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2 年,是众多世界末日之一。当时的我还是一个初中生,每天获取信息的途径只是偶尔用手机看看 WAP 网页、中关村在线和购买电脑报。但即使在这样有限的信息获取途径中,我仍然能感受到数码行业的繁荣与灿烂。本系列旨在追忆我心中的黄金年代。

传统本

 

MacBook Pro 系列

说起笔记本电脑,许多人映入脑海的可能是 MacBook Pro 系列的样子:“笔记本”般的造型、一面 logo、一面屏幕、一面键盘、一面底座、135° 的开合角度。这几乎是所有笔记本产品的原型。这种形态在任何时期的笔记本行业都是主流。主流意味着经典,但主流也意味着无趣。不管是为了迎战 iPad,还是刺激升级换代,2012 年前后的笔记本行业,都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变形浪潮。

变形本

翻转本

提到变形本,最经典的非翻转本莫属。而提到翻转本,不得不提的就是联想的 YOGA 系列。2012 年,联想 IdeaPad Yoga 13横空出世,作为历史上第一款能够 360°旋转屏幕的触屏笔记本电脑,Yoga 13 采用了双转轴设计。其上方的转轴负责 0°~180°的旋转,下方的转轴负责 180°~360°的旋转 。这样巧妙的设计使得 Yoga 13 能够像瑜伽修习者一样变换体态。135°的时候就是正常的笔记本,180°的时候可以做水平展示,315°的时候可以近距离观影,360°的时候则是平板模式。

 

IdeaPad Yoga 13

这一双转轴设计一经发布,便被各大厂商争相模仿,如 HP 的 ENVY x360,Dell 的 XPS 13-7390。而联想自家也一直沿用至今,去年发布的YOGA C740也采用了这一经典设计。

 

ENVY x360
XPS 13-7390
YOGA C740

当然,最让惊艳的还是 YOGA 与 ThinkPad 的融合体:ThinkPad Yoga,它能够在翻转过程中自动收回键盘。不仅避免了误触的发生,也避免了对键盘的磨损。

YOGA 系列的出现可以说是开创了变形本的先河,为整个变形时代奠定了基础,其灵活多变的产品形态能够满足各种场合的需求

当然,除了通过屏幕转轴进行翻转的笔记本之外,还有依托于屏幕边框进行翻转的笔记本。

其中我最爱的当然是来自索尼大法的 VAIO Fit。其通过在 A 面中间设置转轴,使 A 面能够对折起来,并将 B 面平放,形成一个平板的姿态。与此同时,A 面对折形成的厚度,能够提供一个约 5°的仰角,方便书写。其金属机身在当时也是难得一见的高级质感。

 

VAIO Fit

不过,最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的还是 Dell 的 XPS 12,这款笔记本直接在屏幕中框上做了一个转轴,然后屏幕整个镂空旋转。天知道当时我有多想买这个笔记本。

XPS 12

插拔本

说完翻转本,当然就轮到大名鼎鼎的插拔本了。在当今这个时代,插拔本也是变形本时代仅存的几个硕果之一了。

一提到插拔本,不得不说的就是微软家的 Surface Book了。其发布之初就让大家看到,软件大厂的硬件实力其实也一点都不弱,就冲着这个插拔屏幕和热插拔的显卡底座,我想极客群体都会为之买账吧,更不用提它那块极高素质的 3K 3:2屏幕,加上严丝合缝的 CNC 全金属机身,这也许就是“钢板的艺术之旅吧”。

Surface Book

当然,我本人也是用过插拔本的,只不过当时刚刚高中,买不起很贵的笔记本,只买了一个 ASUS 的 Transformer 笔记本,国行代号为 T100TA,10.1 寸的 1366 x 768 屏幕(你敢信),2G 内存+32G emmc 5.1,(你敢信?),Atom 处理器(你敢信!),即使是现在看来如此垃圾的配置,我当时都还用着乐呵乐呵的,主要是因为我的游戏需求只有炉石传说。虽然处理器辣鸡,但是续航长,外出很少用充电,三千出头的价格,当时一直都还十分满足,只是慢慢觉得触屏实在是鸡肋。

ASUS T100TA

平板电脑

要说 Windows 领域的平板电脑哪家强,十个人中恐怕有十一个都会说是 Windows 他老爹,微软。微软可以说是 Windows 平板领域唯一的标杆了。但除了 Surface,当年还出现过很多寨板厂商,如酷比魔方,原道,但现在随着平板热的褪去也慢慢没落了。

Surface Pro 7

 

重审时代

一类产品的没落,必定反映了市场对于产品的态度。变形本作为一个传统笔记本厂商对抗 iPad的尝试,可谓是笔记本在机械结构上的一次飞跃,其将永远成为极客群体心中的美好回忆。但在市场层面上,变形本的没落也似乎早有预兆。

结构精巧 ≈ 容易坏 ≈ 维修成本高。变形本的结构虽然精巧,但也无形中增大了变形本出故障的概率。经常看到互联网上有人吐槽,Surface Pro的可维修性差,维修成本太高了。身边有两个个朋友Surface Pro 4 烧屏。

第三方配套软件缺乏。Microsoft Store 和 Windows 8的失败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了。除了 Windows 自家的套件以外,很少有软件对于 Windows 平台的应用进行触屏优化,这造成了触屏的使用体验极差,点击困难。

触屏鸡肋。为什么说触屏鸡肋呢?请各位读者仔细思考一下,使用触屏有哪些场景?首先,如果你要在传统笔记本形态下使用触屏,那你的手臂势必要穿过键盘,悬空点击屏幕,这种情况下,手臂很容易疲劳。而且这样点击屏幕会造成屏幕的大幅度晃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 Surface Laptop 的发布会,当演示人拿着 Surface Pen 戳屏幕的时候,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灾难,甚至需要另一只手扶住。

 

Surface Laptop 发布会 Part 1
Surface Laptop 发布会 Part 2

后记

与其说怀念那个时代,不如说是怀念百花齐放又令人惊艳的工业设计。笔记本形态的固定化,使得笔记本外观的变化,逐渐集中在材质、厚度、做工、和屏占比几方面。在这几个方面,如果说没有让我眼前一亮的东西,那也是有失偏颇的,但总归感觉感觉彼此差别不大,都在一个框架内跳舞。同时,随着联想小新Pro 13(我本人买的 4800U 版) 的发布,笔记本好像逐渐有走向内功比拼的苗头。

实话实说,电脑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工具,无论是微博、知乎还是 QQ 、微信,我都喜欢用电脑进行操作,主要还是感觉效率高。但对于我父母来说,他们的大多数时间,都已经转移到了手机上。放眼过去十年,人们慢慢对多合一设备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很多时候多而不精反而比不上各个设备专精一方面来得实在。而这,也是今年来数码产品发展的趋势——手机逐渐抽离了电脑的社交和娱乐属性,而更多保留了电脑的工作属性,而平板,则在手机和电脑的夹缝中硬生生走出了一个爱奇艺(视频)属性和学习属性。

 

引用

1、图片均选自各品牌宣传图

2、ThinkPad Yoga: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s411f7g7?from=search&seid=14319563012712931779

3、VAIO Fit: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x411w7qU?from=search&seid=16206525315120924848

4、XPS 12: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s411Z7Gg?from=search&seid=6612336714909423023

5、Surface Laptop 发布会: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x41127xq?t=4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