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设计」是把设计思维用在职业生涯规划的一种方式,人生设计课的创始人是两名跨界设计师——前苹果公司员工比尔 · 博内特和戴夫伊万斯。他们在斯坦福大学教授这门课,旨在用设计思维,帮助更多学生发现未来想做什么。《斯坦福人生设计课》一书正是这门课的精华内容,我最近读完此书,整理了比较有启发的部分,在这里分享。

奥德赛计划是什么?

在信息过载、普遍迷茫的社会里,我们往往觉得达到了某个目标就能从中突围。这些目标可能是:好工作,存款,好东西......目标达成的话,大脑很快又开始制定下一个目标;没有达成的话,大脑也会转移到下个目标。当下是匮乏的,或者是暂时得到满足的,而未来是丰盛的,是被赋予了无限期待的。

作者提醒我们如果我们在这一的框架下生活,就无法意识到自己本身所拥有的天赋和能量,而陷入「哪种生活最好」的迷宫中,无法行动。要行动,首先要厘清自己。

然后,再写出未来 5 年三个版本的人生计划。我们将这种方法称为「奥德赛计划」。只要你做了计划,就已经获得了三种完全不同的、完成可以维持生活的工作机会。

要注意的是,三种计划都得是「A 计划」,即能反应出你真正的渴望。作者还梳理出了三个方法可以帮助你将计划列出来:

  1. 第一种选择——你正在做的事。
  2. 第二种选择——如果你突然无法从事正在做的工作(第一种选择),那么第二种选择就是你想要做的事。
  3. 第三种选择——在不考虑金钱和形象的前提下,你想做的事情或者你想过的生活。


具体来讲,每个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  一个直观的/图解形式的时间明细表,包括私人的、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例如:你是否想结婚?你希望学习通过意念掰弯汤勺吗?
  2. 为每个计划拟定一个六字标题,描述计划的核心内容。
  3. 针对每个计划提出两到三个问题。优秀的设计师会通过提问进行测试,发现新想法。在每一个时间明细表中,你可以尝试各种不同的可能性,多方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在这三个人生计划中,你想测试并探索哪些事情?
  4.  填写「仪表盘」,评估如下内容:
  • 物力(你拥有客观资源吗?例如时间、金钱、人脉,这些都是你实现计划所必需的)
  • 喜欢程度(你对这三个计划的态度如何?迫切、缺少热情还是满怀热情)
  • 自信心(你相信自己一定会实现计划,还是不确定?)
  • 一致性(这些计划本身有意义吗?它们与你及你的工作观和人生观是否一致?)


做奥德赛计划之前的清理

我们为什么总是感觉到焦虑,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对今天没有清晰的认识。我们所预想过的「今天」和实际的今天有所差距,这会给我们带来不好的情绪,干扰今天的行动。这个差距可能来自于个人的认知或者外部环境的变化,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

这本书的作者说:

记住,我们的重点是让你是不要在纠结于无法付诸的行动、无法解决的问题。

作者将这些问题称之为「重力问题」,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 完全无法解决的问题
  2. 不具有可操作性的问题

对我而言,第一种问题是父母总是反对我的职业决策,认为公务员才是好工作;第二种问题是今年我终于拿到了高校的奖学金,却无法办理签证出国。

经过数年的尝试,父母对我的干预少了一些,我的生活变得简单了一些。但是从过去的混乱中走出来之后,我还记得当我自己的价值判断和他们武断的准则发生差距时,自己的纠结与忐忑。我会为在那些问题上浪费的时间感到后悔。而现在,我则把这些问题都归为「重力」问题,连后悔的间隙都不给它们留,把精力留给我能改善的问题上。

相比在焦虑、犹豫中来回摇摆的心力交瘁,探索本身就是一件快乐、有趣,而且效率更高的事情。

而与「重力问题」同样重要的是「锚问题」。这类问题像真正的锚一样,把你固定在一个地方,让你无法前进,更可怕的是甚至会让你陷入一个死循环。跳出死循环的方法是重新定义问题,寻找其他有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尝试。

在制作奥德赛计划的过程中,你需要对自己的每个计划提出三个问题。在提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把「重力问题」和「锚问题」区隔出来,如果你的头脑有一丁点在那些问题上徘徊,要立刻喊停。不让解决不了的问题填充头脑,思路就会变得清晰;不让循环作为行动路径,行动力就会提升。你眼前的奥德赛计划正是可以依循的地图。

人生设计是一个过程

一旦开始用原型设计的思路设计人生,也就开始了不断迭代的过程。快速尝试,即使失败也是一种学习。作者把如何从失败中复盘也做成了表格,方便我们总结,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表格来梳理思维。也可以以此为基础,在我们熟悉的个人管理工具中设计出相应的表格。

from www.designingyour.life

作者也倡导合作,我们可以发起「人生设计小组」,定期见面,坦诚地分享彼此的进展和困难。自己在平时的行动里要养成主动地发现问题的习惯,制作「求助日志」,即在你施行计划时遇到的困难,找到一些可以帮助你的人,记录他们可以给到的解决方案。

哲学家詹姆斯·卡斯写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有限与无限的游戏》。在书中,他指出,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一个有限游戏(为了获胜,我们遵守规则),或者是一个无限游戏(游戏中,我们玩的是规则,目的是为了获得快乐,让游戏继续下去)。 但这与人生设计有什么关系呢?你要记住自己一直在进行一场无限的游戏,游戏中,你会越来越接近真实的自己,并通过不停地设计来展现自己令人惊叹的一面,这样你就不会失败了。抱着无限游戏的心态,你所做的就不仅是减少失败了,而是真正对失败免疫。没错,你会体验到痛苦、失去和挫败,但这些体验会让你在现实生活中更具复原力。

希望我们都能搞清自己游戏的规则,好好玩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