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新推出的基础百万医疗无论价格高低,责任好坏,一定都会涵盖的一项责任是院外特药责任。简单来说,这个责任对应的实际场景是这样的:
某些药物虽然国内引进了,但医院里就是没有,患者在住院部拿不到、特殊门诊拿不到,最终要么自行在院外采买,要么医院可协助外采(医院当然有渠道),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含院外药责任的保险就无法报销这部分费用,而含有该项责任的保险就支持报销。
但你也会发现,不同医疗险宣传时,都会说自己支持院外 xx 种药物,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院外药都支持。我稍微有点好奇,不同产品之间的特药种类差距大吗?所以我尝试看看药品清单细节,结果我发现别说不同产品之间的药品差异,就是单产品宣传和实际上的药品种类都有出入。
有一些药,只是商品名厂家不同,药物分子相同,说白了,就是同一种药。所以后面的内容就是我简单展开分析后的初步结果。
「人保健康好医保旗舰版」
宣传页中的内容:
种类多:202种特药,含3种 cart 抗癌针
点击清单后可见一个长长的列表,按列表序号加总,确实是202种药物。列表末尾表示特药清单将不定期更新,即投保时的清单不代表保证续保期间内一定会包含,当然这也是目前同类产品都有的问题。
好医保旗舰版在去重后,宣传202种的特药,最终实际有135种特药。
「人保寿险金医保」
宣传页中的内容:
涵盖157种特定药品,其中包括2种 cart 疗法药品
和好医保旗舰一样,可以看到清单列表,按列表序号加总,确实是157种。但在去重后,宣传157种的特药,最终实际有107种特药。
「平安长相安/安欣保」
宣传页中的内容:
覆盖155种特定药品,2种 cart 药品
可以看到清单列表,按列表序号加总,确实是157种。但在去重后,宣传157种的特药,最终实际有86种特药。
「太保蓝医保」
宣传页中的内容:
覆盖162种特定药品,含3种 cart 药品
可以看到清单列表,按列表序号加总,确实是157种。但在去重后,宣传162种的特药,最终实际有106种特药。
「药品相互覆盖情况」

这个对比表格仅仅作为参考,对于产品选择不具有指导建议,原因如下:
- 药品清单不是一成不变的,好医保也是24年更新清单后增加了药品种类,这个清单有点像买了硬件后的软件 OTA
- 每个产品都有特有药品,种类多一些固然相对好,但没有人能预测疾病,更无法预测用药情况,所以至少当下几乎没有任何两款长期医疗险在特药责任清单上能相互包含
- 院外特药责任是院内没有药品的情况下,保司支持报销,如果医院内有该药品,则正常走住院、特殊门诊等责任报销即可,即该责任是重要,但使用概率上,也是较小的
上边两项原因其实也算是观点,意味着至少当下,即使购买长期百万医疗险的用户,确实存在小概率在重病需要院外特药的情况下,无法获取资金支持。
「再次强调:单一维度不作为购买建议」
不要因为上边的表格,采用单一逻辑论选择一款产品。当下所有的百万医疗,无论基础、中端、高端,都有短板。而且每款产品的短板不同人接受程度不同,以及不同体况下可投保产品不同。
我们不会自己给自己看病、开处方、药店买药、家里治疗,不是这种场景。对于普通人来说,商业医疗险的核心使用场景:就是在我们生病住院时,减负在医院住院期间的费用。比如真的用到了 ICU 里的人工心肺机,三五天可能就是十几万,这种救命时刻,是你买了任何一款百万医疗险后都能提供给你的经济支撑底气。
「医疗险方案配置的复杂性」
越专业的保险人,越不会直接推荐产品。
如果你看我的文章久了肯定知道我又要“老生常谈”了。其实只是前段时间给一个付费咨询客户做方案时对方感叹保险选择的复杂,一个看起来非常简单需求“父母医疗险”,对方本以为给出预算,父母体况,我基于预算从产品池子里捞出一批,低一些的、适中的、高一些的三档,数款产品横向比较排个序,Ta 从中挑选一个价格能接受且核保能过的就行。
实际上,我在给出方案进行讲解时,场景方面考虑了很多细节,比如:
- 有能投保的一年期核保宽松医疗险,是否有必要搭配合适的终身防癌作为补充
- 预算有限无法上中端,但希望尽可能提升保障力度的诉求下,如何组合多款基础医疗险满足需求
- 预算充足,但体况复杂,不差钱的情况下,还有什么办法能提升医疗险的保障力度
- 体况复杂,如何合理安排复查,以刚好通过相对更合适的产品核保
...
每个人真实的需求和体况不同,外加不同产品优势、劣势都很明显,在产品组合、决策方面,真的没有那么容易直接给出“这款最好”。
「尾巴」
保险厂商药品种类宣传和之前“黑”医保目录内药品只占2%有些“异曲同工”(辟谣文章点这里),如何让保险环境变得更好,如何让老百姓对保险这个工具更加信任,保险公司自己可能得先更加的真诚,才有可能兑换一些信任。从特药责任来看,即使是明面上的大字宣传,也有“虚标”,希望往后的宣传页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
好了,以上是本篇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的话,欢迎点赞、关注、转发,这会对我有非常大的帮助,我们下篇见。
文章同步发布公众号:做点小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