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价格:749元(官方原价1199元)
入手渠道:京东
最近的学习时机改变让我意识到我可能需要一副「像骨传导那样的,能让我在听取耳机内容的同时保持接收外界信息的」耳机,但是我没有选择骨传导,一方面也许是之前帮朋友选购骨传导耳机时发现哪怕是相当价位的品牌旗舰产品,在安静环境下仍有不可忽略的漏音现象;另一方面则是希望尽量不显眼,相比起 TWS 来说,骨传导有一个不可摆脱的项圈,略显高调。
这时候我想起来知名宗教品牌索尼在去年推出过一款主打「与外界连接」的 LinkBuds (塞尔达耳机),在稍微查看了一些评测之后,确认京东价格相对合适就下单了,隔日到手。
到手第一反应就是小、轻,比 AirPods Pro 还要小一圈。充电盒和耳机本体都采用了环保材料,我选择的是白色款,外壳自带会有一些灰色的点点,完美外观党可能会很崩溃哈哈哈。个人感觉这种材质的好处是不显旧,换种说法也可以说看不出新🌚。

回到耳机本体,一眼就能看出它的主要卖点——Link,耳机中心是镂空的,也就是说是一款真正的开放式耳机,外界声音可以不受阻碍地进入使用者的耳中,这也是我选择它的最主要原因。至于耳机音质,作为一个门外汉只能作出还不错的评价。能听出如多数评测所说的,低频略为缺失,可能是大多数时候被环境中的底噪掩盖的原因,在app中把 BASS 调到最高会有所改善,我一直认为,蓝牙耳机不该在音质上苛求太多。
然后就是比较有争议的一个点:佩戴。必须要说,LinkBuds 的佩戴需要一定学习成本,它和我们用过或见过的大多数 TWS 都不同,不像 AirPods 那样挂、也不是像AirPods Pro 那样的塞入耳道,更不是像 Bose 经典的鲨鱼鳍(最新的已经没有了),老实说刚上手怎么也戴不好,根据官方提供的指引摸索了好一会儿才摸索到应该是正确的佩戴方式——把耳机放在外耳道,然后再把硅胶支架往里推,扣在耳廓软骨里面。正确佩戴之后还是很稳的,一些大幅度的头部动作也不会使耳机产生偏移。佩戴时的存在感也不算强,除了硅胶支架与软骨接触的部分会有一点填塞感,但不属于不适,我猜这个和我怕耳机掉落选用了大号的支架有关。哦对了,随机附赠了从XS到XL一共五个型号支架供更换,不过我还没知道怎样才算是适合自己的。

功能方面,LinkBuds主打三个:智能免摘、弹性音量控制和广域点按。具体的场景演示在各大评测视频中都有展示,我就不赘述了,就说说我自己的体验。智能免摘我是默认关闭的,因为在需要对话的时候还是会主动暂停播放;弹性音量控制算是甜点功能,会在环境噪音大的时候自动上调音量,安静的时候自动降低,但是我还是倾向于在周遭嘈杂且无需接收外界信息的时候换上降噪耳机。广域点按是我最喜欢的功能,它使对耳机的控制指令变得更轻松而写意,随手在颧突周遭的皮肤点按两下/三下就可以触发,要是选择多只手指并拢拍击(俗称扇大嘴巴子)的话会更灵敏且覆盖率更广,灵敏度还是很高了,但是特异性一般,在进食咀嚼的时候偶尔会误触导致暂停。

我还想说说它的双设备连接,体验上各家的都大同小异,设备一播放音乐,设备二来电就自动暂停之类的。不过可能是采用了双天线之类的技术,LinkBuds 在硬件上实现双设备同时连接,感觉比 AirPods 基于 iCloud 和芯片计算的自动切换还要灵敏,日常我也只是在 iPhone 和 iPad 上使用,所以都能覆盖到。
一个小遗憾:充电盒没有无线充电。
购买建议:很明确自己的存在想要耳机里播放内容的同时保持与外界有效联系的使用场景,LinkBuds 应该算是为这类需求而生的,这也是我认为它是与骨传导耳机这个品类共赛道的原因。现在价格也基本稳定在 750 左右,PDD或是购物节等会更低,作为一个新型的耳机品类可以入手玩玩。虽然大家都说索尼产品要等三代,但是我觉得这个产品形态不像会更新的样子。
补充:看到很多LinkBuds相关的帖子都提到了品控一般,因此建议还是尽量从正规、有可靠售后的渠道购入,我在京东购买之后还加购了50元的3年延长保修(要是下单时选的话好像可以买到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