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年度征文活动 [记录] 赛道。

春节前后几天阳光充足,光洒在尚存翠色的草地上,透过薄雾,空气中缭绕一缕温煦,街角樱花,宛如春日之息,悄然降生。我的目光驻留于这春的氛围之中,联想起影像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情愫与心绪,映射我们内心的叙事,于一片虚无和他人的荒野中搭建自己的孤独堡垒。
我一直都是影像的践行者,文字虽具力量,但比起文字,影像更为生动,所带来的意指更为模糊,在这个量子理论所描绘的平行宇宙里,在无数苦苦求索没有答案的问题背后,模糊的才是准确的,因此我无法用语言来代替我的图片,这必定是一篇图片众多的文章。
本人不是摄影师,也非设计师。今年的影像依然是只用iPhone拍摄照片的一年,这些十分易用的工具陪我一同创作,收获了信心、学习了技术,但我发觉自己仍然沉迷运用iPhone和iPad创作,这或许就是宿命感。今年双主题,主要分为拍手办和拍南昌两章节。一章是拍摄笔记,一章闲聊。
全文仅有2张图片分别使用荣耀Magic6 Pro、PS Vita拍摄,其余所有未注明图片拍摄和编辑完全使用iPhone,iPad。
iPhone拍低价手办
“创造不是来自智力,而是来自源于内在需要的游戏本能。创造性头脑与它所钟爱的对象玩耍。”
——卡尔·荣格
我常常很矛盾,有的时候我做事会特别在乎回报,但有时我做事又不太问为什么,有没有意义,有没有价值,能不能赚钱。有时做所有人都不屑做的事情,反而寻得了意义,除非是吃屎。
故而,我踏上了这样一条路径——或者说,我并无更多选择的余地(毕竟我尚未拥有一台理想中的专业相机)。于是,我决意启用iPhone,开启这趟手机拍摄玩具之旅。而我的拍摄对象,都是那些价格最高不过360元的小比例低价手办。之前我也拍过类似的内容,但这一次我想做的稍微好一点,这无疑是一场充满未知的挑战,我能否凯旋而归?在这一章节中,我将以画廊式陈列的方式展示最终呈现的照片,辅以文字说明,并穿插少量示意图,详细阐述我是如何拍摄的。

适合哪一类手办
自入手中动MK3开始,逐渐了解到很多的低价手办,像国外的麦克法兰、NECA,Comicave(CS),寿屋,Mafex等,国内包括中动,泛乐,Yolopark等等,目前低价手办的规模已经非常大了,甚至一些ko(未授权仿制品)都是非常划算的。我拍摄的这些手办模型最低3.8块钱,最高369元。

用手机拍小比例手办一般效果会更好,像1/12,1/9这类,由于手机摄像头的光学硬件尺寸的关系,拍摄更小的手办打光的光线在手办的反射更均匀化开,效果会更好,当然如果是用iPhone,尺寸也不能太小,因为长焦的最近对焦距离太长了,有长焦微距的安卓则可以拍非常小的。恰好这类手办价格都较低,故而此章取名为iPhone拍低价手办。

造型与布置
手办凹造型,可以多去网上找一些大佬同款产品网图参考,如果实在懒得搜索,一般遵循这样站姿:手臂肱二头肌向内侧稍稍外翻,大腿略微呈“外八字脚”站立(不要外八太多)。

飞行姿势或者悬空姿势,可能需要买一个支架,透明支架可以更好的预览拍摄效果,也可能更好通过后期抹除。
布景实际上很简单,一般分为地面和背景两个部分。

地台可以各式各样,像我的就比较简单,我目前的图基本都放置了一个之前在淘宝 99元 清仓特价 EZHOBI HyperGokin钢铁侠手办配件里赠送的地台,大小不是很够,有时候就需要用Lightroom App的移除工具补上一些前景区域。

背景到底是用iPad,显示器还是电视,还是背景板视个人喜好和目标效果而定。电视配置不行可能会拍得有像素颗粒感,个人还是推荐用显示器,21寸或更大,屏幕越大越好,放置与手办较远可以拍摄出更强的光学虚化效果,虽然最后可能还是要用算法虚化,但是光学虚化越强在算法识别主体边缘的时候会更准。

灯位
打光我自己拍基本都是这个灯位:

基本上原理就是依据人像三点式布光,顶光的强弱或者打还是不打视拍摄内容而定,左边可以用一块补光板打亮左侧轮廓。右前方大灯和右后方的灯都加了柔光罩,右前方的大灯打亮正面光线。拍摄机位一般设置在左边或者正面。

环境尽可能暗,不要开房间的灯或其他不相关的照明。
如果要让背景的棒灯不干涉背景,那么可以垫高手办的平台,将灯具放在平台后方的底部。
制造烟雾可以买小型便携加湿器或者造雾机,感觉效果更好还是造雾机。不过我一般不太喜欢用实拍烟雾,不好控制,后期来添加感觉好也可以实现不错的效果。

背景与拍摄方式
一般来说,拍摄背景有两种方案:
1,屏摄
iPhone摄像头的光学条件决定了拍即便是15cm的手办,背景光学虚化也相当有限。因此必须借助算法虚化。
对于一些拍摄者可能会遇到像我一样情况:旧显示器用了很多年,亮度不够,而且上面比较多污渍。那么,解决方案其实很简单甚至可以说无需解决。对于屏幕污渍,正好配合Lightroom App更新的算法景深功能,会自动识别背景和主体,可以直接将背景虚化,有一些污渍也就一并虚化了,完全看不出来。

另外对于屏幕亮度不足,利用Lightroom App的蒙版功能里的自动识别背景等功能还可以提亮或压暗背景,如果提亮后噪点很多,巧的是,正好再利用算法景深虚化后也一并规避了。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打光的的光源反光尽量不要出现在拍摄的屏幕画面中。
2,纯色背景
用纯色背景卡纸或者背景板都是可以的,淘宝上都有不贵。同样可以使用蒙版自动识别背景来调节背景的效果。甚至可以各种蒙版功能搭配使用模拟一些线性渐变和径向渐变的背景打光效果。

3,其实还有第三种方式:屏摄后抠图再后期添加背景(与屏摄背景一样的背景原图)。
为什么要这样做?
当我们将手办放在一个非黑灰白的纯色背景上拍摄一张照片,然后抠出手办主体,再放在一个黑灰白的纯色背景图上观察,会发现其实在手办图像的侧面边缘,会反射背景的颜色。

许多PS大佬之所以手法出神入化,是在许多你意识察觉不到的地方做了工作,你的视觉肯定会捕捉到所有图像信息,虽然你的意识察觉不到所有信息,但你的直觉却会根据这些信息给出整体印象:如果是直接将一个手办处于其他的背景环境中的图片里面的手办主体抠出来,再放到一个不相关的背景图层之上,虽然不仔细看很难察觉到违和感,但是多少还是会有“抠图感”。

所以如果直接用这样抠出的素材去溶其他不同的背景就会有一定的违和感,那么,用一个你准备作为背景图层的图片放在显示器上屏摄,然后再抠出拍摄的主体,再用这张图的原始图片素材作为背景图层(位置对齐就行),那么溶图会更加自然。

此外,如果需要制作景深虚化的背景,可以去选用像Focos这类App生成景深虚化的效果,再通过PS类App添加为背景图层。
图层编辑大家用PS类软件都行,移动端我用什么App后文会说。

手机拍摄操作
拍摄设备我用的都是iPhone,使用过iPhone 14 Pro Max拍手办,目前使用iPhone 16 Pro Max,拍摄手办我喜欢用长焦,更像人眼观察人像的感觉,因此手办更有真人的透视体积感,不过低价手办大多尺寸比较小,而iPhone没有长焦微距,用原生拍照App虽然可以拍Apple ProRaw质感更好,但是很容易超过系统设定的长焦最近对焦距离因而激活主摄有损裁切。

有一次我突发奇想,能不能用Lightroom App里的相机拍dng呢?这就试试看,结果惊喜发现可以强制激活iPhone的长焦,而且在合焦的前提下可以有更短的最近对焦距离,这意味着拍摄小比例手办可以离得更近,拍的更大。并且这还可以通过拍摄dng获得更好的画质和后期空间。不过没有峰值对焦功能,为了尽可能拍的大,很难把握最近对焦距离,需要自己根据不同对焦距离一段一段的尝试。

我一般是将手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拍,用Lightroom相机的dng自动模式,如果手持可以将模式改为手动将快门速度拉高,同时调节其他参数获得足够的曝光。拍摄前我会打开网格和水平仪,做好画面构图,毕竟长焦1200W像素,我一般是不裁剪的。

并且我一般会降低曝光补偿,毕竟宁欠勿曝嘛,在实时预览画面上界面上左右滑动即可调节,注意实际出片效果会比实时预览画面亮一些,调节时做好预判。倒计时10s,开启手机勿扰模式+静音防止推送通知引起的机身震动影响画面清晰度,获得足够稳定的画面。



若是三脚架不稳固,还会使用淘宝几块钱的手机用蓝牙遥控快门或者耳机线控遥控拍摄,防止按屏幕快门导致的构图移位。用遥控器的好处还包括可以抽出身来给手办制造烟雾。

如果拥有长焦微距的安卓手机效果会更好,可以近距离拍大特写。iPhone的画质总是很难实现安卓手机那种相机质感,如果你喜欢用手机拍手办,还是推荐用安卓或者华为手机拍手办。

dng经过后期后的效果还是挺好的,如果后期手艺好,可以获得更柔和的后期画质。另外再说一遍,iPhone拍摄的原片光学虚化效果不明显,推荐使用前文提到的Lightroom App的算法景深功能,效果不错,而且修改调色后不用额外再调虚化效果。
调色与后期
拍摄后我一般直接在手机上调色。若是日常生活记录类照片,冷暖色调对比极为强烈的调色的方式或许并不适配。但手办摄影则另当别论,其风格往往趋近于电影质感,旨在呈现出史诗般的宏大叙事感与强烈的情感冲击。在这类创作中,特定的调色手法不仅相得益彰,有时甚至能让作品更具韵味。例如,为手办照片赋予复古胶片的氛围感,不仅可能没有违和感,反而能进一步强化手办所承载的艺术表现力。当然你也可以调明亮清新的色调,这个随便你。


调色结束后有时我会直接出片,有时则需要增加一些眼灯和胸灯之类的效果。
以眼灯为例,加灯效简单来说就是抠出眼部轮廓,然后复制图层-选取-填充白色,再重复前面填充灯光的颜色放在前面图层之下,两个区域适当高斯模糊,后面有颜色的图层高斯模糊幅度更大一些。

有时还需要增加一些氛围效果或者环境效果,像雨水、水花、闪电或者爆炸、烟雾、灰烬、火星之类的,也可以加一些前景。需要这些素材可以评论区里找我要。

氛围效果的话就根据画面中呈现的环境,在受光面的边缘用画笔画一些带相应环境光照颜色的高光,然后复制一个图层根据画面内容做一定幅度的高斯模糊,在根据实际情况调节透明度,实现柔光的效果。当然你还可以使用Procreate里的“泛光”功能实现柔光效果。

像我修图都是在iPad上,有时用到Procreate这款App,虽然是绘画类App,但是已经可以实现手办拍摄后期需要的效果。抠图也可以试试iOS相册自带的自动抠图功能,而且最新的系统支持识别多个主体抠图,我感觉还挺好用的,当然如果是物体的直线边缘就抠得不好会有锯齿。希望苹果能在后续版本中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对于修图移除得不干净的支架或者抠图毛糙的地方,我个人的理解手机拍低价手办没必要挑细节,人物场景氛围才是重中之重,表达出了后者就够了。


个人觉得摄影后期“取巧”并没什么丢人的,像拍手办这一行的一些经典操作,就比如在角色和地面接触的区域增加一些雾气,既可以增强氛围,如果角色和地面需要溶图合成,那么增加雾气还可以掩盖一些合成效果不好的违和感,后期会更轻松一些。

下图这个效果,简单来说,画出你认为穿透的轮廓,然后复制图层放上面,后背的区域虚化加磨砂效果,这个区域上面加一个图层填充一个颜色,然后把透明度拉低。最后勾勒模糊那一层分界线边缘亮光就可以了。


另外还可以利用AI实现一些效果的优化,譬如生成一些溶图更和谐的画面素材。
我最近尝试了一下利用AI将静止的画面转化成视频,带有角色动作与运镜效果,这可比定格动画轻松多了。过去一些国外技术大佬用CG实现的那种运镜和张力,现在在手机上几分钟就实现了,只需要你尽可能详尽的描述和输入关键词。
有一次我甚至用PSV拍摄了一张:

一些刚开始尝试这类照片的输出,可以看得出这些图片氛围感偏硬:






一场未完成的自我疗愈
在焦躁的生活中,手机手办摄影也成为了一种我独特的自我疗愈方式,让我学会如何安静下来。通过那些廉价但有性价比的手办,只用较少的支出却依然收获了许多快乐,不仅是温习童年记忆,更是一份情感寄托。特别是当我用手机镜头对准它们时,仿佛进入了一个微缩的世界,让我将注意力从繁杂的思绪中抽离,专注于眼前的画面,让我在手办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平静与力量。

价格从高到低:
- Yolopark Amk Pro 骑士擎天柱 369元
- CS 钢铁侠 MK7 309元
- neca灰背铁血战士 269元
- 寿屋正义联盟蝙蝠侠 190元
- 泛乐 重甲蝙蝠侠 159元
- mafex 084 异形 135元
- 中动战争机器MK1 现在97元左右
- figma 棕马 现在27元左右能买到
- 中世纪骑士 现在6元就能买到吧
- 听装百事可乐 2.8元
- 拽猫 赠品
回过头来看看我得到了什么?这些手办模型被商业机器包装,成为送到我手中的玩具,但我得到的不仅是手办本身,据说手办多由pvc材质构成,pvc寿命大抵在8年-10年,漆面会褪色,就像一个人老去一般,关节部位会变脆,可能会因为把玩而断裂,不可避免的,这些物品会随着时间老化,但是照片记录下这些瞬间,他们的姿态、张力,透过自己理解所诠释的这些角色,通过调整构图、捕捉光影,导演属于我的场景,这些画面或许不会褪色。我不仅是在拍摄手办,更是在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宇宙,那里有我熟悉的角色、故事和梦想,让我可以与那个内心深处渴望成为的英雄对话。
古希腊人通过雕像、中世纪的人通过绘画描绘英雄生动的形象,作为现代人,我运用拍摄和后期,你依稀可以窥见一个鲜活的、无穷无尽、千变万化的英雄轮廓下,同一颗永恒跳动的心脏,手办摄影就像属于我们这代人年轻时爱好的见证,同时也是一场私人的、将流行文化与古老神话融为一体的仪式。
无论用什么设备,以上或许是一场未竟的导演梦;是在时光的幽径中徘徊,被理想的微光牵引,却始终寻不到出口;是这个缺憾丛生的现实中尚未完成的疗愈;或许是群聊谈论超英电影时谈到哲学道德时被嘲笑过度解读 与 奔赴深夜自己喜爱的电影首映场观众寥寥还听见他们的诋毁之声……的背后 为数不多的慰藉。
附上一首根据本章节图片ai生成的一首诗,仅作润色和少量修改增补:
夜幕是ta的戎装
在古老的低吟中飘扬
雾是他的呼吸
在故事尽头的山岗上凝霜
希望的碎片
在披风的褶皱里发芽
一切悲伤
如坠地的雨水
砸不伤灵魂的质量
透过这薄薄的一页影像
我穿过现实的墙
迷失在风暴中心的草海
与铺满樱花的战场
烈焰是重生的池塘
风中
一切思想有了形状
让我遇见手执诗书的那个人
爱上他的纯良
在这漆黑黑的世上
虚拟的影像同样不会说谎
你或许要看见画像才会信仰
一个人本来可以飞翔
有着钢铁的躯体
和柔软的心脏
天地在不仁中蛮荒
新生的阿斯伯格人
与噩梦中的巨兽共舞
也看见每一个海报里自我的镜妆
新的一年,去追随你的幻想
在子弹停顿的数位时光(when,where)
在思想巅峰的极目远眺(why)
在英雄尚且绝望(who)
在一切梦起源的那片山岗
iPhone拍南昌
那些专注于手机拍照的人,就如手机摄影这件事本身,一路常遇鄙夷和非议。
我是一名手机拍照爱好者,大部分时候,我都不会自诩为摄影师,或许这既是一种自卑,也是一种自由,使我得以摆脱“摄影师”这三个字的桎梏,随心所欲地用不专业的设备捕捉世间万象,不再拘泥于色调的统一,不在追求意义里住相,但同时并不意味它没有代价……
在展开分享之前,容我先阐明自身创作的倾向(你也可以认为是叠buff哈哈),我常常聚焦于自己喜欢的内容,对那些高深晦涩、执着于探寻本质的题材敬而远之,即便所拍内容看似通俗、被指毫无深意,我依然欣然为之,和过往观念不同的是,唯有历经极致的甜腻与繁复,方能拥有足够的内驱力,回归至清淡与简约的本真之境。下面还是画廊式的陈列我去年拍的一些照片,穿插这一年手机拍照的回顾和感想、闲聊。



去年大半时间都没拍照,大部分照片还是去年上半年拍的,在买新iPhone之前,旧手机容量一直是快满的,大部分时间最多留个5到6个G,还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就不断清理,原因就是手持iPhone 14 Pro Max那段时间拍的太多了,杯子满了,摄像头红温了,好似在提醒我,是时候停下脚步,到了年末,天气渐冷,身体里的慵懒因子作祟,连拍照的兴致都消磨了,趁着这段闲暇,正好冷静冷静,思索那些或有或无的拍摄心得。



南昌之美
去年拍的主要还是南昌本地的建筑,南昌,这座二线城市,虽然发展相对滞后,却有着独属于自己的、不张扬的美,更需要一双有着自己独立想法的、发现美的眼睛。从红谷滩到新建、老城区,那些最美的角度总在不起眼的角落。
南昌有许多适合摄影的打卡点,以下是一些推荐:
历史文化类可选:滕王阁,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还有杏花楼。
城市地标类包括但不限于:南昌之星摩天轮,绿地双子塔,八一广场,保利大剧院,公园一号等。
自然风光类包括但不限于:朝阳江滩公园,梅岭高路入云端观景台,鱼尾洲湿地公园等。
特色风情类包括但不限于:卢塞恩小镇,699文化创意园,东湖意库等。
个人最喜欢的机位除了绿地双子楼,公园一号那边,还有和昌里,那商场没什么人气,但景色格外好,建筑本身也很有特点,像一座被时光遗忘的未来之城,算是末世废土风吧。
另外,夏天鄱阳湖的草海也值得去拍一拍,属于季节性湿地景观,每到夏季水位降低,河床裸露,秋季就会出现草海,广袤无垠,犹如踏入超现实的世界。


代价:听劝,但不放弃
如今找机位并混进去的手法已然比较娴熟,但至今依稀还会想起多年前我刚开始用手机拍照的那个紧张局促的下午:我在一座人来人往的大桥上架起三脚架(手机用的那种)拍落日下的地平线,上面却放着一台手机,许多人侧目而视,其中一个成年人嘲笑的声音传来“搞半天三脚架上居然架了一个手机,哈哈哈…”,另一个小学生的声音接着说“这有啥拍的?”,来来往往的人,裹挟着来来往往的冷风……说实在的确实感觉不好,可我还是咬咬牙坚持拍完,才默默离开。后来发手机照片还因为各种原因常常和人吵起来,但即使这样都无法阻挡我对手机拍照的热爱。
多年后的今天,网络上遇到的许多人,包括和我同城的摄影师也会吐槽我手机照片,依然有人告诉我手机照片它有多么不正式、多么不体面、多么不专业、多么无意义,甚至问我用手机拍了这么多却不用相机不遗憾吗?但第二天我依然充满热情去拍。我从未问过自己为什么。







为什么只用手机?
那么在这篇文章我想问自己:为什么我只用手机拍照?
首先我确实业余,若要阐述坚持使用手机拍照的缘由,我能说出诸多道理。我看过国外的一个流浪汉老头用破烂做的相机拍出了很棒的作品,他说:“如果你想有所成就,你必须在某方面做到最差,比世界上其他任何人都更差。因此你需要一个最差的相机。”,我没那么想有所成就,而iPhone也不是最差的相机。我喜欢手机摄影挑战权威的气魄。手机摄影,绝非被相机全方位碾压,它有独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未来,我相信手机拍照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创作方式上都会为摄影带来新鲜气息,并带动计算摄影技术的发展创新。回想十年前,一大批高呼“不后期才是摄影真谛”的原图党曾是主流,可如今却已沦为小众。真理的验证,往往需要时间的沉淀。那些敢于挑战权威的人,起初总是少数,而多数人所秉持的观念,也未必全然正确 。
对于那些质疑手机拍照效果很出戏的说辞,说人像模式抠图很假什么的,能有多假?这些照片看小图皆会觉得荒诞不经么?就像我前文所说,我个人的理解手机拍照没必要挑细节,人物、场景、氛围才是重中之重,手机摄影表达出这些就达成了使命。



内在转化,映于镜中
从去年到今年生活中的桩桩件件,被时间的洪流悄然冲淡,这一年读了很多关于禅意的内容,也在悄然间体悟到自身的局限,于是,渐渐学会将目光从那些无关紧要的琐事上移开。这些心境的转变,悄然反映在我拍摄的照片里,当我对比去年和前年的手机照片,竟发现画面内容比去年稍微有了一些简化,去年的图片元素更为繁杂,而其实今年虽无刻意为之,甚至意识深处里还在坚持以往极繁审美,可能是随心思的简化,照片还是无意识地有了些许简化,这自然的变化让我感到欣慰,然而,照片的基调依旧萦绕着极繁主义的影子,宛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我内心的混沌与纷扰,提醒着我,修行之路,仍漫漫其修远。
此外,去年的照片有很多是在街头随机拍摄,现在已经很少专门去扫街了,拍摄更加随意,即便构图不怎么样、内容也很随意,但好在这让我有了久违的松弛感。渐渐旳,我发现对构图的横平竖直盯得越紧,反而更容易丧失对全局的把握,有时随意点,不再刻意精确,构图还能歪打正着。







手机拍照体验与展望
聊聊拍摄方面的一些心得,很多人说iPhone的画质不行,其实是因为jpg,感觉Apple ProRaw其实挺好用,尤其是4800W下,白天开Raw拍摄的照片调起来真的很顺手。iPhone摄影风格那个调色盘我不太用,Dazz的滤镜则感觉要碰碰运气(本文没有用dazz拍的照片),所以平时几乎所有照片都是Apple ProRaw + Lightroom App的组合。



去年在少数派有幸体验了安卓阵营的荣耀Magic6 Pro,比起它的拍照,似乎它的AI让我产生了很多联想,当时我在测评里写了一段:“我也很期待以后 AI 能通过分析用户提供的一张原片和一张调色后的样张,甚至仅限于一张后期过的样张,来自动生成调色参数,并且将参数做成预设接入像 Lightroom 这样的调色软件里,这样对于不会调色的人是一键生成,对于会调色的人又可以了解到不同调色的原理,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微调,这可以说是非常有趣且有需求的一个应用。”后来终于看到有些国产软件推出了“一键仿色”功能,并且实现的效果还不错,不过像“自动生成调色参数,并且将参数做成预设接入像 Lightroom ”这样的功能可能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希望国内的开发者能率先做出这样的突破。






如今我们看到安卓手机已经可以通过AI为照片里的物体覆盖上一层积雪,拍出非常写实的雪景照片,如果不被提醒甚至会认为那就是实拍,所以在当下,追究真实与虚拟的边界已经变得困难重重,是否值得追究其边界这个问题本身还有没有意义都成为一个问题?



再聊回iPhone的拍照,大家都说iPhone拍照不如ov等安卓旗舰,实际上iPhone和安卓手机的技术路径不同,安卓直出就很好,适合不怎么后期的用户,而iPhone上的照片则需要善于后期调教的用户,其实在环境光照等条件都具备时,Apple ProRaw在专业的人的手里配合适当的后期,确实有一定几率会输出那种很棒的照片,部分情况下看起来其实是可以达到安卓手机的照片质感,甚至更柔和。我在网上阅读大量手机照片以及根据自己浅薄经验所得出的观点是:iPhone 16 Pro Max的拍照潜力仍然被低估了。





AI时代,人文为魂
AI和相机夹击下的末代手机拍照爱好者们,或许会有这样一个问题,手机应该怎么拍才能探索自身无可取代的价值?虽然有点跑题,但我还是想套用昆丁导演的话:“你不需要知道电影应该怎么拍,不需要上学,不需要知道用什么镜头,40mm还是50mm,去他妈的这些狗屁,跨界啥的,这些都不重要,只需热爱它,用你所有的心和足够的热情,你会不由自主地拍出一部好电影!”我觉得,这段描述恰恰与手机摄影的气质契合,手机降低了非专业人士的学习成本,让用户专注于表达,你无需深入了解24mm还是120mm,只要对摄影有热情,平凡之人也可以创造赏心悦目的内容。由此观之,答案或许超脱了技术与设备的范畴,而更多地聚焦于内容本身。在这个专业技术逐渐被AI接管的时代,画质上的差距也极有可能被某种新兴技术所弭平。届时,摄影作品之间的差异,将更多地取决于摄影师自身的想象力与人文素养。
甚至作品本身不再重要,哲学教授王德峰说:“人的慧根即是怜悯之心”,人心,堪称世间最为复杂的存在,它既蕴含着温柔的美好,也潜藏着令人颤栗的恐怖,人文之美,恰恰在于其复杂与朦胧的特质,而非0和1的分明,人文始终是创造性行为的源泉,这或许是目前AI无法理解的。人文至善,也并非因那些经过刻意包装、众口一词的外在评价或声誉而彰显价值,真诚、热情与深沉的人文关怀,是一个文艺青年最重要的品质。就像电影《史蒂夫·乔布斯》里乔布斯在iPod发布会前对女儿LISA的坦诚告解才是他一生最熠熠生辉的时刻,一个摄影的人最好的作品不只是精致的影像、高超的技巧、深邃的主题,一个文艺青年最好的作品或许是自我,或许是自我人格的体现,亦或体现在“当一个人无意间或无明显恶意使用你的图、甚至哪怕就是盗用时,无论你是否接受他的道歉但依然顾及他基本的尊严;或许是看到自己的摄影师朋友在挂那个道过歉的人哪怕沉默也不多说一句‘围观’”。






手机硬件和手机摄影乃至手机拍照爱好者一样,一直是以巧拨千斤,就像它的cmos,虽渺小薄弱,却孕育出许多摄影方式的革新,它无处不在,轻盈如风,自由如云,静如泊舟,灵感在指尖流淌,无畏强大硬件的压制,它亲切如友,关照平凡人,或许,它就像我的故事。

直至今日,遇到那么多异样的眼光,或许我依然会在我的三脚架上安上我的手机,不敢妄言我是少数派,只因我是少数者,当然,心中也怀揣一丝希望,盼能得个小奖,架上一台新相机,一起看看风景。
平凡,不专业赋予我的
在少数派,文末总需说两句和技术相关的,在这个“文科是服务业”的大环境里,我依然笃信,驾驭技术的最佳舵手,乃是人文(好像还是和技术无关);而模糊设备的界限,平凡之人用非专业的工具做出非凡之事,也属一种有趣的创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感觉年轻时想法很多,很难表达清楚,现在则是觉得一股脑堆在一起,难以一言以蔽,到最后又不想说了,再多的话也编不下去了……顺便尽量不占用你太多时间,也减少我的工作量,以上述所有的图代文吧。
想了想,还是再说两句:祝你新年吃甜甜圈留意甜甜圈,而非中间的洞(借大卫林奇的语录);如果血糖高,那就祝你偶尔喝两罐零度,多留意气泡跳跃的口感;若是反派,那就祝你成为自己故事里的英雄;若是孤独的行者,那就祝你将孤独化作行诗。若是每天都是家长里短柴米油盐,那就祝你享受亲情、安然活在当下。若是手机摄影爱好者,祝你让人们起疑你用的是相机。总而言之,就是不祝你一整年快乐,愿君不囿于整年之欢愉,而于平凡处觅得生活之真谛。
我相信,在生命中,最微不足道但对个人有意义的事物,也比最伟大最高端最有流量但对自我无意义的事物更有价值。
别人赋予我的意义让我远离事物源头,意识到天地不仁,我面对孤独,学着赋予自己意义。
附录:低价手办攻略

价格从高到低:
1,Yolopark Amk Pro 骑士擎天柱 369元
20cm左右高,这个属于预拼装模型,很有性价比的一款,都是大零件拼装,会比一般的拼装模型简单快捷,里面有很多合金零件,拼装完后整体比较有份量,质感总体来说非常棒,拍摄出来的效果甚至有30大比例的感觉。可动还可以吧,可以摆很多pose。
之前拼第一批货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说明书是看不懂的,因为连零件编号都没标注,只能按照形状猜,据说最近会出第二批货,不知道这个问题官方解决没有。
而且拼装以后也发现了很多问题,譬如有的零件松,关节却很紧,另外头部可以亮眼灯,电池也附赠了,在盒子夹层里,注意别弄丢了。关节紧和零件松的问题,据说在第二批货得到了解决。
2,Comicave(CS)钢铁侠 MK7 309元
1/12,约15.3cm高,成品无需拼装。眼睛胸口可发光。配件很多。这款CS比例虽小,但是合金零件多呀,达到75%,整体超有份量,表面的涂装也很棒,而且带灯的,质感非常好,就是价格偏贵,大家可以去pdd看看,说不定能买到更便宜的。
包装也很漂亮,像蓝牙耳机手机的包装,小比例里最好的一款手办。比较可惜的是,这个厂商出了这款之后就没再出后续机型了,目前最值得购买的机型就是这款mk7,唯二缺点就是太小了+掉漆。
另外,注意手炮在替换时要对准凹槽形状插进去,然后可能是库存货的原因,部分零件会出现脱落的情况,用502粘一下就可以。另外可动也还行,摆砸地也可以。
3,neca灰背长老铁血战士 269元
1/12,约18cm高,成品无需拼装。这款很多厂货盗版,据说有金标的就是正品,买的时候要注意甄别,国内貌似是没有代理的吧,这个挺容易买到非正品的,我之前买了另一款neca的估计就买到了厂货。太便宜的一般都是非正品。
这款最好的地方在于细节的刻画,和上色,那种网纹虽然不是真的网,但是看起来很像真的,另外配件非常丰富,其中一个是金色面具,可以开红色眼灯,不过这个金色面具有缝隙过大开眼灯漏光的“四眼”问题,如果你买到的也有,那应该是买到正品了吧。拍摄的时候注意规避就可以了。
这款整个身体的皮肤质感在系列里都真的算不错的,只要能买到正品,还是非常推荐购买的。
4,寿屋正义联盟蝙蝠侠 190元
1/12,约16cm高,成品无需拼装。无可动。这款我也不知道怎么识别是不是正品,但是有些仿品很次,只要看脸部和眼睛便知,很次的那种眼神就很怪,我这款还行,面部还是比较还原的。
这款完全没有一点可动,就是个雕像一样,不过人物造型比例站姿设计脸部还原纹理个方面都不错,绝对是必须入手的一款蝙蝠侠,因为整个造型做的实在太好了,寿屋他们家出了一个系列,不过其他几款都没有这款好,推荐购买。
5,泛乐 重甲蝙蝠侠 159元
pdd 一张多就能买到的泛乐重甲蝙蝠侠,无需拼装。质感还不错,关键高度大小可达19-20厘米,1/9身高比例不错,非常划算。不过我发现左侧胸甲脱胶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问题?另外胸部腰部有点不对称,好在官方客服很好,直接免费寄来大件更换。
配件还行,附赠了bvs里出现的所有小型武器,包括氪石矛,不过不支持发光效果,感觉这个价格又是这个比例不能要求太多。
表面有磨损纹理,不过漆面没有做旧,有条件的可以自己上漆做旧,这款是亲自看比拍摄的效果更好,拍摄的时候还是需要调色才能更有质感。
6,mafex 084 异形 135元
全称MEDICOM MAFEX084,高18cm左右,成品无需拼装。这个也很难判断是不是正品,头都松松垮垮的,脚也比较松,这款的质感倒是比neca 20周年纪念 那款更好,哪怕是非正品,头部的透明部分效果真的不错,然后整体漆面也不错,没有太光亮,有种旧旧的感觉,拍摄出来的效果还是很棒的。
7,中动战争机器MK1 现在97元左右
中动就不用科普了吧,这款战争机器mk1可能是中动钢铁侠系列里最值得购买的一款。也是其质感最好的一款。1/10,约18cm高,成品无需拼装。
这代光亮面并不是很亮,头盔面罩部位的反光更接近磨砂。总体来说效果依然是MK3那代的水准。如果肩甲做亮一些,可能整体的质感会更接近金属,但是毕竟是一百块的东西,也不能苛求太多,如果以后中动出金属款就好了。可动方面,比较差,加上战争机器mk1的身材,就只能摆幅度比较小的造型。
中动这款战争机器MK1基本上延续了他们前几代爆款的质感,对电影中身形的还原还是一如既往的稳,除了一些小细节稍有退步,应该说整体还是不过不失,瑕不掩瑜。
8,figma 棕马 现在27元左右能买到
买这个是为了给dummy中世纪骑士配了个36元左右ko figma的棕色马(但是盒子上写的是栗色,看起来又好像是棕色),马倒是挺大挺有份量比预期好,不过马的后腿关节阻力不够大,不好摆。这个估计是仿品,正品好像是日本的。
你还别说这个马收到时感觉挺不错的,分量很足,感觉性价比还蛮不错的。另外,这款马配了透明支架,可以摆更多姿势,配合dummy中世纪骑士大小刚好合适,
9,中世纪骑士 现在6元就能买到吧
中世纪骑士,高度15cm不到,很小,需要自己手动拼装,好在拼装比较简单,有的零件譬如手臂注意一下拼装方向即可,我买的是银色。
另外里面在腰和两只脚板底部可以配装磁铁,这样就可以在冰箱上站立啦。这个东西无所谓正品不正品的,pdd看着最便宜的就可以。配件非常丰富,什么枪,剑,斧子都给配齐了。
这价格,可以买一堆组成方阵,最近好像还出了造型更细致并且带金属漆的版本。
10,拽猫 赠品
淘宝一搜就有,各种价格,我都忘了这是哪儿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