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手势,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在像复仇者联盟、钢铁侠、神盾局特工等影视剧中,主人公一个潇洒的手势,就打开了他们的「machine」,然后用酷炫的操作处理全息影像系统。这些来自未来的、柔软的、性感的手势没法不让人着迷,如果有机会,我想谁都不会拒绝体验一次。可在目前,这还是一种奢求,只能降低标准,寄托于其他的介质,也就是今天要聊的 — — 在手机上对图片的操作手势。

在我看来,对「图片」的操作手势是「文字信息、图片信息、视频信息」这三种信息介质中最带感的一个,看完文章,或许你也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

两指转动旋转图片:QQ、快图浏览等

事实上,在手机里旋转图片是一个较为低频的操作,这就导致,将「旋转」按钮放在一级菜单不合适,但放到二级菜单中,需要的时候又觉得低效。手势的作用这时候就凸显了出来,不用任何入口就可以非常方便的完成操作。在 QQ、快图浏览中,都可以通过「两指转动一个小角度来旋转照片」。

滑动多选图片:百度云(iOS)、Smartisan OS

在电脑上,我们使用鼠标一个点滑就可以对被选区域内的图片进行批量操作,而在手机上却经常智能通过一张一张进行点选。在手机上如果可以实现类似电脑的操作,一定会高效很多。百度云(iOS)和 Smartisan OS 就是两个借鉴鼠标点滑操作的典型例子。

在百度云(iOS)中多图上传时,用户在百度云的内设相册中只需横向划过整行图片即可完成批量选中。不过需要说明的是,百度云(iOS)的滑动多选图片只限于一行内的图片,也就是说,我们每次滑动最多只能选择 4 张图片,在体验上,和鼠标的点滑操作还是有些许割裂的。

同样是滑动多选图片,Smartisan OS 相册的体验就几乎和鼠标点滑完全一致了,选择一个起始图片,我们可以向右滑动选择该行的 4 张,也可以继续向下滑动选择下面的图片,效率上比百度云(iOS)又高了不少。

双击图片 like 操作:Instagram、Fleck 等

双击这个操作最出名的非「双击放大图片」莫属。而对于不可放大的图片来说,这个零上手成本的手势就可以派上别的用场了。双击进行 like 操作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自 Instagram 使用这个手势以来,越来越多的图片类应用都借鉴了这一手势,似乎已经成为此类应用的标配。Fleck 就是其中一个,它是一款比 Instagram 更纯粹的图片分享社区。没有关注,没有评论,只能查看图片,点赞和收藏。

滑动图片实现相应功能:Cleen、Fleck、探探 等

在 iOS 6 及其以前的操作系统中以点按操作为主,随着 iOS 7+ 的到来,滑动操作开始逐渐登上舞台:滑动返回,滑动删除,滑动标记邮件等等等等。除此以外,滑动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第三方 App 中,围绕图片展开的很多应用就是这其中的一个代表。

Fleck 的首页下有两个二级 Tab 标签,Top & New,Top 即为今日精选,一般来说都是些高质量摄影照片,而 New 页面就是给用户投票的选择,用户可以通过上滑顶之,下滑踩之的方式表达对图片的态度。

不过,在「顶 踩」的设定上,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上方设置为「踩」,下方设置为「顶」似乎更符合心理一些。试想一下:当我们遇到好的东西时,可能会有收入囊中的念头,把东西放进口袋这个心理更「偏下」一些;而当我们遇到差品质的东西时,总会不自觉念叨「这是什么玩意,去你的!」,为了把差品质的东西扔的更远,我们总会尽力把它仍成一个抛物线状,往上抛,往远扔这个动作更「偏上」一些。

Cleen 是一款通过手势 — — 上滑标记、下滑删除、左滑稍后处理,来高效管理照片的一个效率应用。 相比 iOS 自带系统需要不断「点按删除 - 确定删除」来说,滑动确实提高了图片的管理效率。

探探 是一款比陌陌更年轻、更纯粹的陌生人交(yue)友(pao)软件。在探探的主界面,用户可(bi)以(xu)通过左右滑动的方式来表达对异性或者同性好友的赞或者踩,如果互相点赞了即可进一步交流。

上下滑动关闭图片:VVebo、墨客、Tweetbot 等

如果你平时刷微博只用官方客户端或者 Weico 之类的,那你可能不知道你在「关闭图片」这件事上浪费了多少时间。在这些客户端中,关闭图片只能轻触图片,然后就默默的等待图片 zoom out 吧。而 VVebo、墨客则支持通过上滑或者下滑来关闭图片,用惯这种方式后,就再也回不去了。

此外,Twitter 第三方客户端公认的翘楚 Tweetbot 同样支持滑动关闭图片:在单张照片的 Tweet 中,用户可以向任意方向滑动关闭图片,而在多图的 Tweet 中,由于需要左右滑动图片,因此只能上下滑动关闭照片。

同样是滑动关闭图片,Tweetbot 要更细腻一些,一来,在 Tweetbot 中,图片被滑动时,是旋转着飞出视线的,而另外两者则是「直挺挺」的离开;二来,在 Tweetbot 中,不同的滑动速度对应的不同的图片关闭速度,滑动速度越快,照片关闭的速度则越快,而在墨客中,一旦超过界定速度,无论以多大手速滑动,图片的关闭速度都是相同的。

两指 pinch 关闭图片:iOS 相册

说到关闭图片,不得不提的还有一个非常好用的手势:iOS 相册中两指 pinch 关闭图片。两指向外向外扩张即为放大图片,向内收缩即为缩小图片,对未放大过的照片进行 pinch 操作就是将图片缩小为缩略图,也就是关闭图片了。这个手势相比前面几个来说,在效率上的提升就没有那么明显了,不过也提供了一种关闭图片的方法。

总结

就像文章开头说的,在「文字、图片、视频」三种信息介质中,只有对图片的操作手势才有那么一丁点未来的感觉:我们可以把图片向左 / 右滑动想象成我们的手在空气中向左 / 右挥动以调整视觉范围;我们可以把两指 pinch 想象成我们的双手缩短距离以缩小视图,当然,两指的 zoom in 就对应两手在空中向外扩散以放大视图;我们也可以把两指旋转图片想象成我们的双手在空气中旋转一个角度以旋转某个三维立体物品。Perfect match!

在写这篇稿子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对图片的操作手势灵感是来自于影片,还是,影片在构思时大量取材于生活并进行了升华。不管这个问题是答案是什么,又或者这个问题就根本不成立,总之,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我对图片的操作手势是充满了好奇与好感,在日常使用 App 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手势时就尽量不用按钮。或许在下一次智能设备革命到来的时候,多使用手势的习惯可以然我更自然的过渡,少一些学习成本,哪怕一点点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