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季的CPU大战,几近结局。
intel 酷睿晚节不保,十几年的王朝霸业,一朝倾覆。
屠龙勇士终成恶龙,古老的魔咒,会在AMD身上应验吗?
选购原则
IPC性能是处理器先进性的最直观体现,过去的十来年时间,A I两家的桌面处理器,单核IPC相对性能如下:

如何使用:
- 【新机】相对性能80%以下的平台,无需考虑
- 【升级】平台性能提升15%以上,才值得考虑
选定平台,剩下的事情,就是确认型号:
- 【多核】轻度办公四核,万金油六核,玩游戏不超八核,科学生产力才去堆高核数
- 【主频】睿频大战白热化,如今的CPU出厂即灰烬,没什么潜力可挖,买基础型号就好
- 【缓存】更大的三级缓存,能更高效的调度显卡,提升显卡负载率,游戏帧数更高更稳定
- 【内存】内存控制器直接关系系统体验是否流畅,低延时高主频的内存提高游戏最低帧,减少卡顿
intel

回顾酷睿 i系列的发展历程,前半段信马由缰、闲庭信步,后半段堆核提频、力大飞砖。
真正技术迭代、实现单核同频IPC大幅提升的,仅有第2代、第6代、第11代、第12代:
- 酷睿2代,加入AVX指令集,“i3默秒全”神话的开端
- 酷睿6代,升级14nm制程,最大8MB的三级缓存实现了多核共享,单核性能暴增;睿频由最多双核加速、发展至全核加速,多核性能也提升明显。
- 酷睿11代,AMD“Vega”悲剧的重演,落后的14nm制程,承载不了先进的架构,成败皆因AVX512指令集
- 酷睿12代,10nm新工艺新架构,挥刀自宫AVX512,辟邪剑法初现江湖,五岳登顶
按照《笑傲江湖》书中设定,“辟邪剑法”修练前,必先自宫,否则会立即欲火如焚,走火入魔,僵瘫而死。
此功初时无敌,以“快”为主;只要时间一久,剑招便会重复,破绽亦会随之显露。
学了独孤九剑的令狐冲凭此,破解了辟邪剑法。
武侠证道,江湖应景。
甚妙。

此时此刻,仍然选择intel阵营,倒不全是真爱粉,主要还是配套完善。
主流的H610/B660/B760主板,型号多价格低,还给了DDR4 DDR5内存的选择自由。
酷睿12代,成了当前唯一避风港,型号选择,也很简单:
- 【入门】i3 12100F
- 【主流】i5 12400F/12490F
- 【游戏】i5 12600KF
- 【视频剪辑】i5 12500/12600K [UHD 770]
主板搭配DDR4版本的H610就好,切记:
你选12600KF,是因为高主频和大缓存,而不是为了超频解锁功耗墙

当然,延长至5年保修的酷睿13、14代,在市场最恐慌期,很可能跌出性价比。
这如果是你期待的,那么选B系主板也不错,搭配后期新生产的13600K、14600K,降低功耗墙苟着用,六核这种规格,应该也出不了大问题。
记得官方旗舰店或京东自营买盒装。
AMD

6年时间完成蝶变的AMD,市场境遇刚好相反,CPU选择极为丰富,但AM4主板半断供,AM5主板价格高昂。
要是没有点垃圾Lao的手艺,不去闲鱼淘二手主板,真的是左右为难。
200元以下

这个价位的选购人群,大都是装机老鸟,懂得按需购买,绝不多花一分冤枉钱:
- 【NAS】 速龙 3000G / 300GE / 320GE
- 【HTPC】 R3 2200G
- 【游戏】 R5 3500X
- 【办公】 R5 4100
- 【万金油】 R5 3600 ES测试版

NAS或轻度办公,双核速龙APU是首选。
速龙 3000G 及 商用版本 300GE / 320GE,Zen+ Picasso[毕加索]架构。
相较前代 200GE / 220GE / 240GE,采用更先进的12nm制程,内置的Vega 3核显,完整支持HEVC 10bit 2160p解码。
CPU性能,和酷睿6代、7代 i3差不多,还是带K支持超频的
GPU默频,1080p畅玩腾讯全家桶、CS GO,GPU超频加高频内存,720p下给他爱5能稳60帧。
运气好的话,还能在闲鱼遇到ES测试版,价格低于百元。
值得一提的是,自这代CPU开始,AMD不再针锋相对的采用Ridge[山岭] 命名(intel酷睿都是使用Lake[湖泊]命名),开始使用著名画家的名字,作为CPU的研发代号。
这也意味着AMD信心的回归,不再作为CPU市场的一个追随者,行事更加独立。

R3 2200G性价比之高,无需累述,挖矿那几年,多少玩家靠这伙计熬着。
HTPC,或DC外供电的核显快乐机,同价位首选。

R5 3500X 是中国特供,相较国外售卖的R5 3500,缓存是满血32MB,网游优势明显。
纯玩游戏,这货跟R5 3600没有区别,没了超线程拖累,甚至帧数略高一丢丢
最近WOW国服重开,这玩意足以应付。

R5 3600 ES,属于市面流通较少的测试版,CPU上市前提供给主板厂、品牌商的非正式版。
AMD 锐龙系列的测试版,不像intel那么细分为ES、QS,主要有三类
- 【阉割版】 三级缓存或主频睿频 大砍
- 【QS版】 零售上市前的最后定版,时间和正式版相差数周,步进A1或B1,和正式版只隔一个版本
- 【准正式版】体质差的正式版
所有锐龙测试版都无法正常显示型号,均为硅脂U,而非钎焊;基本没有恶性BUG,可以正常使用。
R5 3600 ES属于阉割版,缓存减半至16MB,主频在CPU-z里看似一致,烤机实际频率只能达到3.9Ghz

也有一种可能,这玩意并非R5 3600的血亲,和R5 3500血缘更近,可能是单CCD屏蔽质检不合格的核心,而非双CCD屏蔽 [注意是可能,未经证实]
同为zen2 Matisse[马蒂斯]架构,6核12线程,多任务处理会更加从容,不像R5 3500X那么极端。

R3 4100,被忽视的小透明,R3 4350G / R3 4300G / R3 4200G的屏蔽核显版
Zen2 Renoir[雷诺阿]架构,源自移动平台,是全球首颗7nm全集成SOC,能效比惊人。

集成后的IO模块,IF总线频率、内存效能大幅提升,在开机速度、程序响应、网页开启各方面,有非常明显的可感知变化,日常使用非常爽快。
这是和采用分Die方案的zen2 Matisse[马蒂斯]架构最大的差异;Renoir[雷诺阿]的温度、体质和稳定性,也是初代7nm制程的Matisse[马蒂斯]不能比拟的。

缺点在于三级缓存砍半,每组Matisse核心对应的8MB,只剩4MB;被AMD软屏蔽了PCIe 4.0的支持,顶级显卡和固态硬盘速度受限

同等条件下,重度游戏选Matisse,万金油选Renoir
zen3/zen4同理,重度游戏选Vermeer/Raphael,万金油选APU平台的Cezanne/Phoenix

200-400元
发售时间和竞争关系:
- 2019年 锐龙3000 vs 酷睿9代
- 2020年 锐龙4000 vs 酷睿10代
- 2020年末 锐龙5000 vs 酷睿10/11/12代
- 锐龙5000G及衍生型号发售最晚 补位锐龙4000 5000间的空挡
酷睿10代过于 拉胯 求稳,i5 10400就是i5 8700的换皮,以致AMD雪藏锐龙4000G两年,zen3独战竞品三代

价格区间越发接近主流,选项越发丰富,也就不再建议选择zen2之前的老旧架构:
- 【NAS/HTPC】R3 4350G / 4300G / 4200G
- 【网游】R5 3600
- 【万金油】R5 5500

R3 4300G,曾名 4200G,商用OEM版 R3 Pro 4350G。
R5 4500 则是堂表兄弟, 由更高一级的六核R5 4600G 屏蔽核显而来
酷睿10代发售前,AMD着实紧张过一阵,等10代实测性能放出,悬着的心终于落地,准备好的锐龙4000全系拔高型号,马放南山,丢给OEM渠道了,2年后才放出零售版。

zen2 Renoir架构,CPU部分IF总线、内存控制器出色,单、多核效能与zen2 Matisse持平,也就网游上吃点缓存的亏
同比zen+ Piccaso上代APU:
- CPU 爆锤,单核平均提升12%,多核平均提升15%
- iGPU SP少了一半有余,4300G仍能依靠高主频,达到3400G 90%
- 外接独显时,具备完整的16x PCIe通道,而非阉割的8x PCIe
- 功耗、温度爆降,同为四核,游戏功耗降低最高28w

所以R5 4500,绝对是沧海遗珠,冷门万金油。脍炙人口的R5 3600,仅推荐网游用户使用。
R3 4350G / 4300G / 4200G 是HTPC、软路Y、AIO的不二之选

速龙 金牌 Pro 4150GE,则是R5 4350G的低功耗青春版,功耗墙47W、主频降低、阉割超线程、核显砍了一组CU,GPU由Vega 6砍成Vega 5,同样支持超频、解锁功耗墙
这颗U极其稀有,也未见诸于AMD官网,都是当初深圳硕科销售,因为标价在国内没什么竞争力,多由速卖通销往海外了
因为数量关系,二手目前没什么市场竞争力,也许未来能遇到定价合适的,各位小伙伴可以捡漏这颗披着速龙外衣的锐龙。

至于首次降入此区间的,R5 5500,是R5 5600G屏蔽核显的版本
zen3 Cezanne[塞尚]这代APU,GPU规格平齐zen2 Renoir,主要是CPU架构升级
最大的变化在于三级缓存,Renoir每核心最多能调度4MB L3,Cezanne实现了 16MB L3完全共享,单核即可用满

尽管三缓砍半,及不上zen3 Vermeer[维米尔],但也极大提升了单核性能。

补全短板后的Cezanne非常高效,这颗R5 5500能成为热门型号,情理之中,同级首选。

双CCD的R5 3600,核间延时差距明显,也就能和4500掰掰手腕,无法与R5 5500相提并论。

450元以上

不可否认,咱们国内市场,绝对是AMD 零售CPU型号最多的单一市场
再加上全球品牌机代工制造的龙头地位,流出的各种测试版、OEM专供版,连国外的数码评测龙头网站都垂涎欲滴,很多消息都是援引自国内,还通过速卖通来淘新鲜货。

近年,唯一没在国内销售的型号,只有R5 5600X3D,R7 5800X3D的残次版。
5800X3D毕竟定价高,生产批次少,残次品数量不够,导致5600X3D没能铺货,仅限MicroCenter网站在线销售
价格亲民的R7 5700X3D大热,苏妈估计也攒够了残次品数量,根据最近AMD给海关提交的一份注册备案文件,今年下半年,屏蔽了2个核心的R5 5500X3D就会上市啦。

预计R5 5500X3D会填补R5 5600和R7 5700X3D之间的价格空档,售价7xx元。
游戏党,请盯死这三款处理器,根据预算下菜。

HTPC,一般都无脑选R5 5600G,纯论性价比,核显规格完全一致的R5 4600G / R5 4650G /R5 4400G 更值得购买

主频高、大缓存的5600G,1080p下可获得5-10%的性能优势,但拉不开档差。
4600G无法流畅运行的3A游戏,5600G也解决不了。

当前价差下,4600G相当有性价比,哪怕 5600G ES测试版都不怵。
尤其是,400出头的4600G正式版,偶尔闪现闲鱼。

至于价格相同的R7 4700G,八核十六线程更适合初级生产力,但务必配合B/X系主板开启PBO超频,解锁功耗墙,否则CPU、iGPU争抢功耗的情况非常频繁。
99%的情况下,同价应该选择六核的R5 5600G,不用解锁功耗墙。
稀有精英R7 4700就更不说了,阉割了核显,也没比4700G便宜几块钱。
R7 5700G,多核性能完全不输R7 5700X,在对付大块头Excel文件之类的办公场景,有超越同级的惊艳表现,适合生产力,但请务必在主板上解锁功耗墙。
配合高频内存,使用体验极佳。
但记得5700G ES测试版需谨慎,贴吧反馈黑屏情况较多,料想还是功耗限制造成的动态节能机制造成,电压调节过于极端。
应该可以通过解锁功耗墙、加大SOC电压解决,但没动手能力的话,还是别参与捡漏了。
这也是我唯一提醒风险的ES版锐龙,请小伙伴们注意。
zen3 Vermeer架构的R7 5700X 、OEM专供的R7 5800、R7 5800X电商平台价差较大,二手市场三者相差20块钱以内。
如需应用PCIe 4.0硬盘,三选一的情况下,自然是5800X

AM5

zen4 Raphael[拉斐尔]使用了新工艺新平台,但更多的改变体现在外围配置,就核心而言,同频IPC性能基本没有变化。
说简单点,就是个强制使用DDR5的zen3
更通俗的说法,就如宝马的纯电iX1,“油改电”的铁憨憨,跟智能化没半毛钱的关系。
后座地板中央隆起,体积受限只能上小电池,电气架构300V,连个永磁电机都不给。
定价30W出头,实销20W找零,续航10W水准

Raphael每颗CCD晶体管数量从41.5亿增加到了65.7亿,还使用了昂贵的台积电5nm工艺,这同比增加的58%晶体管都喂了狗?
主要是优化前端,二级缓存翻倍,新增AVX512精简指令集。

同时也带来了相比zen3更严重的积热,和内存延迟

媒体实测可知:
游戏同比14%的帧数提升,恐怕更多的是高主频、高频DDR5内存带来的红利。

就当下的行情,我只谈谈性价比之选:
- 【网游之神】R7 7800X3D
- 【生产力】R7 7700
- 【入门】R5 8400F / R5 8600G ES
- 【性价比游戏】R5 7600 ES

先说入门级,当红辣子鸡R5 7500被捧到今天这个价格,还无脑冲,咋想的?
本质上,这四颗U是完全一样的东西:
- R5 7600 标准版
- R5 7600X 解锁了功耗墙的官方预超频版
- R5 7600 SE 频率介于其间的测试版,无BUG,但是硅脂非钎焊封装
- R5 7500F 屏蔽了核显的版本

是的,非APU的zen4也有核显,只是集成在IO模块内的。
别看只有2组CU,128sp,好歹也是RNDA 2架构,与RX6000显卡同代,可以2K分辨率畅玩WOW怀旧服
+73块钱,或是-107元,都能多块备用亮机卡,R5 7500F要来何用?
国内独有的7600X SE红利,不香么?

切记,R5 7600 / 7600 SE / 7500F这三颗U,不同于R5 9600,积热问题严重影响性能释放,千万要搭配B650解锁功耗墙,而非9600 / 7600X可用A620/B840苟且。

至于R5 8400F,其实更适合我们这些不再狂热的中老年。
8400F是OEM渠道专供,要么电商平台购买整机,要么只能通过闲鱼二手购得。
此物并非源自8500G,而是8600G屏蔽了核显。
zen4 Phoenix这代APU,采用更新的台积电4nm工艺,以8600G为底线,更低型号全是异构大小核,直接无视
更高型号8700G,多了2个CPU、4个CU单元256SP和1个NPU,支持AI本地化计算

相较上代5600G/5700G,几组数据:
- 【生产力】单核 +18%,多核 +32%
- 【iGPU】8700G = 8600G x 110% = 5700G x 181% = GTX 960 x 90%
- 【iGPU】8600G = 5700G x 165% = 5600G x 172% = RX 470 = GTX 1650
- 【独显】8700G = 5700G x 121% = 4700G x 125% = 8600G x 105%
- 【独显】8600G = 7600 x 88% = 5600 x 102% = 5600G x 119%

简而言之:
- 8600G 相当于自带960显卡的 5600
- 8700G 相当于自带470显卡的 5600X
- 8400F 相当于支持DDR5的 5600

主板、内存、CPU上多花好些钱,最后得到一颗“准R5 5600”街U,图什么?
大概是“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的一种精神吧。
咳咳,言归正传,鲜花还得绿叶衬,谁叫zen4 Raphael[拉斐尔]内存控制器有缺陷呢?
- DDR5内存兼容性成谜
- BIOS响应极慢 保存设置后重启 仿佛等了一个世纪
- BIOS启动慢 开机速度相对AM4严重退步
买颗全集成的APU
- 内存控制器正常
- IF总线频率拔高到2600Mhz的上限
- ddr5内存甜点也从6400来到7600
- 系统响应快 开机快
以80%的价格,付出游戏帧率最多下降12%、游戏温度略高[APU都是硅脂封装]的代价,换取流畅的日常体验
所谓水桶U,万金油,不过如此。更何况,可能一段时期内,这玩意是最便宜可用的AM5处理器[再次无视大小核架构坑货]
R5 8600G ES贵100元左右,多了740M核显,性价比很高,但属于稀有精英,需要运气遇到。
R7 8700包括R7 8700 ES目前暂无性价比,无需考虑。
R3 的AM5低端处理器就别等了,苏妈明显在把AM4做高低搭配,况且AMD那三年攒下的库存巨多,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苏妈兜里能掏出什么祖传宝贝。
譬如之前我提到过的RX6700 10GB显卡,其马甲版本RX6750GRE 10GB,即将迎来据称史诗级的大促销啦~
至于生产力,选R7 7700并解锁功耗墙,肯定没错
下面这幅图是之前帖子自制的,再利用一下~

新鲜出炉的zen5 锐龙9000,之前的帖子已经做了总结,CPU部分提升明显,IO沿用zen4那颗缺陷核,有兴趣的可以移步前往主号,三分钟即可速读
《『速读』AMD Zen5 9000系桌面CPU性能首发解析》
更高价位的CPU,我就不好为人师啦,只是提醒一句:
咱们普通玩家,别跟矿老板抢十六核,别去买二手十六核,现在挖矿用U不用卡,效益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