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17 年 WWDC 发布的 iOS11 中,Siri 可以使用键盘输入语句了,但由于 Siri 的“智障“导致人们对于 Siri 都甚少了解,更何况是一个被苹果藏在辅助功能中的一项功能呢。但是合理的利用这项功能可能会让你在生活、学习或者工作中,效率加倍。
开启「Type to Siri」
「Type to Siri」这项功能并不在常规的 Siri 设置菜单里,而是被苹果雪藏在了辅助功能当中。苹果的初衷可能是把这项功能设计给有语言障碍的用户,但既然有这项功能,用起来还很好用,那何乐而不为呢?

即便你开启了「Type to Siri」但依然可以通过AirPods、EarPods或者 hey Siri 唤醒「语音版Siri」,得注意的是当我用 AirPods 唤醒 Siri 的时候,手机上显示的是「文字版Siri」但说话的话 Siri 是可以识别的,不知道是系统 bug 还是苹果有意为之。
设置「文本替换」
如果你按照上一步操作了,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找到了新世界大门,接下来就是找钥匙了!
iOS 原生键盘用一个看似无用,实则非常强大的功能,为什么说它是看似无用呢,因为现在的输入法都有记忆功能,所以你常熟的一些词会被输入法记住,当你再打这个词的时候,输入法就会把它提前,甚至你可能打一两个字母就会出来你想要的词语了。其实「文本替换」和它也是异曲同工,只不过它并不是让键盘习惯性的记住那个词,而是通过设置让键盘直接背下来。本文中所有的「Type to Siri」都是通过这个功能打出来的。

在「文本替换」中你可以把一些经常使用的句子设置上两到三个英文字母组成的短语。而苹果在「文本替换」中已经帮你设置了几个(虽然这几个都没什么用处)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思考你要用的用到的语句了,在此我也给出了几个例子,但然具体想要实现什么就需要想清自己的需求是什么了,我也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而已。
例子
我会举一些我经常使用的短语和它们所在的应用场景,以作参考。
- cx - call to xxx
由于一些原因,每天我都需要给某人打许多电话,但每次都要退出当前应用,找到「电话」在找到他的联系方式,就会觉得很麻烦,一次两次的话还好但是次数多了就会觉得很繁琐。通过「Type to Siri」就会很方便的解决

- tr - translate to Chinese
有人会说 spotlight 也可以实现翻译功能,而且支持的语言更多,为什么一定要用 Siri 呢?首先 Siri 在 iPhone 上呼出更快,只需要长按 home键即可实现,而 spotlight 在非桌面的地方需要「下拉通知中心」-「右滑」才能实现。其次spotlight的翻译只能翻译一个词语,而 Siri 的翻译却可以实现翻译句子,所以在看一些英文文章的时候,翻译句子要比翻译单词更有用。(不过目前 Siri 翻译的句子不能太长……所以我只能放弃我那翻译全文的野心了)

- wtx - use wechat send a message to xxx
微信在某一次版本更新之后便支持了 Siri,可以通过Siri给联系人发送信息了,在使用「Type to Siri」之前,我一直都没有怎么用过这个功能,因为微信联系人的备注几乎全部是中文备注,而英语的 Siri 对中文的支持又很不友好,所以只能放弃。不过有了「Type to Siri」之后我就可以很方便给一些常用联系人发消息了。

- px - play xxx
这个短语应该是我用的最多的一条短语,因为除了上课等必须要摘下耳机的时刻外我的耳机基本一直戴在耳朵上,所以我有许多个播放列表,在不同的场景下,我会选择听不同的播放列表。

- ox - open xxx
这个短语并不是用在打开任何 app 上的,因为随着 iPhone 使用时间的增长,app 数量也在增多,想把每个 app 全部编上缩写,并记住每个 app 的缩写,简直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短语被我用在了一些「特殊」的 app 和比较常用的 app ,剩下的 app 我还是会解锁进入主屏或从app中退回主屏,乖乖用spotlight来搜索。例如那些社交类的 app:微博、Twitter、Instagram…对于我来说就属于是特殊的那一类,因为我每天会在某一个休息的时间段,专门拿出30-40分钟去刷这些 app,在这一天中的其他时间我是不会去看这类 app 的,在这几十分钟里,我会一个个的去浏览这些 app,用这个短语就会十分方便。

- ow - open workflow
可能有些人看到表题或者点进来看了之后会觉得这些事情用 workflow,LCP 之类的都可以实现,但是这类 app 都是第三方 app,在调用上不如Siri更加迅速,的确有些事情「Type to Siri」而 workflow 类的 app 更简单,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了这一条,这类 app 基本上都有小组件或者可以通过 3D Touch 来实现,但是如果真的按按照便捷性来说,我认为「Type to Siri」更快一些。

在iOS11更改了通知中心的现实之后,许多时候再通知中心向右滑总是会误触到某一条通知,而且每次进入小组件的界面总是一卡一卡的,体验并不好。所以我个人对与 workflow 这类 app 的解决方案是,优先使用「Type to Siri」如果「Type to Siri」不能解决那就通过「Type to Siri」呼出workflow。
⚠️注意
刚开始使用的时候,每个短语都会记得很清楚,但是时间长了,可能就乱了,所以在设置短语的时候最好有一套自己能懂的命名规则,就像我上面的例子似的,采取[动作+内容]的方式,相同动作的指令是一样的,而后面的内容则是缩写。
关于重复
指令多了自然就会遇上重复的缩写,例如 workflow 和微博两个的首字母都是 w,这种情况我有两种解决方案。
1、workflow 缩写为 wf,而 weibo 缩写为 wb,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区分度更明显,但是需要多输入一个键位
2、 workflow 缩写为 w,而 weibo 缩写为 b,这样可以保证短语在两个字符内,坏处是可能偶尔会忘记哪个是 w。
写在最后
如果你完成了以上两步,那么恭喜你,已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Type to Siri」的确可以简化你的操作,但是代替 workflow、LCP,反而我觉得「Type to Siri」可以让你更加便捷的去用 workflow这类的 app。我只能算是一个轻度 workflow 用户,所以对于 workflow 的理解并没有那么深刻,有哪里说的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