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便携和其他莫须有的需求,我在两年前入了这款鼠标,它也从此成了我越来越离不开的伙伴。在这篇文章里,我会简略地介绍一下这款鼠标,然后分享一下我自己使用这款鼠标以及一些相关效率软件的经验,希望对我派的鼠标使用者有所启发。
何为 MX Anywhere 2
作为罗技办公系列的次旗舰便携鼠标,沉寂 6 年后推出 2 代,最大的改变似乎是换了个更现代的壳。

硬件使用体验
便携鼠如何便携,外形小巧最有说服力。拿我一个正常大小的手掌比较,这款鼠标差不多只有我掌心大小,出于手感考量,鼠标的中后部做了适当的抬高,从侧面看呈现类似于鱼鳍的形状,握起来还是比较舒适的,不过囿于尺寸,一般人只能捏握来用,所以最好还是不要连续用太长时间了。材质上,这款鼠标大身用了类肤的材质,侧面指握处用了两块柔软防滑的橡胶,手感很出色,不过长期使用下来,表面的磨损会比光面严重些。

两年使用下来,无极滚轮应该是我用过最离不开的一个功能。所谓无极,就是无穷无尽,这款鼠标可以通过按下滚轮,在有阻尼和无阻尼之间切换,而没有了阻尼,就能像手机滑屏一样一直滑下去了。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对于这种没有阻尼的滚轮,不能像以前那样把手指放在滚轮上滑动,像滑手机那样拨滚轮才是正确的方式。

续航是无线鼠标绕不开的点,依我的使用经验,这款鼠标充满一次电可以用1个月左右,也许是驱动原因,它总是在即将没电的时候再弹通知提醒充电,所以常备一条 Micro-USB 还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多设备切换作为这次更新的亮点,有着很方便易用的体验,我也没什么可以多说,相信大家稍作体验便能体会妙处。
更高效自在的鼠标使用方式

本人设计专业学生一枚,万事离不开鼠标,我想像我这样把鼠标当作生产力工具的人应该不多,倒是闲着上网冲浪的时候,很多人才重用起鼠标来。以下是我使用这款鼠标的一些经验,旨在用更自在的方式使用鼠标。
何以自在
说起鼠标,其实我也挺烦的,这么大的电脑屏幕,凭一个小指针在 2 维空间里移来移去,还真不如键盘上一个键来得直接,所以要想鼠标用的自在,无非是两点:第一减少移动,第二加快反馈,下面的经验总结,就是以这两点为目的的。
手势按钮 与 驱动中的宏功能
出于按下滚轮切换模式的设定,这款鼠标的滚轮中键功能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滚轮下方的手势按钮,不过别小瞧,在驱动的加持下,它的功能可比中键丰富多了。

之所以叫手势按钮,是因为你可以按住它向正交四个方向滑动来触发手势动作,这就意味着只要设置得当,光这一个按钮抵五个用。而且手势是带有方向性的,对特定的方向设置特定的动作,使用起来会自然不少。

举个例子,我在浏览网页的时候,常常感觉把鼠标移到标签页那儿关闭标签页太麻烦了,用一个按住下滑的手势解决应该会很不错。在驱动里选定 Google Chrome(或者其他浏览器),把 按下手势按钮向下滑动 这个动作的功能设置成 按键分配,分配的按键设置成 Chrome 关闭标签页的快捷键 Ctrl+W 就能实现这个功能了。另外,我个人感觉拇指按钮前进后退的功能我并不是很常用,我们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例如把前进按钮设置成 切换到下一个标签页的快捷键 Ctrl+Tab,后退按钮设置成 切换到上一个的快捷键 Shift+Ctrl+Tab,这样我们清理、切换标签页就方便多了。

总体上讲,罗技驱动的体验还是不错的,对拇指按钮、手势按钮以及滚轮水平方向摆动都提供了宏按键功能,也可以针对特定应用程序特别设置,预设方面也很丰富,罗技提供了很多常用的设置,同时每个按键都可以设置为手势按键,可以选择手势方案或者进行自定义,大大地丰富了按键功能。
这方面的设置我通常是在浏览器和一些特定软件上,全局设置用的不多,主要是配合 Rolan 设置了一个按住手势按钮下滑唤起 Rolan 的动作,针对其他软件的设置,我在下面会小放几张(肝累了)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疾速反馈:WGestures
其实这是个小巧干净的鼠标手势软件,不过我似乎只会用关闭这个手势,触发角功能才是我的心头好。

触发角对于 Mac 用户来说应该不是什么新名词,这是 Mac OS 自带的一个功能,可以通过指针撞击屏幕角落来触发动作,我相信很多用户一定用过,不过我个人感觉这个功能在 Windows 中更好用,因为 Windows 的 UI 很多都是紧贴边缘的,结合触发角使用移动更少,会更方便一些。

重点来分享下我的一些设置,在触发角方面,我把左下设置成了开始菜单,左上设置成 Win+Tab(任务视图),右下设置成 显示桌面(Win+D),右上没有设置,这样设置主要是遵循了原本按钮的位置,右上原本是设置成 控制中心(Win+A),但我常常误触,所以就没设置了。另外 WGestures 是可以设置黑名单的,触发角对于有些软件的使用来说并不友好,这时候就可以在手势选项卡里添加特定的应用,在右侧勾选 「不要在 xx 上使用任何手势(黑名单)」即可。

写在最后
写了这么多,其实干货没多少,最多是些玩弄桌上方寸地盘的经验(作为学生党,这块小地盘总是要玩出花,哈哈),最后也没什么可以多说,毕竟对于鼠标,重在自己用着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