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本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中,我以《故事FM》的制作人刘逗为案例,呈现了叙事类播客制作人的日常工作。不过由于制作成本和难度的原因,叙事类播客在整个播客世界中一直都属于少数,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更容易上手制作的谈话类播客(包括单口,双人聊天,多人对谈等形式),而这类播客的制作人在角色上相较而言就有很大的差异。

在第二篇文章中,我采访了曾担任艺文访谈类播客《感官一條通》制作人的陈太阳,请她分享了自己是如何与节目主持人小树合作,推动《感官一條通》从诞生走向成熟。

(特别感谢婉甄提供的意见和帮助。)


正文

 

谈话类播客的制作人与同属音频领域的音乐制作人有很多相似之处。

在音乐制作行业,虽说很多歌手创作和唱歌俱佳,但是音乐制作人的存在仍旧不可缺少。曾与莫文蔚、易烊千玺、陈粒等音乐人合作、两夺金曲奖“最佳制作人”的荒井十一在采访中就描述了音乐制作人的工作内容:音乐制作人最稀缺的是把控全局的能力,即把控一张专辑或者一首单曲从头到尾的每一个细节,包括编曲、歌手唱歌的方式,呼吸的气口、演唱时的表情等等,帮歌手实现他们在创作上的想法。

荒井十一在和歌手合作时,会先花一段时间和歌手沟通,了解歌手“应该要被放大的特质是什么、没尝试过的是什么,喜欢的东西是什么”,然后去衡量TA喜欢的和能做到的之间的差距,将两者结合起来,做出适合TA的音乐作品。

 

音乐制作人荒井十一 图源:BIOS Monthly

 

在这个过程中,制作人通常能更客观看待歌手的音乐作品,帮助歌手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进行音乐风格上的定位,让歌手能全身心地专注于歌曲创作。 放到播客制作上也是如此。主播的知识储备和人生经历是有限的,制作人的存在能丰富节目的视角,负责把控一档节目从选题策划到发布的整个过程,让主播专心于采访本身。

制作人与主持人趣味相投

 

SoundOn 是台湾目前市占率最高的播客公司,业务涵盖原创节目、播放器服务、播客托管等。为了播放器服务能在2019年下半年上线后迅速获得听众关注, SoundOn 在筹备阶段就采取了邀请不同领域的 KOL 合作制作原创节目的策略,而为了吸引这些已经在其他平台树立个人品牌的 KOL 合作,SoundOn 率先设立了“制作人”这个职位,承诺为 KOL 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有了制作人,KOL 除了主持节目便不用操心其他事情。

陈太阳是 SoundOn 最早的员工之一,曾担任访谈类播客《感官一條通》的第一任制作人,她与主持人小树的关系近似于音乐制作人与歌手的关系。

在同事的撮合下,陈太阳和早就想合作的独立音乐创作平台“街声”的音乐频道总监小树见面商谈做播客的事情。陈太阳本就喜欢听独立音乐,对街声也非常熟悉,解释完播客是什么、SoundOn 为什么要做播客后,很自然就和小树聊起了音乐。

陈太阳告诉小树说:“我高中时其实就常去台北的一间名叫‘Sappho’的酒吧,点上一杯酒,然后听一个晚上的爵士乐”。

“你把身份证拿出来,我确认一下你那时候到底有没有成年?”,小树开玩笑说。

因为在音乐品味上的惺惺相惜,小树很快就决定答应和陈太阳一起做播客,并开始讨论更具体的节目定位和选题策划。由于小树同时在主持音乐类广播节目《未来进行式》,于公,她希望小树能通过这档新播客拓展访问嘉宾的版图,不局限于音乐人,电影导演、演员、作家都可以尝试,于私,她自己也对一些导演和演员很好奇。

小树由此想到了“感官一条通”这个名字——“在各种看上去好像无关的创作形式之间,只要你的感官够开放,你就能找到互相理解的脉络,不管是看书、看电影、还是听音乐,感官一条通想做的就是把这些都打通”。他们在一张A4纸列出了当下想要访问的所有人选,有魏如萱、林宥嘉、蔡依林和陈粒等等著名的音乐人,不管实际的执行度有多么困难,先想了再说。

作为制作人,陈太阳觉得了解主持人的喜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主持人对于嘉宾非常兴奋,很想要做这个访问时,出来的作品会是更好的”。虽然她有自己长期关注的音乐和影视创作者,但是她不会为了达成自己的心愿而把某一个嘉宾塞给主持人采访。

在邀请嘉宾时,她都会和小树一起反复讨论,说出某某人身上有哪些值得讨论的议题,只有双方都同意的人选最后才会列入访问名单。而且他们会有意识地平衡嘉宾的类型,既会邀请如魏如萱、林宥嘉、告五人这类知名度很高的艺人,也会访问议题性较强的嘉宾,比如非营利媒体《报导者》总编辑李雪莉、好莱坞华裔食物造型师 Anna Lee 。

接着,两人会分别去搜集与嘉宾相关的报道资料,如果有音乐作品就会听过一遍,有电影作品就会与片方协调时间去试片,消化了这些内容后拟出各自的访纲,由小树糅合到正式采访中。

 

小树和嘉宾在录音 图源:受访者提供

 

确定邀约嘉宾后,陈太阳会通过网络上的公开信息或者朋友的介绍获得对方的经纪人或者宣传人员的联系方式,向他们解释播客是什么,《感官一條通》是一档什么样的节目,主持人小树想和嘉宾聊什么话题等等。一开始别人不理解播客的意义,很容易遭到拒绝,但她是一个“不轻言放弃的人”,一次不行就联系第二次,密切观察嘉宾的动向,找到合适的时机就再继续询问受访意愿。

《感官一條通》的第一个嘉宾是 Frandé 乐团,陈太阳念大学时就是她们的乐迷,一直追踪她们的动态,一看到许久未发新专辑的 Frandé 乐团要推出新单曲《接下来要去哪》,她非常兴奋,马上联系了她们的经纪人提出访问邀约,而小树也与她们相识很久,彼此都不陌生,很顺利地敲定了访谈,在 SoundOn 的临时录音室里完成了节目的第一次录音。

剪辑能力非必备,制作人也会发声

 

采访结束拿到录音文件后,节目就到了后期制作阶段。很多人误以为“剪辑”等于“制作”,实则不然,“剪辑师”属于“Audio Engineer”(音频工程师)的一种,主要负责对音频进行调整(manipulation)和混音(mixing),这是制作过程(production)中的一个环节。

制作人更需要的是把控制作全程的能力,不一定要掌握成熟的剪辑技能,这个工作可以交由剪辑师来完成,《感官一條通》就是如此,除去开始的几集节目,是陈太阳现学 Audition 摸索着剪辑出来的,之后的节目都由 SoundOn 长期合作的剪辑师负责剪辑。

因为小树对于采访节奏的掌握游刃有余,剪辑师整体上只需要顺序剪辑即可,陈太阳通常会在片头音乐的选择和开头的金句上向剪辑师提出自己的建议。每一次都在录音现场的她,更知道“访问时是什么样的氛围”,所以“希望片头音乐可以让听众进入这一集的情绪里”,再把她在录制当下“觉得最兴奋或是最让人感动的一句话”挑出来,让剪辑师放到开头作为预告,两人的合作提高了节目的可听性。音频内容定稿后,陈太阳还会请设计师为每一集设计一个专属的封面,以突出节目的嘉宾。

另一方面,因为访问排得多让《感官一條通》有很多存片,为了配合部分嘉宾发唱片或是电影上映的时间,她也要协调存片剪辑和上线的时间,先浏览一遍目前有的存片,然后告知剪辑师哪一些节目近期要上线需要先剪辑,保证每周更新一集节目。节目发布后,陈太阳会仔细阅读来自不同平台的留言,监测节目的播放数据,每周每月每个季度,她都需要和主管开会回顾节目的整体表现。

在访谈类节目中,出现在听众耳边常常是主持人,而在《感官一條通》,制作人陈太阳为了加强和听众的互动,从幕后走到台前,和小树一起联合主持了两集特辑节目。

 

陈太阳和小树 图源:受访者提供

 

在节目中,她和小树一边闲聊,一边穿插着回应听众的提问,时而严肃阐述节目的制作思路,时而大方分享自己喜欢听的歌、最近在看的书,还有醉酒后发生的糗事,热情号召听众订阅节目、上苹果播客给节目五星好评。

播客托管平台 Simplecast 称播客制作人为"管理者和技术总监",职责包括五个部分:管理节目的制作流程并制定推广节目的策略(Production Management);邀请合适的嘉宾并排定录音日程(Guest Research and Scheduling);录制、剪辑和发布节目(Audio Management and Editing);监控节目的各项数据指标以改进内容制作(Analytics Tracking and Reporting);担任领导者与团队中的不同角色沟通(Leadership)。

作为播客制作人,陈太阳很大程度上涉及了以上列举的五项工作职责。于她而言,深入了解艺文创作领域的动向是核心竞争力,成熟的剪辑能力不是必须的,但学会基础的剪辑方法是必要的。

在工作中达成自我实现

 

见证《感官一條通》的诞生和成熟的陈太阳觉得这份工作满足了她个人的诸多爱好。她一直对音乐、影视、戏剧等领域很感兴趣,想了解其中的人、事和产业生态,借由播客制作人的身份,她亲眼见到了那些欣赏已久的嘉宾,听到嘉宾讲述此前从未曝露的想法。而随着节目的口碑发酵,嘉宾们甚至要排队上节目。

在所有的节目嘉宾中,令陈太阳印象最深刻的是艺人炎亚纶和金马奖最佳导演陈哲艺。

炎亚纶接受《感官一條通》采访的那一期节目主要是为了宣传个人的新专辑,他在节目录制前一一地问每一位现场的工作人员是谁,每个人的身份是什么,表现出难得的对幕后人员的关心。

正式访谈时,他分享了自己的音乐和演戏经历,聊着聊着就提到他有一天打一通电话跟自己的妈妈说“妈,我今天这通电话,其实只是想要跟你好好地聊聊天”,在那一瞬间陈太阳觉得这一段话绝对不是为了宣传,而是在信任主持人小树的情况下自然流露出地对亲情的感谢,她也从中感受到了复杂的难以描述的亲情。

 

陈太阳和嘉宾 J.Sheon 图源:受访者提供

 

陈哲艺则是陈太阳非常欣赏的导演,她一直关注着他的动向,知道他拍完了新电影《热带雨》后,马上找到片商提议希望在电影宣传期安排陈哲艺接受《感官一條通》的专访。到了《热带雨》在台湾上映前,这一切真的发生了,陈哲艺从新加坡来到台湾宣传电影期间做客《感官一條通》,不仅聊电影,还真诚地分享了自己的家庭生活和对爱情的看法。

她看到陈哲艺激动极了,“从第一部电影开始就非常喜欢的导演,终于看到他站在我面前了”。正是因为陈太阳邀请到了陈哲艺,自此之后有更多优秀的台湾导演陆续登上节目分享自己的创作,让更多议题被人们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