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500张了!

听了Billie Eilish的两张专辑,“Happier Than Ever”比较内敛,“Hit Me”比较动感,尤其后一张编曲不复杂,但是难度不小,很跳脱一般流行音乐的公式,很个性、新颖的风格,整张专辑听下来很舒服。

很喜欢椿的风格,独树一帜的存在;包括现场专辑也很好听。特意找了一下,首专在日本发行,海淘了一张日本版的收藏。

回听了Bon Jovi的“New Jersey”,想起了一些中学同学,想起了一起去天河桥底买打口碟。

西原健一郎这两年在国内巡回满多的,听了几张初期的专辑,也是我爵士嘻哈的启蒙之一。他用音乐的方式,和好时巧克力、泰斯卡威士忌出合作专辑,也是很新颖的商业推广方式。

还复习了Robert de Boron,买了一张CD收藏。

把街声大登陆所有系列都听完了。从这个系列里了解到,有很多一直在做音乐的乐队,只是各种原因宣传没那么厉害,或者商业化没那么到位。这些乐队也一直在跑各种livehouse和音乐节,还是有很多不错的作品。当然也有些乐队因为各种机缘巧合火了,被大众知晓而成名的。

Huntertones和Euge Groove的爵士好听;Biff那段小号Solo真神。

Sunny Day Service的歌曲很悠闲,很阳光,风格是Neo-Acoustic。

弱水WeakWaves每一首都好听。

几支不错的Band,绿流海、玫瑰岛、

把Muse全部专辑都听完了,买了三张收藏。最伟大的摇滚乐队之一。

看到莫文蔚出了一只新的单曲,索性找到老专辑听一听。早期专辑能够听出编曲是属于比较前卫、动感、随性的感觉,基本就是唱片公司初期给她打造的形象。后来听了她的两张钟情爵士乐,非常不错,值得推荐。

听了几个顶流的歌手,Jennie、Travis Scott、Calvin Harris、Ariana Grande,总要了解一下为什么顶流是顶流。第一次比较认真听A妹的歌,怎么说呢,听完以后没有任何记忆点。大热的歌星其实更多像是比较保险的投资,不用复杂的编曲和制作,在MV上多花点心思,多花点营销。更多像生意一样,音乐不是主要目的,只是手段。出出单曲、唱一下主题曲等等,保持着热度就行。还是独立摇滚有趣,不高的制作成本,全靠创作是否能打动人。

Doechii改编的“Anxiety”真好听。

比起陶喆的”Stupid Pop Songs“,我更喜欢”梦想家“。

看MV了解到OK GO,他们MV有创意,歌曲也很好听的。

Olly Murs的”Marry Me“还不错,有点Weeknd的感觉,轻快的节奏,律动很强,歌词比较简单,传唱度高。

不知道为什么想起Linkin Park的Chester,听了Dead by Sunrise的专辑,虽然作为Chester的Side Project,但是制作是相当完整,和所有其他作品一样的高规格对待。歌词、旋律、编曲都非常契合Chester,因为他唱起来舒服,听起来的感觉就会很顺畅。风格上有LP的味道但是风味更加多元化、更独特,有些复古重金属的感觉。

听完了Niki the Unicorn的专辑,非常有才华,特别是首专很惊喜,旋律很easy,编曲又有独特的风格。看了《街声》的专访,她和预想的印象不一样,是一位抽烟喝酒有纹身很酷的女生。后期专辑多了一些不一样的风格,尝试了嘻哈、饶舌。也许她是暗黑系的Taylor Swift?

听完了Dream Theater全部专辑,超喜欢,买了一张”Black Clouds“收藏。

听了一张马友友的波士顿交响音乐厅表演。

看了一下Orin榜,奇怪Mrs. Green Apple怎么有那么多首歌上榜。这种类型的摇滚我称之为动漫摇滚,有丰富的编曲,喜欢运用弦乐,包括突然的钢琴,或小提琴独奏,配合一些电子,通畅有很激昂的节奏或者积极、阳光、勇敢的画面感。旋律编曲和米津玄师很像,听了一下,和Radwimps也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