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还记得当时写诺基亚X30写到半年评测时,那个时候产品评测博客还没开始做多平台同步发布的阶段,就有幸在评论区里遇见了负责X30软件开发的读者,后来在写Skyline时的一个月评测里就又收到了转自HMD Skyline软件开发团队针对相机的回执。之所以在半年评测时把这两个缘分事写在前面,主要是这和笔者曾经在HMD刚推出诺基亚8 Sirocco、诺基亚X6及其X系列国行特供产品时面对的环境风气有所不同,在笔者的文章评论区里面对相关探讨时起码是比较认真详细且相较带有点轻松气氛的氛围,而当时因为Sirocco发售前的风评和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贴吧内冒出来一批HMD的水军差点搅乱诺记吧环境,直至部分老用户(忘了是老吧友还是吧务)站出来严肃声明时才得以暂时消停情况。结合这个目睹过的情况,对比在笔者自己的两篇文章里目睹的两次互动回复时,反而会觉得从营销之外的层面考虑,对现有的HMD内部团队的印象有了很不错的改观,虽然这并没有改变笔者不考虑HMD Fusion的决定(尽管已经看了用于配件开发的技术文档和stp模型文件),更期待谣传今年将会推出的HMD Fusion 2代。

这些良好的互动也促使笔者觉得持续相对稳定输出一些略带有主观视角的叙述性评测其实是具备一些参考意义的——尽管在HMD已经不用诺基亚的背景下推出自有品牌产品,但相当一部分受众都是来自曾经那个诺基亚品牌的老用户们,除此之外很少会有HMD原始用户或粉丝会选择考虑购入HMD自家品牌的产品。换句话讲,笔者到了开始使用HMD自有品牌产品作为主力机的阶段,提供参考的群体还是特定诺基亚老群体为主,以及观望决定是否选择HMD的新用户为辅——虽然HMD的低端机一塌糊涂且依旧“盛产”,但是在中低端市场层面上特别是中端,还是有一些可圈可点的地方,而且今年自Skyline发布后,HMD在国内开设海外店提供产品和部分产品的配套配件的策略,确实值得点赞。

另外,当初的一个月评测本身是基于一周评测为基础以及补充疏漏细节进行的正篇,但考虑到读者可能来自不同渠道,半年评测将依旧回归到正常的思路上。并且,从一个月到半年的时间跨度很长了,从早期文章接续到半年可能已经不是很合适,而且时间一长,变化、变数都可能不确定,加上笔者觉得针对Skyline并没有任何必要像部分过往产品那样推出双月/三个月评测,因此这篇半年评测将涉及到更大的范围来回顾和探讨。

本文目前以V1.570版本为基础进行展开,统一简称Skyline,默认情况下依旧是全局144Hz、开启电池保护模式。涉其他早期评测中的产品统一依旧采用曾经使用的代称,如X1III代Xperia 1 III,8.3代诺基亚8.3。

 

外观及使用磨损

由于笔者在10月末期间正式购入第三方保护套,因此10月末开始的手机全程都是佩戴保护套使用,因此就磨损这一块而言主要围绕在屏幕上了。屏幕方面,目前出现了只有在强光反射下才会轻微可见的一两道划痕。对比笔者曾经同样使用过的康宁三代产品(Lumia 930、诺基亚7),HMD Skyline的玻璃磨损表现除了疏油疏水层有明显的磨损外暂无其他明显耐久性下滑,加上保护套的外包裹设计和纯平面屏幕,一定程度上也能防护来自裤兜的行走时自然摩擦磨损。

鉴于之前X1III在工作期间意外跌落碎屏的教训,去年秋季末笔者也考虑过购买了几个膜,但使用体验不太好,主要体现在非灰尘气泡、膜的包装揭开后翻车概率、贴合包裹性上。加上笔者本身不是很擅长贴膜,最好记录也只有Switch和之前的X1III全包钢化膜(索尼的膜是真的贵),因此没有太好的建议,最后还是依旧裸奔屏幕使用。但过往接触过的膜里,笔者并不推荐市面上已售的一刀切水凝膜,和有一款专门给摄像头区域挖了个孔的磨砂膜,市面现有的膜多数都不是全包膜,屏幕玻璃与中框边角依旧有覆盖盲区。不过目前已有第三方推出了全包边钢化膜,有条件的读者可以一试。

对于之前提到的边框右下角掉漆的情况,即便佩戴保护套使用,目前也没有任何扩大的迹象,而且很有意思的是,Skyline充电口周围的磨损掉漆表现远好于之前诺基亚X30的磨损情况,沿着充电口的圈,只有些许两处能看到几乎细如头发丝的磨损。

只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这款副厂手机壳在佩戴后,正面的棱角观感比原机身更加直观,只是对比官方推出的多彩手机壳,这套手机壳的正面的包裹显得还是有点太直接了,处理得明显没有官方做的很精致巧妙。如有条件的话,笔者还是很建议购入官方的原装手机保护壳,会提供更好的效果。

这不是原装壳,但算是副厂里出的比较早的硅胶壳了

 

性能表现及日常使用变化(含更新后变化)

有关硬件配置方面,这篇文章里笔者就不再另作一次阐述了,但就目前来看,高通7s Gen 2的综合表现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在早期阶段,笔者算是比较精细地注意了一下芯片在几次小更新后游戏性能和稳定性的表现。

HMD Skyline是目前包括诺基亚品牌在内,唯一一台发售半年内连续推送多次OTA优化更新的产品,这是笔者除过往要素外目前印象非常深刻的一点。在目前的V1.57版本下,整体表现还算稳定,只在当时的版本更新重启后出现一次比较慢的响应速度,具体表现在解锁屏幕到进入第一个应用时的速度明显较慢,类似于降频的情况。此外,在HMD推送V1.57版本后,节电模式的提示音也已经被更改。

高通7s Gen 2的游戏表现目前还可以用另一个手游《巅峰极速》作一个参考,全开极致画质的情况下可以顺畅游玩,但稳定不了60帧(预估30帧左右),有时会出现瞬间卡顿情况。对比桌面版的该款手游,在以上的画面设置背景下,起步的油门会有比较明显的按键迟滞响应情况。由于笔者同时还有曾经高通765G的诺基亚8.3,这款游戏和之前提到的LOL手游也都玩过,对比而言觉得7s Gen 2的游戏综合表现稍微略逊了一丝,尽管两款芯片的理论分数表现应该没有拉开很大差距,但在游戏的稳定性表现上,笔者主观觉得765G还是略好一点。

不过比较遗憾的是,由于笔者自前几年开始一直用Square Home桌面,因而早些时日OTA更新后新引入的Digital Detox模式并没有尝试过,且没有适配在Square Home这款桌面应用中作为独立的系统小工具加载。这个模式是当初官方在推出Skyline时也一并引入介绍的功能,根据官方的表述,Digital Detox应该是类似于Android内置的Google数字健康(Digital Wellbeing)功能的另一种功能性工具,但Digital Detox模式并不内置于手机的设置功能内,官方也提供了操作流程,有条件的读者可以尝试使用一下,或者等后续满一年前的这个期间笔者会考虑尝试。

笔者之前也有提到过X30的秒解锁高效率情况。Skyline的效率和X30几乎一致,只是Skyline的抬手亮屏的动作侦测敏感度略低于X30一点,但对于平常经常戴口罩的人来讲,Skyline可以做到佩戴口罩秒解锁屏幕的速度,与没有佩戴口罩的情况下解锁识别成功率表现完全一致,笔者没有在此前的X30中专门测试过戴口罩解锁,但估计也应该能解锁。

本图摄自诺基亚9 PureView

 

TF卡作为第二存储的使用情况

由于笔者的工作原因和Android应用本身容量大小导致的其他情况,256G的存储也逐渐在不经常清理的情况下有时会显得捉襟见肘。对此笔者在元旦期间最终购入了三星的TF卡(MicroSD卡),作为第二存储使用。以下内容均以三星Pro Ultimate 256GB为基础。

尽管包括YouTube在内仍然还有一些针对Android 12及其以后版本的如何将TF卡格式化为Android的内置存储的功能介绍,但HMD Skyline并不支持这一原生功能,而且尽管可以插上即用,但系统有时还是会提供格式化为外部存储的功能支持。笔者没有详细测试,但由于写入读取都是直接可以使用的,即便是线缆将手机连接到电脑也能显示两个盘符(手机内部存储和外部卡存储),因此显得没什么必要了。

专门写一板块这种内容,是因为笔者最终将TF卡作为内置存储空间使用,通过网上的adb指令直接进行功能转换,并且开启了开发者模式中强制写入外部存储的功能。这个转换将是在几秒内就能处理完成的结果,而且可以像PC端一样,利用adb指令设定TF卡的分区大小,只是笔者最后没有这么做,一是顶部通知栏存在偶发性bug,会挂着提示转换TF卡为外部存储的信息,二是重启手机后有时会长时间挂着出现TF卡丢失的提示,三是笔者在尝试选择最合适的分配空间时(即一部分作为内部存储,一部分作为外部存储),手机会偶发性出现指令执行期间自动重启且转换失败的情况,这种情况会导致TF卡需要通过外部读卡器或官方的SD卡套重新格式化才能恢复正常使用。考虑TF卡那小小的尺寸,以及鸡蛋和篮子的经典“谚语”,最终还是将TF卡全部转换为内部存储。

由于当代的UFS规格与TF卡规格的写入、读取速率都存在较大差距,导致现今的Android设备陆续不再支持TF卡扩展(但也可能是为了多赚存储钱)。但在实际使用时,笔者没有发现app在TF卡内运行时有明显的速度差距,个别应用会出现类似笔者在诺基亚X30时期出现的应用内容加载速度上的同等效率情况。可以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高规格的TF卡可以胜任Android第二存储的角色,而且在TF卡与内部存储相互迁移应用时,除非文件大小偏大(2GB以上),否则没有明显的效率差距,偏大的应用偶尔会在迁移时等待时间略长。

但之所以说是第二存储角色,是因为目前仍然还有一些小问题存在,比如:

- 按照上文的设置方式,所有新安装应用将会默认在TF卡内安装,TF卡的存储情况和有效物理存储容量无法通过X-Plore一类的文件管理器查看,且无法通过系统设置中的存储查看到TF卡的实际容量(只会显示商品值256G);

- 部分酒店类app在第一次启动时无法正常启动,只能迁移回内部存储才能启动,具体表现为会卡在类似欢迎界面的app界面,无法载入内容;

- 一些带有账号类的应用在双向迁移后(不论是迁出还是迁入TF卡)会默认要求重新登陆,如淘宝、闲鱼;

- 偶发情况下,高占用的应用(2GB以上),或手机本身热量较高时,双向迁移应用会出现手机意外重启情况;

- 短时间内进行adb转换指令、迁移应用的操作时,手机的热量会快速上升;

- 热插拔SIM卡槽有时会导致手机即刻意外重启;

- 处理重度任务或较大文件的编辑时,如抖音编辑短视频(文件约2.15G),会出现明显可见的卡顿和操作延迟,并可能会引发无限弹出系统无响应信息的bug;

- 部分超大占用的游戏类应用会出现识别bug,在手机的内部存储空间达不到应用标准时,即使已经安装在了TF卡,更新和下载数据时也会因内部存储空间达不到应用在正常使用时所需的容量,而提示无法正常继续使用,如巅峰极速,但目前测试王者和LOL手游没有问题。

 

影像

影像一直是HMD/Nokia的重头戏。HMD Skyline搭载了主摄108MP+长焦50MP+超广角13MP,长焦和超广角均具备曾经在X30上搭载的Capture Fusion技术,并且整套后摄系统具备OIS+EIS的混合防抖模式,前摄为50MP摄像头,具备人眼追踪功能。在Skyline身上,除了经典的OZO技术外,HMD时隔数年重新基于硬件规格提供了4K30帧录影,且主摄、超广角、长焦、前摄全部支持4K30帧录影功能,并且前摄拍照支持50mm人像焦段,但未有搭载曾经的蔡司电影模式、蔡司人像模式(人像功能依旧存在,主要去掉了镜头包)。

经过几次OTA更新后,我们依旧来谈谈最新版本下Skyline的影像表现。目前根据国外用户反馈,相机在V1.57版本更新后有过一次更新版本号,据称主要解决相机闪退相关的故障,不过笔者手上这台至今并没有碰见任何的闪退情况。这次将会分成几个子版块来展开。

1图片摄影

1.1 在白天和室内环境下,Skyline的两颗摄像头(主摄、超广角)的还原准确性较为稳定。只是需要特别注意,在室内光源复杂或光源较强(如在大型超市内)的情况下,如果拍摄物体本身具有明显的颜色特征,Skyline的白平衡会出现很明显的飘移情况,取景器有直接可见色彩寡淡的视觉感,而且物体色准也会有明显偏离,需要拍照前调整合适的拍摄角度或通过专业模式调整白平衡才能解决问题。如下图,一目了然。

另外,在室内有足够灯光的情况下,两颗摄像头对白色墙面的色彩还原稍微有一点偏差,主摄的还原较为准确,而超广角的成片在墙面的颜色上会稍微略偏冷。对于场景中存在局部强光源(可能会对动态范围修正有影响)的环境,Skyline的成片能够较好地控制高光,但通过点按对焦测光的方式能够带来略更好一点的真实效果。

此外,在这几次的OTA更新后,超广角的畸变校正已经有了一些改善,不过似乎是在取景器阶段就已经有了预校正处理,而不像X30的超广角的边缘端处理拉伸视觉有明显对比,而且处理阶段也能看到轻微但不多的边缘端修正变化。在光源较好的室内环境中,超广角的噪点处理相比拍摄时取景器界面的显示效果有明显改善。

1.2 再说夜间环境的一般拍摄模式。夜间环境下,这里只涉及日出日落、光源不足的低光源和纯夜间环境三个场景。在这半年的时间里,笔者绝大部分时间都使用一般拍摄模式拍摄夜间环境,已经几乎放弃了大量使用夜景模式,其中之一原因就是笔者早期文章提到的,夜景模式倍率和一般模式倍率不一致的问题。Skyline的主摄在处理带有复杂光源(例如购物步行街)的环境中表现较为稳定,但中心区域有较强光源或拍摄时距离光源距离较近时(如较亮的屏幕、近距离的球状路灯),相机的测光逻辑会较难平衡高亮区域和正常夜景区域的曝光亮度值,一般需要通过点按对焦来主动降低曝光亮度以还原最准确的实际拍摄光源情况(但很有意思的是这个情况在视频拍摄中反而没有问题)。Skyline的超广角则主要在释放快门时间上需要稍微注意,尽管搭载了一套混合防抖系统,但由于自X30起一般拍摄模式的夜景拍摄默认都是延长快门释放时间,加上光圈相比主摄更小,因此考虑超广角的取景角度问题,还是要稍微注意避免手振抖动情况出现。

1.3 另外,本篇半年评测需要单独说一下变焦(长焦)体验和表现。由于三颗摄像头有两颗是大像素传感器,一颗是108MP主摄、一颗是50MP长焦,HMD的调用逻辑是自3x开始自动调用长焦,3x以下至默认1x都使用主摄,1x以下到0.5x默认使用超广角镜头。Skyline的三颗摄像头都支持在各自的变焦焦段里任意变焦,但HMD没有对变焦条做特殊优化,这导致手机不仅在UI上对0.5x到3x区间的显示非常拥挤,而且用户在滑动0.5x至3x前的这个区间里需要特别仔细滑动倍率,以避免拖动时“用力过猛”。

尽管有Capture Fusion技术的加持提升了成像细节表现,但在拍摄阶段3x及以上的拍摄时,Skyline的50MP长焦镜头使用体验并不理想。在大多数情况下,长焦镜头面对光源不足的环境和夜拍有明显的取景器帧速率偏低的情况,某些情况下的细微抖动很干扰拍摄,尤其是在夜间,一般模式本就依赖快门释放速度的拍摄逻辑,如此情况更是让防抖修正产生更大的压力。另外,成片亮度不足依旧是自X30时期就有存在的小问题,而这次主要体现在两颗镜头本身的差异(传感器尺寸和光圈),在夜景、低光环境、光源非正对物体打光的情况下,长焦镜头的进光量仍然略低于主摄,但在户外白天环境中,两颗摄像头的亮度主要体现在色深上的区别,拍摄同一片晴朗蓝天时,长焦镜头明显颜色更深蓝。

另外,如果开机后立刻进入相机应用,切换长焦时可能会出现取景器画面变绿的情况,此外变焦(长焦)拍摄还有对焦问题,对焦问题我们会在后面的板块详细说明。

仅在开机后立刻打开长焦时才会偶然出现

 

1.4至于夜景模式。Skyline出厂搭载的是夜景模式3.0,按理讲应当有比X30更好的表现,实际上反而有比较明显的退步,退步的地方主要在图像物体细节的轮廓上,勾勒描边(过度锐化)痕迹较为严重。超广角情况尚可,主摄和长焦较为明显,而且越是在光源不足或取景器内物体较为丰富的场景中,痕迹越浓郁。如果通过一般模式和夜景模式重复拍摄同一场景时,某些场景下对比会非常明显。之所以目前说是某些场景,是因为最新的OTA更新后,夜景模式似乎做出了一些修正调整,在标准倍率1x拍摄的情况下,某些场景的勾勒描边痕迹有明显减弱。笔者后来注意到某东上在售的Crest机型中提及的夜景模式3.0的介绍,给出的样张略有点与Skyline的情况相似,但更倾向于痕迹比较轻时的成片效果。

除去痕迹问题,夜景模式的拍摄成像逻辑还是没有明显改变,不过笔者在以前的拍摄中注意到,在光源严重不足但天气晴朗的夜间环境中,夜景模式的拍摄能有效降低一般模式的ISO调用(一般模式16000,夜景模式6400,快门速度均为1/10),而这种情况下的痕迹表现反而属于能够接受的一般程度,而且也有更好的暗部细节还原和亮度补偿。不过,夜景模式即使在目前的版本中,变焦的倍率对比一般模式的同倍率变焦依旧有放大的情况存在,且倍率越大放大情况越明显。

由于Skyline的夜景模式表现个人觉得并不满意,加上夜景模式本身不支持可调变焦(只能固定在预设的几个倍率中切换),因此这半年内使用夜景模式的概率远少于X30时期,仅能提供少部分实拍参考。

 

2视频摄影

针对视频摄影,视频摄影的画质质量相比曾经的诺基亚产品有明显改善和提升(特别是对比上一代旗舰诺基亚8.3)。夸张一点讲,和X1III外挂安装的视频大师的录制预览画质效果几乎持平,并且保留了录制时截取当前画面帧的功能,这个画面帧的成片效果也能和拍照时的成片相媲美。

我们之前有提到过Skyline是一套搭载了混合防抖系统的产品,但在实际的表现里,长焦的视频拍摄抖动情况很严重,防抖几乎对画面稳定没什么改善,而且画面对手部动作非常敏感,稍微有一点动作就会有很明显的边缘抖动情况,4x几乎处于防抖完全没用的地步。如果说讲究平滑的视觉体验,长焦的效果确实会让人感到难以服众,但Skyline的视频果冻问题处理的很不错,尤其是长焦端(特指3x、4x倍率)的表现令人惊喜。

针对变焦,与夜景模式相似也有点奇怪,Skyline没有在标准倍率的视频录制里提供变焦缩放功能,而是在2x开始才提供,而且提供了从2x一直能平滑变焦到最大10x倍率的功能。除了标准倍率,超广角上也没有提供变焦功能,而且有比较明显的桶形畸变和边缘畸变。

此外,不知道是最新的OTA更新后引发的bug还是其他情况,目前视频录制功能存在录制完成后,会卡住几秒(期间取景器画面正常显示)才会正常保存的情况。但目前笔者使用至今暂时没有发现因低电量或其他情况引发的视频录制卡帧、掉帧、帧率不稳定的情况。

 

3后摄系统对焦问题

针对后摄三颗镜头的对焦表现也是本篇着重补充的一个板块。这个板块综合了白天、夜间、标准拍摄(1x)、超广角和变焦(长焦)、图片/视频拍摄各类复杂情况。由于Skyline的镜头系统和变焦焦段太丰富,这里只做归纳总结为主。

Skyline的对焦问题主要出现在2x、3x的近摄(不论是视频还是图片)上。应当是由于镜头本身规格的缘故,2x和3x都有传统相机镜头存在的最近对焦距离限制,这种距离限制会导致无法拍摄微距或细节内容。以视频录制为参考,估算2x大约在手机两个半及更近的距离内会出现无法成功对焦的情况,3x大约在一个半及更近的距离内出现(图片拍摄的3x暂时没有问题)。对焦的问题最早记得是在图片拍摄2x时发现的,最初没想过是最近对焦距离限制导致的,遂使用专业模式进行手动对焦,但问题照旧存在。

此外,Skyline的对焦问题还会出现在对焦的识别成功率上,不论是自动对焦还是用户点按对焦,都有概率会出现对焦识别没对准的情况,特别是在2x倍率上经常会出现该情况,需要多次对焦或切换手动模式调整对焦才能准确对焦。相较上一种情况,如果已经知晓距离限制的话,处理起来尤其是拍图片时会更加方便。

 

4其他功能

这里主要说说闪拍、专业拍摄、RAW、天文摄影、人像、双视野。

闪拍的表现和早期产品几乎没有什么区别,闪拍非常适合抓拍运动物体,但和快门长按连拍的情况还不太一样,闪拍分为三连拍和五连拍两种选择。个人建议如果讲究抓拍瞬间的照片数量并精选照片的话,不讲究对焦精准度时更建议长按快门连拍;

专业拍摄方面依旧保持稳定发挥,不过开启RAW后,RAW输出的原始像素在主摄和长焦范围都是像素合成后的分辨率(主摄为12MP),并且专业模式对三颗摄像头有各自的参数设置,会各自保留设置的拍摄参数,但超广角镜头在专业模式中没有对焦功能开关。RAW本身的细节保留还算可以,但在白天晴朗天气中的RAW负片导入到Lr修改编辑时存在较为可见的颗粒线条情况,倒不影响观感但放大后较明显可见,这个待后续再做观察;

天文摄影方面,和上次的介绍基本一致,建议在天气晴朗的夜间中使用,会有很不错的效果,尽管笔者不太清楚天文摄影成片的星星布局是否如现实环境天空中的星座布局一致,但起码看起来还像点样子。不过成片确实有AI介入的痕迹,即手动把星星给加进去的;

人像模式方面,该模式启用前置摄像头时默认启用50mm焦段(1.2x),在正常手持的距离内使用时会显得人脸在画面的占比偏大,并且倍率切换按钮和传统变焦的排序逻辑是反过来的,即前摄默认1.2x,右侧的倍率才是1x按钮。另外,人像模式默认会启动人眼追踪、AI人像增强、虚化散景效果,虽然目前半年里用的极少,但每次使用时整体表现属于非常正常且稳定的水平,但取消了手动的美肤功能,总体算是在X30的基础上有所提升,推荐一用;

双视野功能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也没有因功能原因使摄像头摄取基础画面质量下降的情况,发挥非常稳定。

 

使用可靠性

首先说此前提到过的些许bug情况。尽管完成了这几次OTA更新,手机还是偶尔会存在三大导航键里多任务切换键失效无反应的情况,但当时发现的通过锁屏状态使用相机高概率触发的bug倒是没那么频繁了。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阵子使用期间发现过偶尔一两次手机例行重启后,在启动时HMD的logo界面会有较长时间停留不进行动画的情况(甚至比更新重启时停留的时间还长),不过实际上没有什么真实影响到的问题。此外,极少数情况下,偶尔会出现打字短暂卡住一瞬间后弹字、微信打字聊天时调出键盘失败但仍然留有键盘区域的空白空间(切出重进微信后正常)这两种情况。

对于可靠性,涉及视觉的屏幕显示一块,笔者也有必要稍微说一下屏幕的色彩表现和可能偏差。虽然这是手机屏幕普遍存在的情况,但笔者前段时间编辑8.3的电影模式H-Log模式时发现情况可能有点突出。由于笔者没有校色仪,但显示屏色温调了一档到偏冷色调,因此不太好判断是屏幕色彩调校缘故还是笔记本显示屏的Δ值偏高导致。将蔡司电影视频素材H-Log模式导入ARRI的LUT后调色输出,屏幕会有明显的红色溢出情况,特别是在夕阳红的场景中,Skyline屏幕的红色显示会过于鲜艳,鲜艳到肉眼可见异常,明显艳丽于笔记本屏幕显示的“看起来刚刚好”效果,需要降1.5档左右才会看起来比较正常。虽然不太可能会有人通过手机屏幕来看调色后的视频来复核色彩准确性,但对于这种单个颜色显示溢出的情况,确实是第一次见。不过,笔者在后来手机上传另一个专访视频时,在这个非调色过的视频里也发现了同样的情况,且对比过X30、Xperia 1 III后,发现只有Skyline的屏幕存在暖色特别是红色有明显的溢出。

然而,目前阶段Skyline的最新版本存在应用无响应信息报错无限循环的bug情况。具体表现为应用短时间内或较长时间卡住后,除非用户点击无响应提示中的关闭应用,否则这个提示会一直隔2秒左右循环弹出,即使在卡住后恢复正常使用的状态下也会一直循环提醒,直至用户在应用设置中彻底停止应用、或点击关闭应用,或应用自行崩溃退出后该提醒才会结束。目前在内置存储应用和TF卡安装的应用中均有出现,非常影响使用体验。

 

电池续航、充电速度及发热表现

充电方面,笔者目前的充电器是混搭使用,同时使用了30W、45W两种充电器,但这半年内没有再做太多精确的估算,有以下这么几个精确数据可以参考:

- 24.11.24,10:00出门时91%,15:23时还剩余43%电量;

- 24.12.2,首次出现电池充电到80%后充电暂停的情况(启动电池保养);

- 24.12.7,早上至少10:00前(大概8-9点期间)剩余16%电量,在只解锁屏幕查看了一次消息后,全程关闭节电模式(和超级节电模式)的情况下17:45关机;

- 25.1.3,8:09开始充电,8:23充电24%,随后亮屏使用到9:00时充电45%。

从不那么精确的主观角度讲,这台手机的亮屏充电速度仍然表现一般(但比X30快一些),远没有息屏充电时的速度更快,或者说相比同期和早期的诺基亚产品,感受低电量时息屏充电小憩一会后就能拥有70%以上的电量,才是这台手机最有意思之处。但半年的背景下手机的发热量不论充电与否,均略有一些上升的迹象,也可能是长期佩戴保护壳的缘故,目前在佩戴保护壳的情况下,机身的热量在前面板上侧区域的热感略明显。

续航方面,截至半年, HMD Skyline的耗电速度看起来还是比较平均,但是目前笔者有注意到从100%开始的满电的掉电速度略有点明显快了,电池在中段区间则很稳定。由于各家的电池设计和显示情况是有可能存在百分比显示是虚电的问题,或者有不同区间段的电池耗电策略,因此目前来看100%开始调点速度明显快的情况应该还是属于这种情况,而不是老化。就目前而言,用至今日,Skyline在20%以下低电量和超低电量下没有明显的使用掉帧,但是屏幕会自动降低亮度。

作为全球唯一一台Android设备里持有Qi2无线充电规格认证的手机,目前笔者依旧没有选择合适的Qi2充电设备测试,目前市面在售的Qi2认证设备一是价格太高,二是磁吸充电宝普遍有发热滚烫的负面评价。鉴于HMD已经公开了给部分客户提供的Skyline套装内自家Qi2无线充电宝设备,目前笔者还在观望HMD是否会跟随其他配件进行单独出售。

这种官方Qi2充电宝不单独售卖,不知道制定C端策略的人在想什么……

至于电池寿命情况,目前半年的背景下,笔者的电池健康度是98%,完整循环258次(截至2.17)。但需要补充说明,笔者目睹过电池信息出现健康度98%,然后过一阵子再去看电池信息时又显示100%或低至89%情况,因此现有的电池健康信息可能并不精确,健康度显示可能和是否完全充满一次电有较大关联。

 

总结(基于半年期)

优点

- 细腻握持触感和硬朗的设计

- 半年内有连续多次的OTA更新优化

- 不同温度环境下性能发挥非常稳定

- 144Hz高刷的续航表现好于预期

- 相机的4K视频摄影画质、2x/3x变焦图片拍摄体验不错

- 双扬声器设计

- 人脸解锁效率非常出色

- 侧边自定义功能键和锁屏按键自定义功能非常实用

- 高效快捷的易维修设计

- 在没有预先设置过应用后台策略的情况下,后台的驻留恢复表现不俗

不足

- 带上壳后对比曾经使用X30的历史,Skyline的份量显得还是有点厚重了

- 某些时候握持使用时会觉得机身纵向长度稍长了点

- 外网用户普遍反映机身易磨损

- 镜头模组多金属圈的设计在清理灰尘和保养时较为繁琐

- 屏幕唤醒的动作侦测太过敏感,很容易唤醒屏幕

作为一台致敬经典Lumia、N9产品的缝合设计的新一代HMD旗舰手机,截至目前,笔者认为HMD Skyline应该可以追上曾经诺基亚8.3作为末代次旗舰的综合水平。只是时候未到一年,只有在跟进后续的优化更新(特别是Android大版本OTA更新推送)的情况下,才能给Skyline进行真正的盖棺定论。但就7s Gen 2和其他硬件性能的表现来看,这台手机的硬件耐用性已经不成什么问题了。

所以究竟后续如何,待到今年8月14日满一年时再议。

 

本文章同步发布于少数派、公众号、B站、知乎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