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台生产于1937年的相机——BBSEMIFIRSTModel-I。 这台相机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存在于我的印象中了,当时的我三分钟热度,而且对摄影一窍不通完全无概念,就觉得这玩意除了摁下快门的声音听着好听、机械结构看着很有意思,玩几下就扔一边了。现在想起来,这台机器应该是我接触过的第一台胶片相机,有点后悔我没在小时候好好保护它(现在它还健在,在我家的柜子里落灰)。

现如今已经是2021年年中,距离我真正接触摄影刚好过去了一年。从一开始用数码相机拍照,到后来越来越离不开胶片相机,一年的旅程之内我的摄影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一台胶片机
第一次真正使用胶片相机应该是2020年末的时候,当时的我实在按捺不住自己想玩胶片冲动的内心,心一狠冲了一台玛米亚RB67。刚拿到它的时候我曾经真的抱着它睡过觉,越看越好玩,快门声音越听越爽。从这之后也就此开始了我的胶片摄影之路。



我带着这台相机去了很多的地方,留下了很多的回忆。这其中包括机场安检的时候安检小姐姐看我奇怪的眼神,安检小哥看着我背着大包小包的敬佩的目光,路上的老爷子看着我端着这个时对着身边的老伴说:「这玩意可是个老物件」。这台玛米亚到手我是真的很热情,我天天真的巴不得把它加入到我的EDC当中,每天的快乐就是带着这玩意然后对着取景器看外边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走路的时候就低着头一直看那块小小的取景屏,就好像它可以装下整个世界一样。
玛米亚RB67——人送外号胶片机里的坦克,但是我当时是真的不觉得这玩意重,有一次带着它爬山错误估计了它的重量,导致我在下山的时候腿没劲了差点从山上滚下去,现在想想都后怕。



现在说说这台相机除了真的像抗大炮一样重以外这种感受,我再细讲一下这台相机的真正使用感受。
1.便宜
因为相机的画幅增加大致是这样的
M43画幅--->半画幅--->全画幅--->中画幅--->大画幅 我是从半画幅直接跳跃到中画幅的,中画幅数码相机对我这种穷学生来说简直是想都不敢想,花几万甚至十几万买一套中画幅数码,对我来说简直太恐怖了,但是我花不到三千块就可以买到一玛米亚RB67这种在当年的高素质中画幅相机了,而且就像是富士GX680这种航空母舰重量级别的中画幅胶片机,只需两千就可以拿下,玩到移轴摄影,简直不要太爽。

2.成像效果和胶片感
120胶片的素质还是挺好的,用一些低ISO的胶卷还是能拍出很细腻的片子,像是我用的Ektar100店家洗出来寄给我感觉真和数码差不多。常说的胶片感对我来说就是照片不用再去调色了,就拉一下曲线或者高光阴影,胶片这种自然的色彩确实平时可以给我很多新的调色思路,发现自然本真的美(主要是因为不用修照片了,很舒服,修片调色每次都头疼)

3.拍胶片的时候纯粹对摄影的享受
我拍数码的时候真的挺浮躁的,带相机出门常年开Auto模式,有必要的时候才换换档,遇到啥不管参数和构图我先拍几张试试手。拍胶片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因为胶卷贵啊,一张一杯奶茶钱,每次按快门都肉疼。
玛米亚有一个过片扳手(就是可以让胶卷切换到下一张的传动装置)和一个上弦的扳手(纯机械快门需要上弦来提供动力)和豆腐刀(一个插在胶卷后背与镜头组之间的东西,防止胶片异常曝光)这种防呆设计的复杂的程序反而能让我静心,然后每次拍片都很有仪式感的按两次扳手,构图,测好光,调整好相机的参数,然后拔出豆腐刀,按下快门,拍摄。
我觉得每次拍照按下每一卷的第一张是最难的,最长的一次是我在学校后山,对着一棵倒下的树思考了半天如何构图,我当时围着那棵树转了四五圈,对着他抽了两根烟,因为黄昏时候下午光照变化快,我连着测了几次光,到最后都没想明白怎么构图好看,虽然过程复杂,但是能感觉到自己真的带着脑子去摄影了。这种复杂的程序带给我最大的好处就是帮我治好了乱按快门的大病,我现在带数码出门也不会像以前一样随便乱拍了。

玛米亚RB67自带的皮腔很长,也就是说长焦镜头也可以拍微距,我的镜头是127mm sekor c,折合全幅焦段大概在100mm 左右? 对焦距离也可以拉到非常近,总之就是很爽。
最后再说一个很头疼的点,胶片出片很繁琐,手里拍完之后,先寄给冲洗胶卷的店,然后再等几天冲洗,扫描,最后再经过几天的快递把底片邮回来,总之来讲还是个漫长的过程(有点像以前的书信)。对于胶片的成像,在冲洗的步骤用的试剂药水,扫描仪的好坏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微小细节都会影响最终的成像,比如用那个诺日士sp3000扫描会给照片蒙上一层白色的工业滤镜,所以要想控制胶片最后的颜色保持真实环境的色彩还是很难的,最终还得看冲扫店家的好坏,但是可以靠脑中的记忆后期还原色彩再二级调色,就是过程更繁琐复杂了。
之前看到西瓜呆毛汪大大说过的一段话真的很有感触,在这里引用一下。

总之胶片这条路不出意外的话我应该会坚持下去,至少目前没有事物能替代它们带给我的感受。
前边一直说玛米亚RB67太重了所以我又买了一台稍微轻一点的哈哈哈,Yashika mat, 是yashika 124g的前身,全金属机身,质感非常好,眼馋双反很久了终于买了淦。

最后再上一张2020年的穷人的摄影设备全家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