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老板一语激起千层浪,一个非上市公司说:活下去,四千多家上市公司觉得活不下去。这说起来是一个梗,但背后的艰难只有各家老板自己知道。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经济规律就是周期性的,周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一定的延迟,但它最终还是会到来。这里不想过多讨论宏观的事情,也没有指点江山的能力。结合近期的行业交流,作为一个小创业公司,聊聊自己应该怎样面对经济下行的挑战。
少跟风,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风口来了,猪都能飞起来,现在风没了。经济下行,意味着大家都变得谨慎,甚至运转出现困难,所谓的风口也就变少了,故事不好讲,或者讲了也没人信。
一直以来,我都推崇那些充满热情,专注做事和做产品的人,这是一个漫长而正确的路径,风口不是追上的,是你做足准备之后,自然等到的。只是在经济上行周期,充满了各种诱惑,很容易就跑偏了。
但经济下行周期,大家的决策会更看重产品力和产品价值,依靠故事和营销,会越来越难。而那些拥有真正创新和产品力的公司,哪怕很小众,也能很好的活下来,活下来就是胜利,积淀自己的竞争力和品牌力,等待下一个周期。
只有充满热爱,才能在困难和挑战中坚持不懈,最终穿越周期。
关注流量,更关注用户价值
曾经,我们只关注流量数据,有了流量就有了一切。红利期时,用户愿意喜欢尝试,没有戒备,也不太理性。当一切都平静下来,平台开始变得规范,用户学会了辨别和选择。同样的流量数据下,结果就开始变化了。
一份流量数据之中,有多少是目标用户?有多少能产生转化?又有多少会沉淀和留下来,这才是关键点。有一万用户,但每人愿意消费一百块,就有百万的收入。而一百万用户,但每个人只愿意为消费一块钱,同样的收入下,你的维护成本和风险却增大了很多倍。
经济下行时,成本控制和投入产出比都是关键,而用户价值会决定你能不能活下去,能活多久。
提升效率,修炼内功,开放共赢
资源充沛的时候,大家习惯性的扩张,但人的能力、效率、协作都没法立刻跟上,企业文化和组织能力是底层的长期工作,并不是花钱就能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更应该思考这些底层问题,没建立的抓紧建立,方向不对的抓紧修正。压迫和内卷没有实际意义,只能是徒增焦虑。
更多的吸纳那些真正热爱的团队成员,采用更开放和科学的协作体系,释放团队的创新和创造力。老板能在关键时刻救活公司,企业长期发展却要靠团队整体的努力。
尽管以上这些都做到了,也不一定能真正穿越周期,这世界很复杂,充满太多变数,比如疫情、高温、战争,这些都已经超越了经济周期的范畴。但不管结果怎样,多做一些有价值的事,就会多一些认可和机会,哪怕最终失败了,也会因为有这些创造价值的过程,而减少几分遗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