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全网都在推崇计算机、写代码,难道大学除了计算机专业其他专业真的一无是处吗?
最近看到上述提问,提问者好奇为什么现在计算机专业热门,其它专业却较少提起。我认为单一专业的知识深度足够,但广度缺失,因此在学习期间,我在各专业做了一些尝试,过去一段时间也就此进行过一些思考,下文我将分享我的看法。
我本科是计算机 (Computing Science) 与科技设计 (Interactive Arts and Technology) 双专业,也花了七年多的时间将大学中许多其它院系的基础或进阶课程学了一遍。
八年前我初入大学时,便抱着学完感兴趣的课程就退学的思路去的,没想到感兴趣的内容较多,一不小心待了更久一些。我将大学视作一个探索的过程,探索心之所向。因为是海外留学生的身份,彼时高考完的我也并没思考过大学的专业方向,于是中介把我送到了最热门专业「Computing Science」也就是计算机科学里。
在我的大学里,学生必须指定一项专业,但大学内所有院系的课程都是开放给所有学生选择的,也就是说即使你是计算机专业,想去上心理学课程也完全没问题。只是心理学课程不算在计算机专业学分里、也不显示在任何证件上,其它专业课程在大部分人眼中便是「无用」的课程。
我在计算机专业上了如下课程:一些计算机语言,如 Julia、Go、Java、Python、C++;一些数学课程如离散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领域相关课程,如算法、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密码学、计算机图形、AI 人工智能、编译器设计等。
在科技设计专业上了:平面设计、交互设计、多媒体平台分析、Android 程序开发、Arduino 电子板设计、3D 材料打印、传统棋牌游戏设计、Unity 游戏开发、游戏设计理论、绘画、摄影、视频剪辑等。
在大学里的各种其它专业学习了:法语、英文文学、宏观和微观经济、音乐理论、心理学导论、社会心理学、批判性思维、探索意识、领导力训练、写作课、创新与初创企业、语言学导论、人类语言认知与声带解剖、互动性叙事、人文地理、电影发展史等。
在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时,我常会跳过基础课而直接选择感兴趣的进阶应用课程。我时常在思考,也在怀疑学了这些与专业无关的周边专业到底有没有用。逐渐的,我发现自己目前在做的所有事都离不开接受多维度教育,最喜欢的课程依旧是与计算机毫无关系的人文学科,听着电影史好像恍惚间回到几十年前。
到目前为止,我仍认为我的学业背景中广泛接受其它学科知识让我受益最深。如果你硬要问其它专业的课程是否有用,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在我看来,现在教育缺乏创造力的源泉,便是学生缺乏了跨领域的认知。比如一条路计算机走到黑的学生,你指望他可以开发出一款优秀的语言应用教授英语吗?不可能的,因为计算机专业培训出的学生不具备理解语言学习痛点的能力,这是语言学专业学生所深知的问题。
现有的知识体系注重培养一个人专强的能力,却忽视了知识间跨领域的关联。而知识的关联性,就如同点穿成线,线穿成网,从而形成知识的储备。值得注意的是,许多精彩的创造恰恰来自于对多领域的了解,和跨领域的碰撞。
如同影视,运用了镜头、音乐、叙事等,来将某个观念传递出去;建筑,包涵了对美学、数学、空间理论等的理解,来创作出与社会环境相和谐的设施;而切准需求、定位独特、能更好服务受众的的应用程序,依靠的不仅是你对编程,算法和计算机理论有多熟练,而是将不同领域的东西拿来,像拼积木一样组装在一起。
创作独立应用恰好就是这样,你会用商学明确产品定位,用揣摩后的设计与用户交流,用程序代码展现逻辑思路,最终用你的应用来让更多领域受益。本教程中,我会根据自己的开发经验,以企业学的发现问题来介绍创作内容、平面与交互设计来剖析界面设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及编程知识来讲程序实现、商业模式来解读应用营收、广告学的基本知识来带你了解应用宣传。
2020 年下半年,我将自己所学与实践经验放在一起,与少数派合作制作了一款跨学科的应用开发教程,取名为「创作者的 iOS 独立开发指南」。若你想创作一些东西,或对其它专业在计算机领域的实际应用感兴趣,可以点此查看这门课程,目前有首发优惠。

我在不同领域交汇处的部分思考:
游戏设计、精神分析电影理论 - 为什么感觉很多人玩《荒野大镖客2》几章之后就吃灰了?
设计、计算机程序 - 为什么存在的技术和设计被苹果来做就会有很高热度?
认知、语言学教育 - 孩子今年2岁半了,不爱开口说英语怎么办?
翻译、开发、创业、应用 - 「书空 」iPad 上无限画布的简约手写笔记
教育、设计、开发、推广 - 创作者的 iOS 独立开发指南
硬件、开发 - 「ARM, AMD,英特尔」硬件科普及我见的未来
我的主页:legolas.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