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看过不少单反的购买指南,这些文章多半是告诉你怎么买单反,为什么要买单反,单反有些什么优势,以及买来了之后要怎么用。而今天我们要写的这篇「指北」则是要告诉你「为什么不买单反」

作为一名电子产品爱好者,我经常会遇到朋友前来找我咨询,他们希望从我这里获得一些关于电子产品的意见和建议,我也很乐意帮助做出更佳合适的选择。早些年我遇到比较多的问题是关于笔记本电脑的,那时笔记本电脑才刚刚开始大范围的普及;这两年我遇到比较多的问题是关于智能手机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智能手机成为了每个人的标配;最近这段时间我遇到比较多的问题则是关于单反相机的,生活水平的上升和单反价格的下降使得很多人对这些看上去非常专业的设备产生了兴趣。

不过和对待前两者的态度不同,很多时候我听完朋友关于单反购买的提问,并不是给他们一些选购上的建议,而是给他们一些不要购买的建议。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差别,主要是我发觉很多来向我咨询的人对于单反的认知存在很多的错误,这使得我不得不花时间去纠正他们这些错误。而且我发现不仅仅是我身边,在互联网上也有不少朋友对于单反的认知存在很大的误区,因此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讲解。为了方便大家自我对比,下面我将按照咨询者情况的不同来做分类介绍。

有钱有闲买来玩

这种情况的咨询者,是我唯一会按照「给出购买建议」思路处理的人,我会给他们具体的讲解不同品牌不同相机的特点,并按照大体预算挑选建议购买的相机、镜头、及其他配件。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因为对于这些咨询者来说,单反初烧一套下来 3 ~ 4 万的花费确实不是什么大问题。相对于他们的收入和身份来说,一般的卡片机也的确显得有些寒酸了,而高端卡片在他们看来和一般卡片也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一套 2 ~ 3 万的单反会更搭配一些。

作为有钱有闲一族,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出去找一些有格调的地方转一转,单反对于他们而言非常合适。而且只要不是买来就仍在柜子里吃灰,差不多 1 ~ 2 年也会在摄影技术上略有小成,既能提高自己的内涵,还显得非常有逼格,无论是把妹用还是自家用都效果一流。有百益而无一害,何乐不为呢?对于这样的人,我的建议是「买,买,买,买,买」。如果你也是这样的情况,那么大可直接跳过本篇文章,或者直接看最后的结论。

如果你和潘总一样有钱.png

▲ 如果你和潘总一样有钱大可直接跳过本篇文章

觉得单反很专业,很好玩,但是没钱没闲

这是我遇到最多的情况,对于这样的人我一般都是给「不购买建议」。这些人听说单反多半是来自于媒体的宣传和周围的人,对于单反的了解也仅限于看过一些简单的报道,对于参数的认知也仅限于像素和品牌。当然也有些在来咨询之前简单的看过论坛,这类人很好分辨,因为他们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张口闭口感光元件尺寸、快门、光圈,但是对于到底怎么排出好照片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这些朋友对于单反产生了兴趣,主要是觉得单反非常的专业,而且大都非常固执的认为「单反 = 好照片」。不过和上面一类不同,这些朋友多半预算不怎么充足,想要购买的也都是一些入门单反。而且他们也没有很多空闲的时间,拿单反做旅游拍照机的机会不多,平时出去扫街的机会也很少。

对于这种情况的朋友我一般并不建议他们购买单反,其核心因素就是预算问题。对摄影有些了解的人,大都听说过「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的说法,虽然这句话有些夸张,但是也比较真实的还原了玩单反可能需要的花费。

单反穷三代.jpg

▲ 单反穷三代

入门单反的确比较便宜,不少套机 3000 ~ 4000 即可拿下,这样的价格也仅仅相当于一台中高端智能手机。而智能手机基本是一年一换的节奏,单反只要不出什么意外可以用两三年。低廉的价格成为很多人愿意考虑购买入门单反的主要因素。

但是实际上「单反便宜」是一个伪命题,且不说入门单反在功能和性能上和中高端单反有着一定的差距,更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很多时候影响照片质量的核心因素并不是相机本身,而是镜头。

套头的确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却注定了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如果你需要做好各种事情,那么你就需要购买各种镜头。然后问题来了,纵使只按照最基础的需求买齐 50 1.8、55-250、24-105 这 3 个镜头,你也需要多增加大概 4000 ~ 5000 的预算,这大概和你购买一套全新的入门单反差不多了。

可能你会选择一咬牙,一跺脚,花个 5000 块买齐这 3 个镜头,然而买来之后你就会感觉有些肉疼了。而且最悲剧的是,在购物带来的快感过去之后,你会发现仅仅依靠这些镜头还是有些事情做不了,或者说做不好。如果想做更多的事,拍更好的照片,还是需要继续购买镜头。此时 50 1.8 这种货色已经满足不了你了,你看上的都是 50 1.4、85 1.2 这样的烧钱东东,而预算已经增加到了 2 ~ 3 万,不过这时你的账户余额已经不允许你再这样大手笔的烧下去了。

如果你决定抱着套头不放,那么只能比较无奈的告诉你,很多时候你使用套头拍出来的照片甚至不如3000多的卡片,这样的情况显然不是你愿意看到的。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时间学习PS.png

▲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时间学习 PS

如果非要解决这一问题,也不是没有办法,足够丰富的PS使用技巧确实可以完善照片本身的不足,但是这需要大量的使用经验,还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你确定自己做好准备了吗?而且你确定自己有足够多的时间去拍摄大量的照片锻炼自己了吗?显然没有。

买单反当作旅游相机

这种情况遇到的也不少,他们多半是因为出门旅游的时候看到别人手里拿着长枪短炮,感觉非常威武霸气。再看看自己手里平平的小卡片,有一种「飞机场」遇到「挺拔山峰」的自卑感,因此非常想买一个单反来用。这种情况的咨询者一般我会按照两种类型去区别对待:有钱有闲类的参考上文,没钱没闲类的下面做讲解。

绝大多数没钱没闲的朋友,每年出门旅游的次数都屈指可数,这就注定了一台单反买来大部分时候是放在柜子里吃灰,非常的不划算。而且这些朋友出门旅游的时间也基本都是五一,十一这种公共假期,目的地也都是一些比较常规的国内景区。人多就是这种时候这种景区最大的特点,密密麻麻的人流决定了你不太可能有时间仔仔细细的摆弄你的单反,而是只能走马灯似的转转看看,然后拍一张「到此一游」风格的照片,应对这样的情况,单反和长焦、卡片相比实在是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人多使得磕碰难以避免,因此无论是在景区,还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你都必须要时刻注意你的单反是否安全。单反巨大的体积决定了你没有可能向对待卡片或者微单那样把它放在兜里。或许拍一张照片便放回包中等下一次排照片的时候再取出来,可以保证单反的安全,但是你将因此而失去许多旅游所带来的乐趣,拥挤的人群已经把旅游本应给你带来的愉悦压榨的所剩无几了,你不希望剩下这点乐趣也被夺走吧?因此对于这种情况的朋友,我的建议是考虑购买长焦和微单,而不是单反。

旅游拍照易用才是最重要的.png

▲ 旅游拍照易用才是最重要的

长焦相机非常适合旅游的时候拍摄远处的景物,还能拿来当作望远镜使用,一般情况下也比全副武装的单反小巧一些,便携性高了不少。最为重要的是,长焦在价格不贵的同时依然拥有「长枪」的快感,甚至可以让你在面对一些使用「小痰盂」的单反时,找到一丝「口径即使正义」的愉悦,实在是非常的划算。

微单的主要优势则是它在便携和专业之间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平衡点。微单有着较为丰富的镜头群,虽然不足以和单反媲美,但是依然可以满足你的多种拍摄需求,素质也丝毫不弱于入门单反。而且非常最重要的是,纵使加上 2 ~ 3个镜头,它还是比单反便携很多,无论是出门旅游还是日常拍摄,微单都能应付自如。

结论

其实对于绝大部分普通人,单反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它确实足够专业,也够酷,但是真的不一定适合你。单反不像电脑,它不能直接为你提高工作效率,也不能帮助你获得更好的娱乐体验;单反也不像智能手机,它不能随时随地都被你带在身上,也不能解决智能手机所能解决的各种问题,甚至有些时候就连拍照它都不如手机来的方便。

因此如果你手持 3000 ~ 4000 元的预算,我建议你可以考虑更新一下你的电脑或者手机,亦或者购买一台平板,而不是购买一台入门单反。因为这些产品都能非常直接的提升你的使用体验,为你带来一些乐趣,而单反只能为毫无准备的你带来无尽的烦恼。

如果你看到这里依然不愿意放弃购买单反的想法,那么我的建议是,请再花 1 ~ 2 个月的时间多阅读一些关于单反的资料,多逛逛专业的论坛,在对单反的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之后再出手购买。而且我也不建议你直接购买最新的入门套机,根据我的经验,大部分初烧单反并产生兴趣的朋友都会在 1 ~ 2 年内选择升级自己的设备,而主要单反厂家则一般是选择 4 ~ 5 年才对产品做一次实质性的升级。因此最佳选择是考虑购买一部质量不错的二手机器,把省下来的预算放在购买镜头上,这样的组合既满足了你的拍照需求,也为你的升级需求做了一定的准备。

以上就是我关于单反入坑的一些简单建议,希望可以帮助你做出更加正确的选择。

关联阅读:《喜欢iPhone摄影?那么你不能错过这8款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