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风光」是一个很广义的词,大部分时候它不仅指代某一个地点,更是我们经历过、熟悉的并留下深刻回忆的地方。它的妙不可言或许人尽皆知一目了然,亦或许是深藏心底只有自己知道的秘密。
回忆汹涌呼之欲出,且听作者们平和、真诚且娓娓道来。我们希望通过「城市漫步指南」这个系列,带你领略每一个有趣而又非凡的城市风光。
前言
《漫长的季节》是 2023 年四月份开播的一部国产悬疑剧,讲述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东北小镇桦林发生的故事。小镇发生了一起命案,炼钢厂职工王响为了立功,积极配合刑警队长马德胜进行调查,却一步步的堕入了命运的深渊。这部剧豆瓣评分 9.4 分,是一部国产悬疑佳作,虽然剧情背景是东北,拍摄地却是在云南。
昆明的春天很漫长,气温适宜,路边开满了鲜花。我这次来昆明除了感受一下这里的春天,还想在《漫长的季节》播出两周年之际打卡一些取景地。文中取景地并未排序,其中还穿插了一些游览见闻,如果想看按照播出顺序排列的圣地巡礼纯享版,可以看看我拍的视频。我使用的拍照器材是富士 X-T30 二代配适马 18-50mm F2.8 的镜头,还有 iPhone 13 Pro Max。
米线和车站

剧中第三集里案件发生时,马德胜赶到河边勘察,远景中出现了小凉河大桥,第六集沈默和王阳在此谈心,第十一集马德胜再次来到这座桥边,第十二集大结局中,这座桥也有不少戏份。这座桥的取景地位于宜良县南盘江上的赤江桥,距离昆明市区一小时的车程,导航到北古城桑葚采摘园即可到达。
我刚下高速就遇到了封路,大车都堵在前面,我只好绕路,从一处坑坑洼洼的田间小路驶过,穿过一处苗圃场,好不容易才来到这里。虽然小红书上不少人都下到了河边的草地上拍照打卡,但斜坡过于陡峭,出于安全考虑我并没有下去,而是在桥上拍了几张照。剧中第十二集 62:42 有一个镜头,沈默在王阳坠河的地方眺望远方,我去的时候那里有一位村妇在洗衣服,要到那里需要沿着马路走很远。


打完卡已经接近饭点儿,因为之后还想去新华东街打卡,所以午饭选在附近的钰香园总店,点了一份猪脚米线,价格是 8 元,后来又点了一份炸洋芋和一瓶酸梅汁,一共 22 元。米线价格实惠,给的猪肉分量不少,口感也很嫩,炸洋芋微辣,配上酸梅汁才勉强吃完。

从钰香园出来顺着路口直走就是宜良火车站旧址,曾经作为滇越铁路的一部分运营,2003 年停止了客运,之后不久货运也停止了。沿着铁轨一直走,旁边有条路是新华东街,这里是剧中第三集傅卫军一伙儿人胖揍海哥的地方。

新华东街的面貌和拍摄时相比变化不小,我觉得找到实际的取景地有些困难,只有一处海哥下车检查的镜头,背景里是两扇带着红色栏杆的铁窗,我勉强认得出。我尝试搜索背景中出现的一些店铺,比如「宏达五金店铺」之类的,并没有得到结果,打卡只好就此作罢。由于车停在钰香园门口,我又走了回去,停车费是 6 元。
风筝和山村


《漫长的季节》里,老年三人组为了追查傅卫军骨灰的下落,驱车来到了桦林凤山殡仪馆,并在停车场开票时查到了线索。现实中的桦林凤山殡仪馆是坐落于嵩明县的长松园陵园,这里被松树林环绕,我去打卡的时候是个周四,早晨刚过十点里面就挤满了人。
停车场里满满当当,车往前开了一会儿才找到位置。我下来拍照,听见一位导游正在给旅行团的成员讲解,说这里是多部影视剧的取景地,其中就有范伟主演的《漫长的季节》。我对着陵园主建筑的正面拍了照,也专门在王响查获线索的停车场开票处拍了一张。不过我离开时,并没有收停车费。
距离昆明市区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嵩明县上游小学附近,有一个上游水库。来时有一段路是狭窄的乡道,沿途有许多蔬菜大棚,经常需要和拉货的卡车会车。到达水库后,有当地村民经营的小停车场,停车价格是 10 元。从停车场后面的小路下去,便来到了水库边上的湿地。

我来的时候赶上旱季,湿地上有不少干枯的野草,和早已风干的死鱼。问旁边钓鱼的人有何收获,他说钓到了一条鱼。水库边风很大,有人在放风筝,也有人在水边露营,大人们静坐闲谈,小孩子们带着狗在旁边撒欢儿。

我看到水库对岸的村落依山傍水,产生了探索的欲望。开车前去,看到斑驳的砖墙上写着黑板报,记录着村子里的收支情况。村里很安静,地上卧着一条狗,旁边椅子上坐着老爷爷,后面的巷子里走过一位老奶奶。有几户人家养着牛,有几户房子破败的快要坍塌,还有好几户建了三层的洋房,十分气派。

丰泽园植物园在紧邻嵩明县的昆明市盘龙区,门票 20 元,停车 10 元,从 8 点开到下午 6 点。乘坐公共交通,可以坐到北部公交站,再转乘白邑班车到达。
为了避开人潮,我下午才出发,开车走的嵩阿线,这条路有多处急转弯,是事故多发地段。路上被农用车堵住,因为存在很大的盲区,始终找不到超车的时机。不过也遇到了几个秋名山老司机,以极快的速度通过了连续弯道。看网友的分享,盘龙区还真有一家叫「藤原豆腐」的店铺。
到达植物园的时候已是下午四点多,园内只有三三两两的访客。进门后右转,有一处被称为「莫奈花园」的地方,这里的池塘有一处栈桥,桥下是水草和海菜花,不时有金线鱼游过,我去的时候是四月中旬,虽然樱花已经落了,但海菜花还开着,不少鱼儿冒出水面一口吞掉一朵花,十分有趣。
花园里绝佳的机位是人躺在栈桥上,用无人机在空中俯拍,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这个机位拍出来都很出片,不过池塘并不大,称之为「莫奈花园」有些名不副实,小红书上也有人抱怨这一点。
我花了很长时间拍摄太阳映在水中的浮光跃金,以至于在「莫奈花园」流连忘返,离开时已接近关门时间,只能匆匆看一眼黑龙潭寺。据说这座寺庙里有光绪皇帝的御匾,不过大门紧锁,我推也推不开,无缘得见。
小吃和旅馆
麻园是龚彪和王响二人跟着小露去送药这段跟踪戏的取景地。打车到昆明二十四中,门口左转便是。我住的宾馆在潘家湾附近,到这里车程只需要十几分钟。我住的宾馆除了地理位置便捷之外,作为推理小说谜的我看到宾馆大厅的书架上摆了几本推理小说,有装饰用的《白夜行》书壳,还有可以带回房间阅读的松本清张的《黑夜的空白》,这本书陪我度过了在房间里的闲暇时光。
因为这段剧情是夜间拍摄,我等到了黄昏才过去。我到的时候正值学生放学,小巷里很是热闹,有嬉笑打闹的学生,勾肩搭背的情侣,带着孩子的父母,还有骑着电动车穿梭其中的外卖员。巷子里各种小吃应有尽有,比如炸洋芋,米线,破酥包,烧烤,麻辣烫,冒菜等等,就连龚彪点了五个烤土豆片的摊位也还在,每个摊位前都是人头攒动。

我走到巷子深处,才找到一家不那么拥挤的小馆子。开店的像是一对母子,我点了 10 元一份的铜锅火腿洋芋饭,剧中有个镜头,小露身后的摊位就是卖铜锅洋芋饭的。店主说旁边的小菜可以免费拿,我拿了一些看起来是树根的东西,年轻的店主说那是折耳根,又叫鱼腥草,我一吃果然有一股子腥气。洋芋饭份量不小,但味道并不好吃,感觉豌豆和胡萝卜都是冰冻的,而非新鲜的。餐馆对面,是一段废弃的铁轨,不少人在沿着铁轨走路或者休息。


吃完饭,我开始圣地巡礼,来饭馆的路上就看到了万华旅馆的招牌,王响和龚彪收到小露的短信,进了超市却发现人不见了的时候,二人背后就是万华宾馆。其实最好的拍摄角度是进入超市,面朝万华旅馆,从这个视角可以复刻剧中的分镜。但超市里有顾客,为了不妨碍超市营业,我只在外面进行了拍摄。除了万华旅馆,麻园的旅店相当多,有几家民宅的门口也贴着出租的字样。从超市和万华旅馆向前走一小段路,是两个集贸市场,正对着的就是荣康诊所,街上停电的时候,王响和龚彪背后便是荣康诊所的招牌。
火车和老楼

凉亭路和彩云北路辅路交叉口是故事开始的地方,这儿有个立交桥,第一集里王响在旁边的司机之家吃饭,给龚彪打电话,发现彪子买了新车,结果还被套牌,引发了之后一系列的事件。立交桥下通过的火车大多是白色的和谐号,绿皮车很少,比较难复刻剧中绿皮车穿梭的场景。
在这里拍照的时候有个小插曲,一位骑着共享单车的中年妇人找我问路,说要去海埂大坝,我说不是本地人,对方还是执着的用方言试图问路,一副走投无路的模样,我只好把导航的路线给她看。
距离立交桥不远是中年龚彪的家,顺着凉亭路走然后左转,在一家药店旁边的小巷子里,我去的时候老楼的窗玻璃都被拆除了,还有几个工人摸样的人在往里面搬油漆。沿着凉亭中路再往前走是王响开出租路过的铁道口,剧中道路右侧的建筑上加了桦林商贸城的招牌,现实中这附近是物流和粮食的集散地,和商贸城搭配在一起倒是毫无违和感。

我在铁路道口打车来到了新德巷的万逸之家便利店,这家店是王北打工的地方,在第一集和第六集均有出镜。由于这里距离商场比较远,所以我在附近路边的小店随便应付了一下午饭。点的土豆泥拌面,花了 12 元,这家店主营外卖,堂食区域非常小,我吃饭的时候每隔几分钟就有个新的外卖订单,不断的有骑手来门口取餐。

饭后继续巡礼之路,老年三人组在沈栋梁楼下使用健身器材的取景地极其难找,周围的老旧小区长得都差不多,绕来绕去才终于找到地方,取景地在新迎小区内部,附近还有个新迎小学和新迎中学。我本来打算就在小区门口拍一下,但耗费了这么大精力去找,又决定还是进去看一下,里面的健身设施是剧组带的道具,已经拆除,所以我其实也不确定我找的地方对不对。

除了新迎小区之外,我在昆明还发现一座老楼,小红书上说这里酷似成都鸳鸯楼,所以跑过来拍照。老楼由两栋组成,每栋楼的楼梯都是之字形。楼中住户不多,只有低层还有零星几户人家。楼中垃圾遍地,弥漫着一股子臭味,我待了一小会儿就撤了。

从新迎小区校区出来步行十分钟左右,有一家转角小吃,小吃店大门紧闭,不知道是没到营业时间还是已经停业了,这里是第七集中龚彪和马得胜盯梢戏的取景地。转角小吃旁边有一家体育彩票的站点还在营业,龚彪在这里买了一注机选彩票。转角小吃不远处就是石闸站,可以搭乘地铁 5 号线。


在取景地附近吃了几次路边摊,晚饭想好好犒劳一下自己。我在宾馆附近看到一家过桥米线,是刚开业的一家门店,某平台有活动,买米线套餐能优惠10元,优惠价是 26 元。套餐里有不少配菜,比如鸡肉鱼肉之类的,这些配菜需要倒入沸腾的汤中煮一会儿才能吃。
海鸥和老街
第二天一大早,回想起被问路的经历,我也想去海埂大坝看看。不过小红书一查,发现海洪湿地公园的海鸥更多,于是坐地铁 5 号线来到福保站,从 B 口出来,步行十几分钟来到了湿地。

滇池边海鸥不少,有些吃饱了在远处卧着休息,有些饥肠辘辘的在岸边飞来飞去。我拿出早上准备的面包,摊在左手手心,把手臂举高,右手拿着相机准备拍照。不一会儿就有海鸥飞来,我成功抓拍了几张。不过海边风大,面包总被风吹跑,我只好把面包捏在手里,一只海鸥飞来迅速叼走了面包,我没有拍到,之后等了很久也没有海鸥过来觅食。我感觉把面包放在摊开的手掌中比起捏着面包更容易吸引海鸥,还有面包的黄色的边似乎比白色的部分更容易得到海鸥的青睐。抓拍海鸥需要耐心,我待了两个小时也才拍到几张而已。从公园出来,扫了一辆共享单车回地铁站,费用是 1.5 元。

坐地铁来到五一路站,又饿又渴,找了家粥店点了小米粥和破酥包。五一路距离纸片楼很近,顺便走过去打个卡,沿着景星街走,转到甬道街,就能看到了,途中还会路过聂耳故居。沿途有不少卖小吃和玉石的摊位,还看到了几名欧美游客。纸片楼前围着一圈人在打卡拍照,楼下开了很多咖啡店,氛围和武康大楼有些相似。

晚餐找了宾馆附近一家靖晨园,点了小份的非遗蒸饵丝,花了 12 元。我第一次吃蒸饵丝,口感和米线有些类似,我点的虽然是不辣的,里面也放着一些辣椒,店里还可以免费喝大骨汤。旁边墙上挂着很多蒸饵丝的获奖证书。蒸饵丝确实很好吃,只是小份的分量太少,我没有吃饱,又在旁边的店里买了玉米粑粑,2.5 元一个,里面有些玉米粒,给我的是凉的,我觉得热的口感会更好。我后来又去过一次靖晨园,周末人多到找不到座位,我点了老云南卤面,也很好吃。
电影和小桥

小板桥加油站出现在第一集中,王响在这里上厕所,出来后嫌弃龚彪在加油站打电话,还不让彪子用车。我走到这里时感到尿急,也上了一回王响同款厕所。加油站周围是城中村,来往车辆络绎不绝,我又走回路口才打到车。
神犁文创园是一处闹中取静的休闲场所,和小板桥加油站前熙熙攘攘的车流形成了鲜明对比。文创园的前身是昆明市手扶拖拉机厂,厂房经过改造后变成了文创园,这里汇集了咖啡馆和餐厅等商铺,还有汽车贴膜之类的店。距离园区最近的地铁站是广卫站,步行约需二十分钟。

一进门就能看到桦林电影院的围挡,而且围挡后面那几个字也还在,我觉得还是值得来打卡的。电影院对面有《泰坦尼克号》的海报,剧中王阳约沈默来看的就是这部电影。海报旁边是红色礼堂,门上贴着告示说在维修,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次开放。


午饭在文创园解决,点了一家傣族餐厅的菠萝饭,要价 29 元,份量不多。正吃着,厨师专门跑出来问我菠萝饭口感如何,甜度是否合适,看来平时点的人很少。菠萝饭不足以果腹,不远处有一家久久家食遇记面包店,老板说面包是现烤的,我买了 14 元一个的芝士肉松面包。久久是店里养的金毛,可惜我去的时候不在。

乘坐地铁 4 号线,再搭乘三站公交,就能来到彼岸小区附近。彪子拿着彩票,看的过于入神,前方突然出现一辆大车,彪子为了避让而坠河,镜头中那座桥就在这里取景。广居路桥下的河水很浅,几只水鸟在水中踱步,一副悠然自得的景象,丝毫感觉不出龚彪坠河时被命运戏弄的苍白和无力。龚彪的时间线在广居路桥结束,我也把这里设为了本次圣地巡礼的终点站。由于种种原因,这趟巡礼有些地方我没去,留下了一些遗憾。

在昆明的最后一天就在宾馆附近转了转,坐地铁 5 号线来到华山西路,出站后步行十分钟左右就是翠湖公园,公园里鸟语花香,好不惬意。在湖边长椅上坐着,看着湖中的鸭子和水鸟,是个消磨时光的好去处。身旁游人如织,情侣撑着遮阳伞沿湖漫步,还有头戴花环的小姐姐在拍照。
后记
我在 2017 年得了一场大病,诊断出来的时候是 9 月份,我和《漫长的季节》中的王响一样,度过了一个漫长的秋天。之后我的身体大不如前,想要过的更好却力不从心,就此躺平又心有不甘。在剧的结尾,王响对过去的自己说:「向前看,别回头」。我想借着这次来昆明旅游的机会,也从那个漫长的季节走出来,去迎接将来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