆子,然后几分钟就可以出一杯油脂丰富的浓缩~

姜为 (+4) 购入了心仪已久的 Chemex 6 人份,颜值很高,手冲的味道也感觉要比 V60 干净不少。

Ning_ADT (+4) 买了一台面包机,只要 3xx,国补有优惠。轻松实现了面包自由,远离防腐剂、添加剂。拥抱……暗黑料理了。开始还是比较正常的,按照说明书上的食谱来。之后就慢慢变味了,越来越夸张了。


Deansama (+4) 买了 OPTION-O 的 Lagom P64。
因为经常喝中深烘的豆子,所以选择了 HU 版本。使用过后很惊艳,保留风味的同时带出醇厚感,研磨一致性非常出色,萃取相当稳定。
明基新出的 ScreenBar Halo 2,无极调节的控制器解决了 ScreenBar Pro 定档正白色温偏暖的问题。
Kenko 的阿凡达二代 8x32 望远镜,便捷且清晰,开启看鸟模式。
单导科技的遮热服,与防晒服不同,这款衣服是真的能做到大太阳下觉得没那么热。

sc (+4) 买了尼康 ZF + 二手 40F2。自从有了娃,出门旅行很难有带 D800 这种大家伙的机会了。近期帮朋友研究 Z8 时体验了新相机与 15 年前老单反的差距,加上国补后 10400 的价格诱人,直接拿下。功能上的进步比较明显,成像画质跟 D800 其实没啥进步,像素还降低了。但是帅啊,跟手上的 FM2 欢聚一堂了。出门 ZF+GR3 便携性很不错,时隔 5 年,又能带全幅相机出门了。
Marastar (+4) 买了 Sorry Xperia 1 IV 港版 12+256,在某二手平台花了 1800。买它的原因是 5 II 过于卡顿退役,等台积电版 Pixel 10 上市,这期间的过渡使用 + 留有趣机器收藏。这样来说,买 1 V 的话就花冤枉钱了。优点是长焦更长,4K,性能够用,不玩游戏就不太发热。缺点是祖传烧屏,到手的时候检查了没烧屏,一个月烧了抖音和导航栏。
Barijat (+4) 3 月份因为半马比赛入手了一双中乔的飞影 PB5。我得说这鞋子对于自己来说太棒了,当然这也是因为自己的一些情况相对特殊。
首先自己是纯后掌跑法,就算配速到 420 也是后掌落地,然后我还有一定的外翻。所以这两个情况就导致市面上大多数顶碳和次顶碳的鞋子我都不是很适合,而这双中乔的 PB5 就算是一双比较特别的次顶碳,因为它着重强调了后掌落地和中掌的侧墙稳定。所以这次入手后我只是适应磨合了三四次,就穿去跑半马比赛了,最后是成功帮助自己 PB 了十几分钟(当然也因为之前的赛会成绩比较一般)。
所以很建议对稳定性有硬性要求,然后至少半马里程配速能进 440 内的跑者入手。
还有这次还入手了必迈的一件 25 款的紧身裤也非常不错,120 左右的价位,值得入手。
一个轻功的帽子,新款的那个,也不错,透气轻薄,止汗效果待广佛接近 30 度左右的天气测试,也能接受,值得购买。
路子野 (+4) 理想小桌板白蜡色,咸鱼 280 购入。车里本来没有平台放 iPad,也是纠结了一段时间买来看看。体验下来感觉还是很不错,也可以在车内吃肯德基啦。木头的感觉不错,看着也很舒服。

HC_Gio (+4) 三月開始踏入消費降級階段。少數能說一嘴的消費是給前年在日本撿的 PS2 末代薄版 90000 换了個 220V 的電源,現在這東西不用接變壓器也能玩了。
另外買了一台 iPod touch 4 代。



少年乔乔 (+3) 头发喷雾,解决头油问题。有时候上班回来很累,第二天早晨又起来晚了没时间洗头,这个产品刚好解决了我的痛点。喷一喷就很清爽。

DouDou (+3) iPad mini A17 京东购入,第二天 ESIM 同价了……
Er0Chang (+3) 「速比特 25 款阿童木 XL 白紫色 + IGP200S 码表 + 黑鸟踏频器 + 迪卡侬 VAN 500 骑行眼镜」
(差生文具多了属于是)
——————
两年 3000km 的国产小品牌电助力复古车终于因为行驶异响一直没办法修好 + 后轴承出问题,让我下定决心换一个相对专业靠谱的公路车。订车两周到货,骑了 100km,一切满意。晚上也可以跟女朋友出门溜溜食,吹吹风。上下班也不用挤地狱难度的北京 1 号线了。
码表配合踏频器还有 AW 数据还算全面,每次也能看到自己运动水平到底如何。让我意外的是踏频器竟然是最不错的器材,可以非常直观看到和网上大佬的实际差距,以及档位选择的参考。
Javelin (+3) 入手了雷克沙 SL210(1TB)的移动固态硬盘,¥339。主要用来存储和对象出去玩拍的照片(不舍得删),也算是释放手机内存。不需要传输太快,日常 OK!
休伯利安 (+3) 给车换了博士 P10 避震和 JCGK 的平叉与驰兔 48120 的电池。这回从续航到舒适度上了一个台阶,遗憾就是前避震不太行。


GiraffeB1ues (+3) 去订做了正装三件套(衣服正在裁剪中)。

少年他没有派对 (+3) 3 月是手上设备大换血的一个月份。
购入 iPhone 16 Pro 白色 256G + iPad mini 7 ESIM 128G。开支分别是 7478+3499。卖了首发入的小米 15 16+512 白色 + 小米 Pad 7 Pro 12+256。原因是受不了 BugOS 了,换了 iOS 之后总体感受挺好的,除了不能用巨魔有点可惜。
Bryan_Jiang (+2) 买了台大疆 Mini 4 Pro 长续航带屏畅飞套装,当时价格 8176。一周后遇上春促降价 700+,幸亏是在大疆商城 APP 买的而且我没事儿还刷刷,联系客服顺利退了差价。后续补了内存卡、桨叶、4G 模块,前前后后配件又花了大概 1500。
小一个月飞下来感觉 Mini 4 Pro 对新手很友好,并且多了一双 120m/500m 高度眼睛所带来的视觉冲击一定会很大程度弥补这价格带来的肉疼感。
总的来说我对续航、画面、操控性很满意,唯二的遗憾在大风下的稳定性和夜晚无法避障。嗯,别问我为什么到目前只有唯二的遗憾,我随心换才用了两次,好在炸鸡都能找到,398 / 次……
未知的紫薯 (+2) 买了啥:Leaplight 平板夹(LYC2)阿卡云台套装 + Ulanzi 的 Uka 快装套件。
参考价格:云台套装(¥128)+ 快装套件(¥69)。
为啥买:买这俩套件的用途稍微有点小众 —— 前阵子因为和老伴出去旅行写生,手搓了一个旅行油画箱。功能核心之一的画板夹具的部分,参考了一轮网上的便携画箱的功能方案后,还是自己拍脑袋用了平板夹 + 云台的方式。好处是云台可调角度比较自由,但是因为箱体空间有限,导致云台和夹具都不能直接固定在画箱内,需要每次开箱后安装。
看了一圈最后选定了 Leaplight 的平板夹和云台,因为它的固定方式采用了两个层级的旋钮,相比传统弹簧夹省力,也不会因弹簧力度过大压坏画板或者夹到手的风险。考虑画箱容纳的画板尺寸是 18*24cm,选大号版本(LYC2)加持范围才能覆盖到长边。
出去旅行测试后基本功能的使用体验还不错,但是箱体内固定的 1/4 螺丝底座有点翻车,螺丝上部的咬合力太强,导致拆云台的时候容易把整个底座螺丝带出来。于是决定增加一个快装套件,直接替换掉云台原来旋转安装的方式。易用性上确实提升了不少,但又牺牲了一部分重量。两个套件的大部分材质都是金属,因此质量、重量以及价格可以说都挺匹配的。



面具熊 (+2) 特地去日本买钢普拉和 Kurutoga Wood,可惜跑了几家店,一个也没买到☹️。退而求其次买了把神手和 Kurutoga Metal 了。同时凭眼缘随机买了辆人生第一台 TLV,本田 SM600,小车真好看!


Kle1n (+2) 三达德绝影,换了这么多手动剃须刀还是三达德用的顺手,五层刀片刮的干净还不容易划伤。

哦了会 OK 了 (+2) 罗技 G502 HERO 主宰者有线版,主要为了和朋友们联机,收获日 2 可太好玩了!
一、选购决策
性价比优势:相较无线版本近 500 元的溢价,有线版通过天猫苏宁旗舰店多重补贴,最终成交价 162 元。
场景适配性:固定桌面使用环境下,有线连接既规避续航焦虑,又保持 25600 DPI HERO 25K 传感器的理论性能(400 IPS/40G 加速度)。
操控稳定性:虽实际感知有限,但 1ms 响应时延在 FPS 游戏中确具战术优势。
二、配套装备
搭配上月入手的机械革命翼龙 15 Pro 游戏本(R7-8845H+RTX 4060+240Hz 高刷屏),形成完整移动电竞解决方案:
・11 个可编程按键适配技能快速释放;
・配重块系统(总重 121g)保障长时间握持稳定性;
・自适应游戏表面脚垫优化滑动手感。


我叫镇三环 (+1) 朋友近期去香港旅游让他带了一个 JBL GO4 回来。在香港 MetroSix 购买,什么国行的、亚太版的就不考虑了,怕踩坑。不过 399 港币的价格也不便宜了。

天贶廿柒 (+1) 购买了九号电动自行车 F90M 型号,续航 85 公里。
经过实测,续航基本相符。
起因是受够了每次出门找不到停车位,出门吃个饭找停车位的时间快赶上吃饭的时间了。
而且路边看到好的风景,想停车拍照却怕被贴罚单。
所以在同事的推荐下,购买了九号电动车。





Xy_0913 (+1) GPW 朱雀,四个侧键非常适合 MacBook。

忆梦非诸侯 (+0) 三月入了「双影奇境」和补档了年前的「忍龙 2 黑之章」。
「双影奇境」要求规格高,对象不爱玩游戏,一般都是哄着玩;相比前作可能期待高点,玩起来我和对象都觉得没有前作好玩。目前进度到互扔炸弹,目前觉得一般,但双人游戏中还是独一档。
「忍龙 2」自己一个人玩的时候就玩这个,没玩过忍龙系列。给我的感觉这个游戏更注重打小兵,boss 战设计的一般。但血腥暴力,满屏番茄汁,玩起来还是很解压的。选的中忍难度先感受下,打到第六章了好像。目前最喜欢的兵器是双镰,升满级了还是感觉很刮痧,不如棍子。
少数派_968446 (+0) PDD 百亿补贴买了 HUAWEI FreeLace Pro 2。降噪不错,舒适感还行,很划算。这个颜色夏天一定很 cool。

如果你也想分享「新玩意」🔉:
- 获取 Matrix 社区写作权限并签署 Matrix 共创计划;
- 在少数派独家发布一篇文章,在标题中标注「新玩意」前缀;
- 用至少 800 字介绍产品,并配上 2-3 张产品的实拍图片;
- 在网站个人信息中补充支付宝账号。
成功入选本栏目还可以得到 108 元的「剁手红包」🧧。如果你有兴趣参与,就赶紧来稿吧!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了解更多的新玩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