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发布了一款全新的笔记产品——Neatfiy。(https://neatifyapp.com/)

正如其名,Neat(整洁)ify(化),Neatify 的初衷是编辑整洁清晰的结构化笔记,比起很快速的随手记备忘录,它适用于知识的管理、周期性的写作总结...之类的场景。

如左图

在大约去年年底的时候,我们立下了一个 Flag——我们要将专注笔记进行一次重构。 Neatify 就是我们拿出来的结果。下面不简单地聊一下,我们在这个路上的一些思考,以及集中回答一些朋友提出的疑问:

很多人对于 Neatify 的第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我们团队要出两款很相似的两款产品?

专注笔记,是我们第一款推出的笔记软件。也是我们团队首次接触「笔记」软件的开始,虽然我们自己也很喜欢专注笔记,它有很多很有用的功能及体验,比如结构化的目录、清晰的标注阅读体验。

但确实我们是第一次做笔记软件,前期很多没想清楚的地方,因此做了很多没什么用、甚至很负面的一些设计。这些是一些很沉重的历史包袱。如果我们还背着沉重的历史包袱,我们在优化的过程中就显得被束缚住了。

很显然的是,我们在这三年多的积累里,最重要的不是我们写过了什么代码,而是积累了很多很多的经验。所以我们这次,希望是抛开一切已有的东西,去构思一款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笔记产品应该是怎样的。这就是 Neatify。

在 Neatfiy 上面,我们并没有很刻意地去增加很多的功能,来让它看上去有很明显被“改版升级”的感觉,甚至做了很多的减法,比如:

1、把笔记本、子页面等层级都砍了,只保留文件夹 → 页面这样的结构,因为在使用专注笔记的时候,我们总在纠结,这样的层级关系,我们应该使用笔记本呢?还是子页面呢?还是文件夹呢?它们之间的作用太相似了,在每次使用的时候都要思考很久,这是意见很“反效率”的事情。

2、把很多花里胡哨的功能去了,比如各种各样的视图啊之类的。

但在不断地精简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接近,一款结构化笔记软件它应该有的核心功能。而我们也把这些核心的功能打磨得更加地精细,更加的优雅。

所以对比起专注笔记,Neatify 更加简单,所以它拥有更容易上手的体验、更好的性能、更好的使用感受。所以在我们发布之后,一些朋友的使用反馈里,几天内的感觉从觉得功能变少的不适 → 觉得使用起来还不错 → 觉得很自然,这是我们觉得很棒的一件事情。也建议可以去试试,不要去关注,它少了什么。而是去关注 Neatify 它使用起来是不是好用的。

所以很多人的第二个问题就是,那专注笔记就不维护了吗?

也因为上文所述的,我们大刀阔斧地去删减了很多的功能。所以我们是以一款全新产品的形式去发布 Neatify,它跟专注笔记是完全不同的两款软件,但不代表专注笔记我们就会立刻下架掉。我们依然会保持专注笔记能持续地运营下去,这件事情对我们而言不算很难。与此同时,我们也提供了这样的一些服务:

1、会员迁移:这次重构的目的,我们是希望构建一款我们自己理想中的笔记软件,而不是出于很多人假设的我们在恰冷饭骗钱。所以我们提供了完整的会员权益兑换,之前购买的是什么时长都可以直接兑换~

2、内容迁移:只要导出笔记本,即可把已有的内容导入到 Neatify 中。可以参考下帮助中心中的相关说明。

3、相互独立:两款软件之间的东西都不会互相影响,再重申一次,我们会让专注笔记能继续地运营下去,但我还是建议大家可以试用体验一下,虽然它可能会花你一点点的时间,但肯定是值得尝试的。

那接下来第三个问题的话,很多人都会问到,对比起 Notion、RR...各种各样的软件,Neatify 有什么不同?

在很早之前,我们确实也陷入过“对比”的陷阱里。笔记这个类别,一向都是竞争很大的,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之前的心理压力蛮大的,所以也做过了很多的尝试,为了让自己看起来跟别人不一样的“差异化”。如果有一直关注我们的朋友的话,一定知道我们做过一个内测版本,把思维导图、PDF阅读、笔记、记忆卡片...什么的都糅合在了一起。但结果是真的不好用,当然也可能是我们的手艺不精的原因。

经过了这几年的思考,我们有一个感悟,我们不应该去跟别人去比,而是我们应该做什么。

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但我们会更关注于,在我们的产品目标里,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有什么?我们的目标是,做一款结构化的笔记软件,很清晰有条理地管理我们的笔记内容。

我们无法回答,我们跟谁对比多了什么少了什么,然后列出一个表格,把自己多的部分拉出来打个勾。但相对于刚才我们提出的理念,我们做到了这样的事情:

 

1、结构化:

近几年推出很多有探索性的笔记内容管理方法,像标签式的、图例式的...但我们始终认为,在管理知识笔记的这个课题上,经典的树状结构是最高效的。

比如我自己常用来学习一些音乐上的课程的,我就会可以把每个课程进行文件夹分类,每节课写一个页面,用于记录课程里需要备忘的知识。

而文件夹 → 页面这样一个简单的结构,很多人都可以很简单地上手,构思出自己需要的记录方法。它很经典,但经典不代表陈旧,也有可能是因为真的被反复验证过,所以它才是经典。

但树状目录有一个缺点,因为它的位置是唯一的,有时候我们希望内容能以“第二维度”组织起来,比如需要背诵的页面,星标的,在树状目录之外,我们还提供了标签的功能,每个页面可以添加多个标签,用来进行二次归类。

2、有层次感的内容排版:

知识内容跟一些随手写的备忘有一个很大差异的地方,是在于它们需要被反复阅读的。这也是我们这几年一直强调优秀阅读体验的原因,在 Neatify 中,我们保留了很多专注笔记里面很有意思,在阅读体验上很好的功能:

  • 外框:圈中部分的段落,并写总结。外框还可以切换颜色;
  • 多种颜色的高亮,以及挖空部分内容,点击后显示,用于背诵的效率很高;
  • 可折叠的段落,比如 H1、H2、列表,均可以折叠包含的内容,看着逻辑更加的清晰;
  • 图例:把文件夹、页面、页面标题等内容,用思维导图进行图例化;
  • ...

3、全平台 + 本地优先的内容存储:

一如既往的全平台,移动端使用了纯原生的语言开发,超大杯的产品体验。很多人之前诟病我们提供的云同步服务,这次也做了很多很多的优化,迅速流畅。

很重要的一个点是,我们使用了本地数据优先的方式。一切的数据保存在当前设备本身,所以所有的编辑历史都在本地。安全且操作迅速。

 

我不太希望这篇文章,变成一篇累赘的介绍功能的文章。所以就这里点到即止啦,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欢迎下载体验一下哈~

最后,我以前很喜欢关于凤凰涅槃的故事,Neatify 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涅槃。但也有可能它只是一次无意义的飞蛾扑火。但我很喜欢这一次的重生,希望大家也可以下载来体验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