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已经有足够多麦克风了。且每一个都是USB接口,全无专业感可言。

两个 Blue 的 Raspberry,都坏掉了。

一个AKG C44(Lyra),一个AKG Ara。

一个「悦米」,若干个拼多多无牌产品。

还有少数派推荐过的 安克 M650 无线麦克风。

 

把这些加起来,价格并不算很便宜,大概可以买一个录音师推荐的入门级著名型号吧?不过我从未想过那种选择。因此,你大概可以看出我的使用场景。

 

在我的需求当中,麦克风得是可以随便带出门的,可以不当回事地随意放置,丢掉也不太心疼。最好是办公室里有一个,家里有一个,背包当中如有空间,再放一个。

 

这也就制约着每个麦克风的体积与重量上限。放在家里和办公室里的可以稍大一些、稍重一些,用金属底座也无妨。但背包里的那一个,要求就会麻烦一些:不能太重,不能太大,不能太异形,不能音质比一百元的「枫笛」领夹麦克风还差。

 

纯属偶然,在小红书闲逛,看见某UP主在介绍几款廉价的录音组合。价格位居底线的,是一个蛋形的小麦克风,山逊 Meteor。京东价格349元。

 

买买买。

它有许多缺点,躲不过去:

 

1,为了配合外出使用,它仍然是一个USB麦克风。只不过,这个USB接口着实过时得厉害,Mini USB。原配的线还很笨重,为此,还得去专门买一根好用的 Mini USB 转 USB Type-C 线。我的工具箱里倒是有两根此类转接线,可能原属相机稳定器的配件,因此定义或有不同,接上去会有强烈的杂音。在拼多多花费十几元重新买线后,才让外出使用变得可行。

 

2,山逊,你真的有必要给这么个便宜型号用上金属壳体吗?从上到下,铝合金(?)壳体厚度惊人,凭空增加大笔重量。

 

3,另有一个可优化的细节。圆柱身体外面,包裹着三根支脚,可以翻下来被当做一个自带的迷你三脚架使用。然而,我都已经把它当成随身麦克风了,应该一边走,一边把它连在手机上自言自语录音才对吧!此时三个支脚就非常碍事。把它们叠起来,可不可以呢?抱歉!连上 Mini USB 线,只能折叠两只脚,还有一个支脚收叠的时候就正好和背后的两个接口互相干涉。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非常简单,设计的时候让接口和三个支脚的位置均错开一定角度就可以。但很明显,设计师没有想象过我那种握在手里的使用场景。

尽管如此,我还是决定留下它。已经让它躺在我的背包后袋里面好几天了。因为在不加额外的防风套时,它的录音效果其实跟尺寸更大的 AKG c44相比几乎没有区别。虽然回看波形能发现略微的变化,但我的耳朵并不怎么厉害,听来听去,还是说不好我更喜欢哪一个的录音效果。因此,300多的价格、一只手就能握住的体积、放在背包里面还堪忍受的额外重量。换来的是一个你可以相信它工作在基准线上的便携麦克风。讲课、拍摄视频之后的自言自语、外出访谈。在这些场景当中,音质这个发烧友们最看重的指标远远不如随手可用重要。这就是我选用这个麦克风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