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 坦桑尼亚游记(上):在国家公园见证《动物世界》 后续章节,主要讲述坦桑尼亚北部的保护区、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与桑给巴尔岛的旅行游记。
三、火眼金睛:我是找动物第一名(2 Oct-4 Oct)
修整了一晚,早上被外面窸窸窣窣的声音吸引,赶忙穿上衣服走到露台上。远处的树丛中几个庞大的身影在快速移动,原来象群在经过我们的营地。吃过早饭稍作整顿,便开始了今天的游猎。因为向导昨天打探到,北部地区又集结了一群角马,所以我们打算一早赶到马拉河守候天河之渡。

没过多久,我们再次来到昨晚看到角马过河的地点。这时候岸边已经有角马在集结了。相比昨晚,早上的光线更好,可以清楚地看到对岸角马的一举一动。可能是我们的运气够好,没等多久,大批的角马开始过河。

马拉河的河水依旧湍急,成千上万的蹄印在河岸与悬崖边延展成生命的五线谱,此刻在我们面前,奏响的是自然界最惊心动魄的乐章。每一朵浪花都裹挟着新生与毁灭的交响。迁徙的史诗永不落幕,它们用脚步在非洲的土地上镌刻着:所有向死而生的跋涉,都是对生命最隆重的加冕。


观看完天河之渡后 Mushaki 打算带我们进入塞伦盖蒂深处寻找动物。离开马拉河,我们驶入草原腹地,这里主要以大批的食草动物为主,包括已经成功渡河的角马群和斑马群,各种各样的羚羊和野牛群也成批出现。由于此时接近中午,气温上升,肉食性动物开始休息,很难发现。


游猎的车慢慢开,车上的小伙伴们都在仔细地张望着车外的世界,时不时的会在不起眼的地方发现惊喜。没过多久,前方停下了大批游猎车,Mushaki也快速的靠了上去,听其它向导说就在旁边的巨石上有花豹出没。听到这个消息,小伙伴们顿时来了精神,努力观察。可能是花豹的伪装太好了,我们找了半天还是没有发现。又过了不久,利用长脚代替望远镜的我突然在取景器里发现了目标,一只花豹妈妈趴在巨石上休息,而身边是她的宝宝。此时不由得感叹,肉食动物的伪装能力真的很强,如若一动不动真的很难发现。


告别花豹母子之后,我们向腹地开去。路上仍旧可以看到马拉河的支流,在这些水系附近可以看到大量的河马与鳄鱼趴在沙洲上晒太阳,这样的组合很奇怪,但又很和谐,它们彼此互不打扰。

午饭时间到,Mushaki和我们商量了一下,打算找一个树,准备下车吃一顿简餐。就在找午餐地点的时候,我们还偶遇了午休的狮子一家。

拜访完狮子家族之后,我们简单吃了午餐准备离开塞伦盖蒂北部,前往恩杜图马赛克湖(Ndutu Masek lake)。由于时间充足,所以我们选择一路游猎过去,走走停停间,突然在车子右边发现了一头母狮,在她身边跟着一群小狮子。大家慢慢跟了上去,母狮很淡定,似乎已经“熟悉”的身边的铁皮怪兽,而小狮子们则充满好奇的打量着周围的汽车。直到母狮带领小狮子穿过小路,扎进草丛后,他们的身影彻底消失,大家才慢慢散去。


下午 5 点左右,我们到达了恩杜图 ,游览恩杜图地区的最佳月份是从 12 月开始,此时大迁徙兽群开始从北方抵达这里,一直到3 月左右才会离开北上。 这段时期角马群在青翠的草原上产仔,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小角马诞生,吸引了猎豹、狮子和鬣狗的注意。 乘车在草原上寻找成群的角马、斑马以及其他草原动物是来此旅行大家乐此不疲的选择。 驱车游猎通常在清晨或下午晚些时候进行,但有时也会从日出到日落持续一整天。越过丛林是短草平原。这里是动物大迁徙的起点,也是角马斑马的诞生之地,每年的1-3月是角马产仔的季节。这里的成群集结的角马,黑压压的铺满草原。为了相互的联络沟通,它们不停的发出叫声,好像是在大合唱。由于我们去的时候不是最佳游猎时期,因此没有做过多停留,我们直接前往酒店入住。
没过多久我们便到达了今晚准备入住的酒店 LAKE MASEK TENTED LODG ,我愿称之为此次坦桑尼亚之行住过最好的酒店!从酒店的家具设计细节就可以看出它的奢华,甚至还准备了浴缸。酒店位于一片金合欢树森林中,毗邻马塞克湖畔,有时候还能看到火烈鸟。

吃过晚饭,时间还早。大家便围在一起聊起天来,同时也问了Mushaki很多问题,了解了的他的一些故事。直到漫天星斗出现,我们结束了一天的旅程。

在上起来整顿后便匆匆告别了此行最棒的酒店,前往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是一片辽阔的高原火山区,西接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东连马尼亚腊湖国家公园,占地80,944平方公里。区内有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奥杜瓦伊峡谷和已成深湖的恩帕卡艾火山口。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则是火山锥陷入火山井而形成的大凹地,面积达160平方公里这里,是马赛族牧民世世代代居住的和放牧的地区。

在保护区入口办理完进入手续后,我们开始正式进入火山口,一路下坡,海拔直接下降600米后到达底部。在火山口里面主要是有蹄类动物,从最小的"DikDik"羚羊到狮子、犀牛、大象,种类繁多,数量惊人,而大型哺乳动物中包括极危物种东部黑犀。大部分生活在恩戈罗戈罗的动物不需要每年为寻找水源和新鲜的草场而迁徙,而是长年定居在火山口内,即使是在干旱季节,火山口内也不缺乏水源,因此,火山口地区野生动物繁多,旱季,火山口内也有足够的水供动物饮用。恩戈罗恩戈罗不仅是大型野生动物的天堂,而且也是大量鸟类生活、繁殖、越冬或长途迁徙中停留的重要地区。这里有200多种鸟,包括鸵鸟、野鸭、珍珠鸡等。该火山口是整个东非野生动物世界的缩影。全年在此栖居的有鸵鸟、鸨、暗棕鵟、黑雕和白兀鹫等。

来到恩戈罗恩戈罗,一定要赌一下运气找一找黑犀牛。幸运的是,在我们进入丛林的时候,遇见了黑犀牛母子。

看过黑犀牛之后已经是中午,我们来到湖边午餐。此处位于恩帕卡艾火山口形成的深湖边,摆设了很多桌椅共大家休息用餐。在这里,很多珍珠鸡会在四周转悠,寻找人们不小心掉到地上的食物残渣。

吃完午饭,今天的旅程就快要结束了。同时,这也是这次坦桑尼亚游猎的最后一天。
接下来我们驱车赶往卡拉图(Karatu),卡拉图区是坦桑尼亚阿鲁沙地区的七个区之一。该区北部与恩戈罗恩戈罗区接壤。回程我们算了下时间,比较充裕,所以临时报了一个马赛人部落体验的项目。
马赛人(Maasai),是东部非洲现在依然活跃的,也是最著名的一个游牧民族,人口将近90万,主要活动范围在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的北部。如今的马赛人一方面仍然坚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更多地加入到了当地的旅游业中,而参观他们的部落,也成为很多游客的必选项目。

参观完马赛部落后,我们到达酒店——Heart and Soul Lodge 办理入住。这家酒店坐落在山腰,外观看起来像是一个庄园。

第二天一早,Mushaki已经在大堂等待我们出发了。装好行李,直奔阿鲁沙机场,准备飞往桑给巴尔岛。经过几天的旅程,我们一行人也与Mushaki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分别时大家都有些伤感,希望下次再来还能再次相遇。
至此,为期6天的坦桑尼亚游猎完美结束。
四、石头与大海:历史与自然的交融(4 Oct-6 Oct)
桑给巴尔岛位于东非坦桑尼亚的印度洋海域,由安古迦岛(Unguja)和奔巴岛(Pemba)两座主岛及20余个小岛组成,总面积约2654平方千米,人口约130万。这里被誉为“印度洋上的绿松石”,以其白沙滩、碧蓝海水和独特的斯瓦希里文化闻名于世。16世纪葡萄牙殖民者入侵后,阿曼阿拉伯人重新掌权,留下了融合非洲、阿拉伯、印度和欧洲文化的石头城(Stone Town)。2000年,石头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其迷宫般的街道、雕花木门和苏丹宫殿展现了千年历史的厚重感。这里95%居民为穆斯林,避免穿着暴露进入清真寺,拍摄当地人需征得同意,贵重物品随身携带,夜间10点后勿独自外出。

飞机落地后,当地向导直接带我们游览海边市场与石头城。穿过狭窄的小巷,走在历史悠久的石头城中,会闻到现煮咖啡的香味,错综复杂的街道、剥落的墙壁、高低错落的阳台、给人一种古老而浪漫的感觉。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则是石头城中的「门」,这些门雕刻精湛,十分气派。大部分门不仅有装饰性的门框和门楣,门上还都雕刻着各式精美华丽的图案,门板上有排列整齐的尖尖的门钉,据说是过去为了防止遭到大象攻击的象钉。门上雕刻的莲花、鱼等图案,则象征着生育、富贵等不同的含义,带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格。




逛完了石头城,出发前往酒店办理入住。此次入住的酒店是桑岛西北部海边的 Ocean Paradise Resort,房间像棕榈树屋一样,整体属于海边度假酒店的风格。

第二天醒来,由于行程马上就要结束,所以找了些轻松的项目。上午我们一早出发前往海边准备追逐海豚和浮潜,然后前往龟岛观赏陆龟,下午吃过午饭又去了一个网红打卡地——孤独的餐厅。




拜访完岩石餐厅后,我们也结束了一天的行程。
回到酒店,我们便着手准备一个神秘事件。此次旅行同伴有人是 10 月 5 号生日,因此我和其他小伙伴同酒店商量,在晚餐时间为他准备一场庆生表演。

随着一首生日歌,表演结束,我们坦桑的行程也即将结束了。吃过晚饭,几个人走在沙滩上,感受着海风拂面,每个人似乎都在回忆着这几天发生点滴。或许这就是旅行的魅力,身体与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次日早,结束坦桑尼亚之旅,返回北京。
写在最后:
「当许多人想起非洲的时候,他们事实上想起的是坦桑尼亚。」 ——《孤独星球》
一路游猎,好奇与探索化作子弹从镜头发射出去,终于见到了小时候动物世界里面的场景,角马大迁徙,猴面包树下的象群,看似懒散实则异常危险的狮群,同伴尸骨旁安心吃草的斑马,第一个发现动物的瞬间都让人热血沸腾, 坦桑尼亚🇹🇿,一个充满野性,危机四伏又生机勃勃的地方。11 天旅程,注定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记忆,以后再次谈论起坦桑,将不再是荒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