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I 小董同学

编辑 I Chris

12 月 5 日,蔚来电池灵活升级全面开启。

其实早在今年的 4 月 18 日,长续航电池包(100 kWh)按年灵活升级服务就已经开启。

而本次电池灵活升级,将时间跨度带到「月」。作为 NIO Power 能源服务体系的一环,目前电池灵活升级服务包括按月、按年灵活升级 2 种方式。

价格如下:

按月灵活升级方案 880 元/月。

按年灵活升级方案 7980 元/年。

电池灵活升级让车主在续航选择上有了更多余地,按月则更加灵活。夏天我想出去自驾,升级个 100 度电池让我跑得更远,冬天我只在市区通通勤,70 度电也够用。

电池灵活升级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何况蔚来明年还将推出 150 度电池包,又为每个车主多了一个选项。

当然这背后离不开蔚来的能源体系,NIO Power。

NIO Power

NIO Power,从 Ta 诞生之际就众说纷纭。

2018 年,诞生 3 个月的 NIO Power 就迎来了第一关,沦为笑柄的「奶妈车事件」。

简单说,一批蔚来 ES8 车主开启了一场从广州到新疆的远行。经过内蒙时,受限于当时充电设施匮乏,蔚来选择派出移动充电车跟随,确保 ES8 可以抵达目的地。后来也有保障车跟随出行的情况,甚至有人算出 ES8 百公里需要 35 - 40 升柴油。

在当时也有很多人对蔚来喊出「加电比加油更方便」的目标,心存质疑。为了这个目标,蔚来选择从 5 个方向来解决补能问题。换电站、超充站、目的地充电桩、家充桩和充电车,同时提供一键加电服务。让每位用户都能尽可能的享受到充电的便捷。

而换电,时至今日依然被质疑的话题。

第一代换电站只能存放 5 块电池,用户需要下车将车交给工作人员进行换电。这让很多人产生疑问,5 块电池够用么?需要人工操作,运营成本如何解决呢?

质疑声中,存放 13 块电池,每天可换 312 台车,无需下车,无工作人员的第二代换电站来了。当然质疑声依然存在,因为时代变了。

更高电压、更大电流,更高功率的超充站在不断诞生。在今年小鹏和广汽甚至推出 480 kW 的超充站,充电 5 分钟,续航 200 公里。

那换电意义又何在呢?

首先,是效率。

再快的充电速度也不可能 5 分钟充满一块电池,这是换电的最大优势。即使是上述提到 480 kW 超充桩的效率,也仍然是低于换电的。并且 480 kW 的超充桩在未来几年的普及率必然不高,毕竟 800V 平台的普及就要到 2024 年之后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可能会更加漫长。

那换电是唯一能让电车的补能速度媲美油车的解决办法了。尤其是在高速上,场地有限,能够布局的充电桩就更加有限。那么在节假日需求高峰时,换电站或许成为了最优解。

仔细想想,加油站可以被所有人接受,为什么换电站不能呢?它们作用相同,都是特定产物,目的也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所有燃油车都可以加油,但电车不能全部换电。

往大说,在国家政策里,换电也是被大力支持的。蔚来近 40 万的成交价依然享受补贴,因为 Ta 是换电。各大车企也均有打造换电车的计划。难点在于,少有车企愿意在换电上投入,且换电规格又难以平衡。做一个充电车,在公共桩上不一样吗?但用户体验呢?

作为目前电车最高效的补能方式,我认为现阶段换电最大的问题在于,能够换电的车不具规模。但在未来呢?

其次,是电池本身。

现阶段,电池的成本依然是电动车成本控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一块 60 度电池包和 100 度电池包的成本差异不小,成本差异最终必然是消费者来承担的。

回到我们开篇所说的灵活升级,这就是一个全新的理念。这个月我需要跑更多的路,升级一个大电池。不需要时我不必背着多余的电池跑,可以直接用小电池。这也降低了消费者在购车时的价格,而这只有在换电体系上才能实现。

同时换电体系保证了电池健康和电池安全。对于选了 BAAS 的蔚来车主来说,最不在乎的可能就是电池的衰减。

安全是汽车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问题。因为携带电池,电车的安全问题被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其中电池安全也成了换电站最有用的功能之一。

关于电池安全,蔚来电源管理副总裁沈斐博士是这样说的:

我们要从整个电池的失效模式来找,要通过在车上、换电站里面的检查和诊断发现电池的每一个潜在隐患,如果我们能够把每一个小的隐患全部杜绝掉,大的隐患也就消失了。

最后,是电池回收。

现阶段,纯电动车绝大多数都是将电池包平铺在底盘上,如果车辆底盘遭受严重磕碰,那么电池包就有可能受损。此时,能够换电、快速回收能力就得到凸显。当然这只是个别情况。

据央视财经报道,目前我国首批新能源汽车上的动力电池已经全面迎来「退役期」。那么怎么退役电池呢?基本上电池退役意味着车也退役,将电池取出又是一个大工程。

但在换电体系下,又将「电池退役」效率提升了一级。

当然在 NIO Power 中,换电只是一部分。时至今日,「加电比加油更方便」依然是目标,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蔚来官方统计,目前车主拥有「电区房」(距离换电站 3 公里以内的住宅)的比例在 40%。也有蔚来车主表示,作为「电区房」,家充桩已经吃灰了。

数据更能体现一切。

截止 2021 年 12 月 5 日,NIO Power 数据如下:

  • 689 座换电站,包括高速换电站 146 座。
  • 超充站 526 座,2990 根充电桩。
  • 目的地充电桩 600 座,3319 根充电桩。
  • 接入第三方充电桩 430000+ 根。

这只是现在,在 2022 年上半年,蔚来计划将换电站将达到 1100 座。

我记得在 NIO Power 三周年上,沈斐博士给自己打分的时候,打出了 29 分。因为此时 29% 的用户住在「电区房」。而在 2025 年,蔚来计划将有 90% 的用户拥有「电区房」。

此外,长远途出行,偏远地区出行,也是蔚来在不断努力的方向。相比 2018 年,如今再开一台蔚来去新疆、西藏、黑龙江等等地方,一定没那么困难。

在没有 NIO Power 的地方,「加电」出现了。这可能是如今国内最好用的充电 APP,涵盖绝大多数公共充电桩。

而如此完善的能源体系,在如今仅仅只是蔚来所有体系中的一小部分。

十项全能

先来看张图。

这张图来自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总裁秦力洪和执行副总裁周欣在蔚来进行 A+ 轮融资的时候 8 页 PPT 中的一页,时间则是在 2015 年。

拆开来看,汽车品牌 1.0。

这相当于没有互联网时代,人们对汽车的需求是代步工具。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是硬件,这也就有了 F1、勒芒等等赛事,这些赛事都是对汽车品质的一种考验。对于车企来说重点更是在制造方面,如何降本增效成为目标。

在 2.0 时代,车不再只是交通工具,汽车行业的关注点逐步在转向智能化方面,核心竞争力也变成了软件。

代表 2.0 时代的车企,不言而喻,是特斯拉。

举个例子,特斯拉在北美将所有车型的毫米波雷达砍掉,采用纯视觉方案。同样实现了智能驾驶,自动泊车,并且做得更好。硬件的减少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成本下降,而算法则是一本万利。同样特斯拉的感应雨刷是通过前置摄像头配合算法来实现,而非采用传感器。

特斯拉也将近百年汽车的销售模式发生了改变。从经销商销售变成了直销,这也让特斯拉至今都无法在全美所有州销售。中国的汽车行业经历了 30 年,也是从特斯拉进入中国后,消费者才知道原来汽车价格可以如此透明。

而蔚来将一个公司的人力资源、制造、研发、商业模式创新、数字化管理等等,结合起来,变成了对汽车 3.0 时代的思考。并把它归结为四个方面,车、服务、数字体验和生活方式。把重心放到了用户身上。

那么 6 年过去了,我们看看蔚来都做了哪些事情?

2015 年蔚来的 PPT 上的四方面,如今已经全面落地,并且执行有效。蔚来也首次展示了 Ta 的战略罗盘。

首先是车,作为一家新公司,产品必然是最重要的。

动力方面,蔚来有自家的 XPT 动力解决方案,自研自造。XPT 的成绩还不错,蔚来 ET7 电机总功率达到了 480 kW,其中前电机功率为 180 kW,而后电机峰值功率达到了 300 kW。还有包括电池研发,蔚来推出了 75 kWh 三元铁锂电池包,Neo Park 在建的全新工厂等等。

除了车之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也为蔚来迎来了更多的用户。从买车开始,直营销售的好处开始体现,更加透明的价格,统一化的服务,远超传统 4S 店的购车体验。

蔚来服务、BaaS(电池租赁)、ADaaS(蔚来下一阶段智能驾驶的订阅模式)、官方二手车都让用户有了更多的选择,为用户在用车的所有阶段提供服务。而非从前,车卖给你以后,车企就与之无关。

甚至蔚来成立了用户信托,这是李斌在上市时把个人的 5000 万股蔚来股票捐出来成立的信托,现如今价值已经高达百亿元人民币。同样用户信托可以为用户和社会做非常多的事情。最近的例子,郑州暴雨后,蔚来信托出钱给每位用户送了一把破窗锤,再比如和文化村合作,投资手工作品,再放到 NIO Life 上售卖,逐步构筑社区文化,并拉动当地经济发展。

还有上文也提到的 NIO Power,Ta 只是全生命周期服务的一小部分,但却解决了很多问题。其实这很像京东的物流体系,京东创立之初是一家电商公司,刘强东发现用户购物体验差的原因是物流体系,所以京东物流诞生。如今来看,京东能够如此成功离不开物流体系的建立。

秦力洪是这样看待蔚来的充换电体系的:

今天做燃油车的车企非常自豪,「我们非常方便,续航长,没有里程焦虑」。我想这并不是汽车公司干得好,而是石油公司做得好。

第三点是数字体验,未来在讨论一辆车时,只聊聊底盘,转向,性能可能还远远不够,更多智能化场景得以应用,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能源云和 App 社区等等。

谈到 App,蔚来 App 可以说是目前车企社区中体验最好的。当然这也是蔚来全心运营的结果,蔚来所有第一时间的消息,给到的不是媒体,而是发到蔚来 App 上,让蔚来用户先看到。

当然社区必然有利有弊,今年的座椅问题、二手车出售价格等等事件。都让用户在社区激烈讨论,也为蔚来带来了些许影响。不过蔚来对提升用户体验的事情会继续坚持下去。秦力洪也表示,直到现在,无论多忙,李斌也会坚持每天用半小时在用户群里发红包与车主互动。

这也是现阶段蔚来扩大差异化优势的体现:超越汽车的生活方式。

包括 NIO Day、NIO House、NIO Life,这都是蔚来重金投入的地方。NIO Day 每年的成本达到数千万人民币,请用户参与,2017 年首届甚至打飞的、住五星。近万人的规模,包括是供应商、合作伙伴、员工、车主和媒体。连 NIO Day 的举办地也是由用户投票选出,这样的一场盛会在传统车企中从未出现。

就连 2019 年底,蔚来在面对巨大危机时,2019 年 NIO Day 也如期举行。

同样,NIO House 也成为了蔚来的吞金兽。所有的 NIO House 基本都在最繁华的商业街上,在挪威的 NIO House 更是开到挪威首都奥斯陆市中心卡尔约翰大道 33 号,这条路的尽头就是奥斯陆皇宫。

NIO House 除了给用户一个聚会的场地,也承载了品牌的传播和建设。这些都是短时间内无法体现到资产负债表上的。

当然还有最贴近我们每个人的 NIO Life,如今的 NIO LIfe 涵盖了美食、饮品、服配、家具日用、运动户外、旅行箱包、科技数码等等。很难想象这是一家车企所在做的事情。更高的品质,知名的专业设计师联名等等都让 NIO Life 走得更远,可能在未来 NIO Life 会变成一个独立品牌,并站在更高的山峰上。

整个罗盘中,车、服务、数字体验和生活方式都让蔚来变得与众不同,也是蔚来差异化最好的体现。更恐怖的是,这个罗盘还在无限延伸,走向更广的地方。

到这里你会发现,蔚来在很多方面或许与 Apple 很相近。如果你去一个 Apple 的直营店,里面不仅仅有产品、周边和配件,还会有 70 岁奶奶都可以学明白的绘画课程。当你买了一部 iPhone 或者一台 Mac,你的邮箱里会不断收到使用教程,甚至你可以随时打电话去询问工作人员功能如何使用。每个账户都有一个 iCloud 让你在各个设备之间互通有无。这就是体系化的魅力。

看待如今的蔚来,秦力洪有一句话非常好,「重要的是明天盈利的资格,而不是今天收成有多少」。

12 月 18 日 2021 年的 NIO Day 即将举行,又是一场用户盛会。那蔚来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