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你只需拥有一部手机,就能把唱机、相机、计算机等等都带在身上,不必高额付费就能享受造价不菲的娱乐产品。数字似乎能复刻世间万物,惠及众生,但技术把消费门槛砍掉的同时,也把信任柱石崩掉了。造假变得容易,使得相信变得困难。譬如音乐,修音大行其道之时,我们还可以相信什么?修音是否真得那么不可接受?

混录两手抓

一首歌经过作曲、编曲、录音、混音、母带五阶段才能制作完成,而我们所说的「修音」发生在录音和混音阶段,是录音师与混音师工作时调整音高与节奏的基础技能。在专业设备上,即便令众生倾倒的唱将也能被发现瑕疵,技术犹如定身术一般,能够直观地扫描肉眼凡胎所察觉不到的瞬间,同时也让普通人拥有了创造奇迹的可能。对于专业歌手,修音能让他的作品呈现趋近完美;对于业余玩家,修音可以让录音师少受折磨。毕竟商业社会中,唱功堪忧者也会涉足音乐行业。音乐人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天经地义,更何况这既是对消费者负责,又是音乐制作难免的雕琢。

在音乐制作里,录音师收录、整理好素材,歌曲的雏形便大致完备。这时,接力棒给到混音师,混音师会对音乐作品调整,让人听得响亮、听得舒服,这不是拉高音量(响度)就能完成的事情,会失真,会失衡,会乱七八糟,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比如,现在流行的主动降噪耳机,不听歌也能够神奇地屏蔽掉外部声音,靠的就是一种声学原理——相位抵消。外界声音通过耳机进入人耳时,算法会给出一个与来者相反的声波,就像「一」来你家串门,你家门直接给出「负一」,来者就归零了。混音师想要音乐里的某个声音更响、更大,灵活地应对相位抵消就是种可行思路,招数千变万化,难离「侧链压缩」,这是混音师的惯用技术,当他意欲提高某个鼓组的知名度时,先提高其他声音轨道的眼力见,轮到鼓出声,其他声音就避让,如此鼓被抵消得少了,响度也就变得大了。

不过,混音师的聪明才智,在综艺节目后期剪辑的巧思面前不值一提。哪怕音乐节目,观众想要看到纯音乐表演都是很难的事情。现场观众的欢呼声和嘉宾的反应绝不能少,前者没有,用罐头声效,后者没有,用其他素材。你忍无可忍,登上会员宝座,打开纯享版,只会享受到上述剪辑的完整片段——单纯得像是没有任何编辑。那些穿插在音乐表演里的音效、话语都需要混音师面对,而修音大约只占混音工作的百分之十,主要工作是做音乐的整体平衡,包括动态、频响、空间等等。近年来,音乐节目字幕中出现的「音频编辑」指的就是后期负责整理分轨文件、对人声与乐器做音准和节奏调整的工作者,便是俗称的修音工作。工业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作,越来越多的控制,无论音乐制作行业,还是节目声音后期制作,修音起码对观众来说是最基本的尊重,不把存在杂音、表现不好的产品直接丢给消费者。因此,我觉得只要这个节目没有宣传自己具备自然裸露的声音,对声音表现调整还是必要的、默认的工序。

正反 Auto - Tune

如果你听说唱音乐,那么多少都听说过 Auto-Tune 的存在。它就是音乐人广泛使用的一种音频插件,所谓的「修音工具」,可以在后期修正音高。它从 1997 年诞生至今,岁数也不小了,虽然尚未婚配,但是已经育有无数作品。让说唱音乐里的人声电力四射只是 Auto-Tune 的邪魔技能,在此之前,发明者 Dr. Andy Hildebrand 单纯地想要通过修正音高帮助歌曲表达,他觉得「演唱或演奏走调会让表演失去情感品质」,按部就班地呈现才是有效表达。这个想法乍一听没啥,可他忽视了摇滚音乐、说唱音乐天生都是「爱犯错」的不靠谱音乐,没过多久,它们就给 Dr. Andy Hildebrand 的发明点满了叛逆属性。不过,最先道反天罡的不是摇滚和说唱,而是痴迷技术的电子舞曲。

Auto-Tune 来到世界的次年,歌手 Cher 推出了她的第 22 张录音室专辑《Believe》。专辑同名主打歌正式开启了全新纪元,它利用 Auto-Tune 改变了 Cher 的音色,大获成功,专辑销量超过 1100 万张,歌曲横扫二十多个国家的音乐排行榜,名誉无数,甚至如今你打开她的 Spotify 主页,《Believe》这首歌仍以恐怖的数据霸占她的热播歌曲之首,基本成为了她六十多年艺术生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Auto-Tune 的使用有个重要参数,调节速率,即修正音高的间隔或速度。数字越小,调节速度越快,因此一般人会在 1-10 之间的做出选择来让歌曲趋近自然、真实,而这首歌的制作人之一 Mark Taylor 为了好玩,故意将速度设置为 0 ,使得插件要在接收到信号的霎时就完成音高调节,加上《Believe》属于速度较快的电子舞曲,音符变化快,缺乏过渡,就催生了不自然变化的声音效果。据说 Mark Taylor 和另一位制作人 Brian Rawling 在喝了几杯酒之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歌曲交给了 Cher ,果然得到了 Cher 合作的唱片公司华纳兄弟方面的否定,他们觉得需要淡化这种效果,然而 Cher 本人却很决绝——谁敢动就撕谁。歌曲释出,即刻爆红,这种游离于真人声音和电子声音的诡异效果当时被人们称作「雪儿声效」。

Believe MV

九十年代,笔者尚未懂事,也没有信息渠道得知 Cher 与《Believe》。印象中第一次注意到 Auto-Tune 已经是 2009 年,电视上有个新组合在表演,名叫「至上励合」。当他们唱到「各显神通」一句时,我妈问:「这是人唱出来的声儿吗?」

我指着他们的耳挂麦克风说:「可能是那个能让他们变声吧。」

彼时,距离 Auto-Tune 呱呱坠地已有十年左右,我等庶民仍旧一无所知。可在大洋彼岸,它已经成为了说唱音乐人的心头好,伴随的争议也卷入新时代。Jay-Z 发布了一首《D.O.A. (Death of Autotune)》 反对 Auto-Tune 的过度使用,不过他反对的是啥也不会而把技术当作拐杖的人,而非 Kanye West 这种善用 Auto-Tune 的人。次年,争议的风吹到华语乐坛,因为周杰伦在自己的新歌《跨时代》中也运用了这种技术。这首歌正值周杰伦出道第十年,又是第十张专辑的主打歌,故意使用了吸血鬼题材。吸血鬼天生异类,享有不死之身,又可以跨越时代,契合歌手本人的表达,折射到音乐制作上,他将擅长的弦乐编配融入摇滚曲风,加重电子音乐元素,甚至在音像和音色上都做足了设计:歌词「魔鬼的浅笑」片段,音乐会在左右耳摇摆;副歌「我跨越过时代」则是 Auto-Tune 的效果音。实际上,这首歌的音乐创作于 2008 年,正逢世界 Auto-Tune 热潮,两年后拿出来做专辑,如此错位非常周杰伦。那年,社交媒体大为震撼,感叹道「江郎才尽」——这也是周杰伦提高人民成语使用量的第九年。五年后,华语乐坛听众再次意识到音乐的空间设计,是通过林俊杰的专辑《和自己对话》,这张专辑大量使用了双耳人头立体声录音技术(Binaural Audio);而主流听众再次关注到 Auto-Tune ,是八年后通过吴亦凡与众多说唱歌手的相互 diss。

时间浩浩荡荡,来到 2023 年,长江东流,各有归宿,Auto-Tune 的发明者 Dr. Andy Hildebrand 获得了第 65 届格莱美技术奖,意味着这项技术在音乐行业里获得正视。此时国内,舆论对于 Auto-Tune 的关注集中至音乐的现场表演领域,但除了 Auto-Tune 之外还有许多调音软件、设备、手段,不做赘述。

真假唱现场

单说现场(Live)现在就包含两种形式:一是传统意义上的现场演出,二是电视或网络直播的演出。无论哪一种都要求歌手真实地演唱,只演不唱,无异诈骗,演出卖票的时候没说有双簧,演出开始的时候就别耍流氓,只不过「真实演唱」的界限如今变得模糊了。

歌手可以通过 Auto-Tune 之类的软件实时调音。音频信号会被根据预设参数实时修正,几乎没有延迟地完美呈现。这算不算假唱呢?有待讨论。因为同后期混音相似,调音目前已成为工业的一个正常步骤。譬如此前热议的《歌手 2024》,节目制作同时聘用了两种调音师,PA(Public Address)与 OB(Outside Broadcast)。PA 负责现场调音,为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质量服务;OB 则负责电视或网络的播放质量。在我看来,二位的工作属于锦上添花,倒不至于拿钱诈骗。据业内人士所说,音乐节目中对修音与否起决定作用往往是节目组,他们但凡没有挂羊头卖狗肉,便是极好的。

反倒是现场演出利用伴奏带(Program)掩盖自己的声音,或者选择性发声,时唱时不唱,更符合假唱样貌。善良的人会说这叫「半开麦」。但据我所知,麦克风的祖宗是没有开关的。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的传声筒,中间一根线,两端两个筒。它的传统就是,你说话才能听到声儿。时至今日,也没见过哪个麦克风可以「半开」,如果有,希望知情人士可以展示下让我半开开眼。当代麦克风仍旧尊重老祖宗的决定,非开即关。而且「半开麦」未免太尊重麦克风了,它只是个扩音工具,怎么也不能承担人的行为吧。请自信点儿,坦然地说「不完全演唱」「小声哼哼」「有时唱」。这些行为并没有完全对嘴,存在一定程度地真唱,又该如何界定?我们缺少一个案例,甚至一个判例。涉及金钱的事情,不能单靠道德要求,法律与专业需要提供灯塔的作用,把锦上添花的行为照亮,让滥竽充数的事情现形。

俗话说,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依我看,这肉起码不如丝竹老实、憨直。想那五月早已吹过风,八月的前奏又要起。无论音色、音质、音像怎样,先出声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