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的上海,是生存主义者的实验基地,是末日主义者的胜利之时,而像我这种囤菜水平一般,因为起不来也抢不到菜的,只能见团就跟,见龙就接,成不成靠天命了。

这种时候,突然想起了《饥荒》。它的设定和实践方式,奇迹般地很如今的实现世界生存现状出现了一些契合点,几十小时的游戏时间也让我获得了逃离现实焦虑的片刻喘息,和维持现实生活的一些技巧。就像一个模拟器,来告诉封闭生活的我们,有哪些是生活必须:

浆果丛和桦树

1.保持体温,保持温饱

电影《生存家族》里,擅长野外生活的路人一家在提到危机中如何生活的时候,提出的两点首要建议是:保持体温,喝够水。在《饥荒》里,因为没有喝水的设定,喝水行为约定于进食,饱度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重要条件,而冬天体温过高或者夏天体温过低都会造成生命值的下降。这个设定在几乎所有类生存游戏当中都有,在《塞尔达》里登上高山也会冷,进入沙漠也会热。

《饥荒》中,如果要出门探图,远行或者打Boss,首先就要考虑是否保暖。冬天可以戴上暖帽,穿上袄子,身上再带一个暖石。暖石等于是暖手宝或者汤婆婆,放在火堆边烤暖之后带在身上就可以保暖。夏天需要戴上风扇,和冷石(其实就是暖石,放在冷篝火旁降温)。其次就是带够食物,食物不仅仅用于饱腹,同样可以恢复生命值,因为吃饱了就有力量了。

夜晚

说到食物,就要说到什么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了。吃熟食,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自然是做饭的第一步。可以吃到熟食之后,就可以考虑如何搭配,建立食谱了。在《饥荒》锅能放四个食材的设定下,一块肉和三份蔬菜可以做出肉丸,放入树枝可以做出肉串,全部四份蔬菜可以做出蔬菜沙拉,浆果可以做果酱等等。而不同食物当然有不同的效果,三种蘑菇分别可以回复饱度,精神值和血量;青蛙腿很神奇的是一个回复体力的好东西;而鸟蛋可以做出饺子,同样是回血神器。

《饥荒》里的食物搭配甚至比我在封控期间的食谱还要丰富,在新补充的物资有限的情况下,要设计出平均消耗土豆,黄瓜,西葫芦,洋葱,胡萝卜和白萝卜的食谱真的太难了。要想方设法在限定食材下,做出不同搭配来丰富餐桌。当然,也能得到不同的效果。比如有土豆入菜,那就可以省一点大米或者其他碳水摄入;如果有西葫芦,那就不用再做黄瓜,比如两种根茎类而且口感差别也不大的食物一起出现并不会增加多少幸福感;洋葱几乎搭配一切,但是对我来说一定要做到焦化,不能生脆。

种植园的初始规模

2. 保持家中整洁和舒适

我的游戏时长还不足以让我建造出一个华丽的家,但是家里的布置经过建造、打碎、重新建造等等过程,现在算是好用方便。

家中的布局有几个基础地块,一个是冰箱和锅,满足保存食物和烹煮食物的需求。冰箱和锅需要建的足够近,已满足同时打开的要求。这和我家中的厨房一样,我习惯边做饭边收拾,同时厨房小,所以及时把东西收进冰箱是非常必要的。

做完饭或者吃完饭立刻收拾在封控期间的重要性排序也很高。一方面,如果不及时收拾,很容易下一顿见到更多的碗碟更不想收拾;另一方面,做饭几乎成为了封控在家少数可以按时按点完成的事情,作为一个生活锚点,好好对待对保持心情很有帮助。

家的初始版本

第二个基础地块就是箱子,来储存收获的一切物资,箱子可以摆上木牌来查看内容物。整理物资可能是封控期间最重要的基础事件,没有之一。整理好家中的物资,包括纸巾洗衣液洗发露等等日用品,酒精口罩等防疫用品,还有食物。对每一类物品的储备量和消耗速度心中有数,如果不够就尽快购买(团),买不到就减少消耗。

对于食物,我每一天都会观察冰箱冷藏区域的绿叶菜的状况,改变摆放的方式,不要距离冰箱璧太近,或者把根茎对着冰箱璧;把带水的蔬菜拿出来风干包好再放回冰箱。对于不需要摆在冰箱的食物,保证干燥通风,如果有变质的趋向就要尽快吃掉或者放进冰箱。

第三个基础地块就是科学原件们(1-4本),用于打造各类用品。我的习惯是把基础用品都放在身上,路上能够获取的少带一些,对于目标建造的物品记住需要的材料,定点获取。对应到现实生活,就是充分利用家里的物资,来丰富生活。

我家就建立了一个家庭卡拉ok,设备是电脑,音箱和录音话筒(我的是大疆)。把电脑的输入改成话筒,输出接入音箱,在各种接口满足的情况下,就可以成为一个小型的卡拉ok。体验感比某app话筒好。

家的大门

3. 勇于获取地图物资

家中再舒服,食谱再科学也会有消耗殆尽的一天,这个时候就需要出门探索物资。地图上除了boss掉落的高级物资之外,基础食物有浆果,胡萝卜,蘑菇,以打蜘蛛为典型的怪物肉,以打猪人为典型的肉,和以打兔子为典型的小肉。基础材料有树枝,草,砍树获得的木头,燧石,敲石头获得的石块,硝石和金块。还有一些打掉各类生物获得的特定物资,比如用来做网状物品的蜘蛛丝,做保暖衣物的牛毛等等。这些物资都可以在地图上比较轻松地获得,要保证供应。

除了出门探索,我们还可以在家建立农场和动物园。农场可以种出土豆西红柿茄子西瓜等等瓜果,浆果、树木、草可以移植到家附近,肉呢,则可以种蜘蛛巢,养兔人和猪人获得。

牛群

在封控期间,获取物资就是要用于参与团购。很多朋友会担心外来物资的安全问题,其实因为物资到住户手中的时候已经经过小区门口消杀和楼门口消杀两个环节,我拿到物资也会全部消毒才会打开,其实基本上是安全的,但是病毒防不胜防,还是需要注意。

鼓励会团购能团购的朋友参与团购的原因有很多,保证物资供应当然是最重要的,毕竟将近20天了,我只收到过2.5次物资,总共绿叶菜只有三颗包菜,一根芹菜,一颗大白菜和三根黄瓜。不靠自己真的不行。还有就是可以依靠自己的喜好来配置,比如鲜奶,面包这类的物资,保质期不长,但是又算是类刚需,就很需要团购。还有一点容易被忽略的就是,通过团购建立的邻里关系在这段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互通有无,以物换物,抱团取暖。在特殊时期真的能感受到“远亲不如近邻”。

除了这些,《饥荒》填充了我很多无所事事漫长的夜晚,帮助我保持心态平和。在游戏里杀怪,比在互联网上刷魔幻消息总是要轻松一些。游戏世界绝不是丧志的玩物,而是生活的有益补充,扮演了特定,某些程度上不可替代的角色。我们和avatar之间的感情沟通壁垒,甚至比和很多其他人的沟通壁垒还要薄,毕竟avatar是我们的真实投射,一举一动都是我们的意志决定,不会背叛,很少曲解。

2020年初的时候,我靠着玩《塞尔达》和《动物森友会》度过隔离的日子,如今这个角色是《饥荒》。他们都是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