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正式进入「图像化」的阶段,从「图片」这个图像元素开始,谈到它的使用逻辑,也就是区分「传递信息」和「渲染情感」两种不同的使用情境。并搭配「简化─聚焦」的设计原则,来达成「图像化」的目的。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文字信息,都能以「图片」来做「图像化」。如果你想强调的重点信息,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抽象的逻辑或概念,那我们就得换另一种图像元素了,也就是本篇要谈到的「形状」和「图标」。

为什么我们需要使用「形状」?

让我们先退回「结构化」的阶段,也就是刚完成了文字信息的排版,这时,你可能会发现,这一段的文字信息,并不能用单张或多张图片来置换。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重点信息,都是具体的人事物。

事实上,大多数经过梳理的文字内容,其重点可能更多是放在整体的逻辑架构,或者较为抽象的概念上。如果非得从中撷取一个具体的词汇,硬是用「图片」来呈现,就会显得本末倒置,甚至是图文不符了。

举例来说,在电影领域有个编剧的方法,是由 Syd Field 提出的「电影三幕剧」,其中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铺陈」、「冲突」和「解决」。这边我先将关于「电影三幕剧」的描述,以「结构化」的方式整理好,内容如下图:

当你看完整段「电影三幕剧」的文字描述,很容易就能看出,这三幕在逻辑架构上事先后次序的关系。

这时,你肯定不会想找「图片」来呈现,而是直接在「铺陈」、「冲突」和「解决」这三个关键词,加入指向性的箭头,来呈现它们之间的次序关系。至于原本三个关键词底下的描述,直接口述就可以了。

从上面可以看出,「形状」在幻灯片设计时的作用,就是能更好地展现内容信息的逻辑关系。你不需要阅读完大段的文字,再来分析它隐含的逻辑是并列、包含、层级,或者是递进、循环等,而是第一眼就能先对整体的逻辑框架,有个清楚的认知,再来填补其中的内容细节。

回到「电影三幕剧」这个例子,我们已经用「形状」处理好它的逻辑关系了。但其实「铺陈」、「冲突」和「解决」这三个关键词,还是比较抽象的。如果观众稍微走神,漏听一部分讲者的说明,可能乍看这三个字眼,还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所以,我们可以将这张幻灯片,再搭配「图标」改进一下,这么一来,哪怕你没听到讲述,单单看这一页幻灯片,也能隐约猜到其中的意涵。再搭配听到的那些只字词组,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当你想展示的是内容的逻辑架构,那就使用「形状」;如果想表达关键词的抽象概念,那就使用「图标」。而这两者,都不是「图片」可以做到的。因此,想做好抽象信息的「图像化」,还是得搭配「形状」和「图标」才行。

如何正确地使用「形状」?

现在,我们知道在「图像化」这个阶段,不能一味地将「文字」替换成「图片」,而是需要根据你表达的重点,选择合适的图像素材。那究竟我们该怎么使用「形状」呢?照惯例,我们还是用信息角度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