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土澳一年还没有出来旅行过一次的笔者终于在这次回国前决定在悉尼转两天。正好发现了「这是一个懒人活得更好的时代」专题,于是就准备在异国他乡体验一下 Airbnb 和 Uber,尝试下互联网思维下的旅行。
Airbnb
笔者这次是和在墨尔本的读书的姬友(实则女汉子)结伴旅行,但是姬友很早就决定要住在自己悉尼朋友的家里,所以笔者只能自己找房子了。姬友住在离新南威尔士大学不远的地方,这里是学生居住的区域,并没有什么酒店。于是笔者就希望使用 Airbnb 来寻找一个短租房。
虽然在这之前很早就下载了 Airbnb 的应用,但是其实这是笔者第一次使用服务。在注册,绑定手机和支付方式之后,就可以开始寻找房源。输入姬友居住房子的地址,入住退房日期,人数,房间类型之后,系统在附近寻找到了几个可选的房源。房子大都为独立房间,价格约为一晚 $ 50 澳元 (折合人民币约 230 元)。笔者在参考评价,价格,交通等各个因素以后,选择了一个虽然价格比其他房子稍高,但是有出租经验并评价很好的房子。在询问了房主一些相关的信息以后,就愉快的下了订单。与传统酒店的订房 App 相比,Airbnb 整个预订流程非常的简单,各种信息很直观的展示在应用界面上,本地化做的也不错,并能根据所在的地区自动转换货币,还能快速地和房主进行简单的文字交流。需要注意的是,Airbnb 有着不同于酒店的预订方式,需要缴纳一定或全额的房费。在取消预订时,根据不同的退订政策(严格或宽松)和取消预订的时间来决定退回的房费。因此在预订时一定要看清房子的退订政策,最好能和房主进行简短沟通后再进行订房。
预订成功后笔者从邮箱里收到了系统推送的确认通知,房东也很亲切的和我打了招呼。就在笔者觉得一切顺利的时候,在出行的两天前收到了来自房东的消息。原来房子内的洗衣机漏水,将房子内所有地毯都弄湿了。房东问我是否介意,并愿意如果退房提供全额退款。但是因为时间紧迫,附近的房源又没有合适的选择,只好和房东商量尽量把房间内的水弄干。怀着怀疑加担心的心情,笔者坐上了前往悉尼的大巴。
在到达悉尼后,利用 Google Map 和 Uber,笔者顺利的找到了预订的房子。从外面看起来是一个现代式的公寓,有门禁和对讲机,按下房铃后,房主 Heidi 亲自出来接待了笔者。进去房子后就听到烘干机轰鸣的声音,房主正在和室友一起清理房子,看起来房间地毯上的水已经大部分被烘干了。在带我参观了各个设施和告知 WIFI 密码以后,笔者就算正式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 Airbnb 体验。
笔者仔细观察后对比发现,实际的房子与应用内的照片相比没有很大的出入,各种设施一应俱全,浴室和卧室都非常整洁,整体令人满意。在简单收拾行李后笔者就前往了市中心,在路上收到了房主 Heidi 发来的信息,告诉我已经清理完毕并将房子的钥匙放在了门口的邮箱里,作为补偿,她还在房间的桌上放了一大盒巧克力。Heidi 说自己会在我住在房子的几天和家人一起出去旅行,但是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和她联系。她还热心的提醒我因为其他人的房间可能还没有完全打扫完毕,因此当晚会有人住在客厅里,希望我如果回家很晚的话不要打扰他人。Airbnb 的房主很多都是将自己的房子在自己出行的时候出租出去,因此有很多问题可能就需要租房子的人自己来解决了。
笔者很快就遇到了第一个问题。笔者在游览了一圈市中心后乘坐公交车于晚上 12 点左右回到了房子。从邮箱内拿到了钥匙但发现自己打不开大门。在笔者瑟瑟地站在雨中折腾了半个小时后终于用遥控器配合钥匙打开了大门。因为回来的时间很晚,客厅的灯已经关了,为了不吵醒其他人,笔者只好蹑手蹑脚回到房间直接睡觉,连洗刷都顾不上。在之后的几天里,虽然整体上的体验不错,但是因为是合租的公寓,所以使用卫生间的时间问题一直困扰着笔者。房内其他的人都是上班族或者学生党,因此早上时往往需要排队才能使用卫生间。最尴尬的问题是,卫生间并没有配备锁,因此有可能出现在使用时被破门而入的情况。Airbnb 作为民宿,自然不能像酒店一样自由和方便,在查看房子介绍时往往很难完全预知可能发生的状况,种种限制也是在入住后才能有比较切身的体会。
最后,退房的流程非常简单。Heidi 并没有要求笔者打扫房间,只是请求笔者将房内垃圾统一放入垃圾桶,并在离开时将钥匙放入邮箱内。在完成这两件事后,笔者通过 Airbnb 向 Heidi 发送了感谢的信息,之后便离开了房子,也结束了自己的第一次 Airbnb 体验。
Uber
Uber 进入澳洲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笔者所在的堪培拉直到 11 月才正式开始支持,因而在前往悉尼之前并没有在澳洲使用过 Uber。笔者在乘坐 3 个小时的大巴后,在位于悉尼市中心的 Central Railway Station 下车。下车后便打开了 Uber 准备找车前往在 Airbnb 预订的房间。悉尼的 Uber 服务分为三种:优选轿车,Uber Taxi 和高级轿车。优选轿车大致上就是类似专车的服务,Uber Taxi 和一般的出租车没有明显的区别,只是支持使用 App 支付,而高级轿车……(请自行想象)
囊中羞涩的笔者当然选择了优选轿车。选定目的地和上车地点后,笔者开始了搜寻车辆。不到20秒,就有一位司机接单,显示离笔者只有1分钟车程。Uber 会显示司机的名字,车辆信息,车牌号码以及实时位置。当司机到达附近时,应用会提示用户准备上车。遗憾的是,Uber 内置的地图似乎精度还有待提升,当笔者位于道路一侧时,地图却将笔者定位在另外一侧。这导致笔者预订的车停到了错误的位置,而市中心车辆较多,不宜调头,司机即便看到了笔者也不方便将车调过来,于是直接取消了订单。
笔者只好稍微步行一段距离,离开中心街道,到旁边路上的一个公交车站旁重新叫车。不久又有司机接了单,笔者立刻发消息给司机,告诉他公交站的位置,以免再次停在错误的方向。终于,笔者成功见到了司机。在帮笔者将行李放在后备箱内以后,笔者进到了车内。司机首先向我再次确认了目的地,并在 Google Map 上查询路线,提醒我系好安全带,一切就绪之后,我们便出发了。
司机热情的给了我一瓶矿泉水和一片口香糖。通过简单的交谈,司机告诉笔者他自己是个上班族,在下班后和周末当 Uber 司机做兼职。司机说 Uber 的存在让人们在昂贵的出租车之外有了其他的选择,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 Uber。当笔者告诉司机要前往在 Airbnb 上预订的房间时,司机很兴奋地说自己虽然知道这个应用但没有用过,并说自己下次出门旅游也要试试。
大概20分钟之后笔者顺利地达到了目的地。最终的车费为 $8 澳元,而同样距离的出租车至少要 $ 20 澳元。在人力资源稀缺的发达国家,服务类行业的收费往往很高,出租车大都需要电话预订(在悉尼这样的大城市才有招手即停的出租车),Uber 这样的应用的出现的确能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实惠和便利。在用 Uber 支付了车费后,司机热心的帮助笔者将行李取出,并请求我给他一个好评。笔者评价后,司机跟我说了声谢谢,便开车离开了。在信用社会里,评价的力量非常重要,而这正是 Uber 得以保持用户体验的关键。
总结
互联网在不经意之间慢慢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它带给人们更多的便利,让素未谋面的陌生人能够以更加简单,直接的方式进行沟通,也让人们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内也能轻松愉快地生活。对 Airbnb 和 Uber 这样的服务而言,或许它们还不够完美,但至少笔者从自己的体验里感受到了它们带来的便利。这次的体验让笔者相信,美好的事情或许真的可以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