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渠道:京东到家(线下授权店)

参考价格:6599RMB

49入国军的典范。之前一直犹豫购买时机,不仅是由于7月可能会迎来返校季活动,更想一鼓作气撑到传闻中新设计的Air出炉。但由于老电脑出现极其严重的屏闪,索性趁着618直接换新。

续航:这是我选择它最重要的原因,没有之一。我有极其严重的续航焦虑。电脑到手之后,经实测,65-75%的亮度下,正常看文档,听歌,甚至网页看B站,从100%到99%耗时50分钟,之后每分钟耗时约在6.6分钟到7.5分钟左右。保守估算确实在10小时以上。但是系统的电量显示和实际的电量损耗并不完全对应。在使用coconut battery进行检测时,可以看到系统显示99%时,实际电量可能在94%附近,之后稳定同步。

电量焦虑到M1也要插电使用

做工&外观:近年来MacBook的外观和做工一如既往的稳定,CNC工艺玩得炉火纯青。在选择MacBook之前,我也考虑过小米新出的Pro 14和联想的yoga 14s。虽然小米最新出的笔记本也采用了相同技术,但是在细节处理上还是略逊一筹。联想做工说更不必说,差距明显。而边框控制方面,MacBook就明显被吊起来暴打。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并不会明显注意到边框部分,于我而言影响不大。目前6k档的笔记本颜值质感都尚可,Mac依然稳在第一梯队。综合来看,如果是你第一次选择Mac,大概率不会因为颜值嫌弃它。

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的硬币

兼容性&性能:选择M1 MacBook最大的纠结点,必然是这颗芯片。具体参数不必探讨,网上参数已经非常全面。从兼容性来看,某些专业的必备软件确实存在不适配情况,但对于文科学生而言,一般用的软件都可以正常使用。至于稳定性问题,购买之前,我问过周围三四个同学,几个月使用过程中都没有出现过软件崩溃或者黑屏重启的现象。普通文字工作者不必担心芯片和系统的不兼容。而性能方面,性能够不够取决于你干什么,我这几日十几个主流软件同时开启,切换也没有丝毫的卡顿。

M1 MacBook系列一经推出就饱受争议,随时间流逝而尘埃落地,它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笔记本设计和发展的流向。现代轻办公或者中等程度办公的人群基数庞大,而M1 系列Mac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办公性能与长续航之间的矛盾,成为现代办公本中首屈一指的存在。遑论Mac上的屏幕水准、音响收音、超大触控版以及改良后稳扎稳打的键盘手感,都为日常体验增色不少。而无论是618期间的优惠活动还是接下来的返校季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与Windows本之间的价格差距。如果你在这个价格区间内犹豫不决的话,我的建议是,咬咬牙上M1吧。它或许依然不完美,但绝对值得。

为颜值正名(见仁见智)

但是对于必须用Windows版本软件、需要大内存的童鞋,快跑,别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