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专辑推荐来得晚了一些。去年推荐 2023 年的查缺补漏时,我说那年是主流歌手缺席的一年,现在来看,2024 年情况略有好转,但依旧没有等来那些相对熟悉的名字交上优质作品,反而像是受奖项催促,或是唱片公司受成绩影响,主流唱片歌手的作品都带有赶工痕迹,收歌策略混乱。好在相对独立的领域出现了些优质新人,也有些不少歌手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

在被几张优质欧美专辑填满的 2024 年,我找出了(至少)十三张或许你还没听过,且在去年的音乐推荐文章中没有收录的,值得一试的专辑,帮你给最近的华语乐坛查缺补漏。当然,推荐很主观,听感也很主观,如果你觉得有什么好专辑,或是 EP、单曲作品没有提及,欢迎在评论区补充。

关联阅读:

李竺芯《Suí 水》

  • 语言与流派:闽南语流行
  • 发行时间:2024 年 12 月 30 日

这是一张不该被忽略的专辑。李竺芯用自己的第二张专辑在第 36 届金曲奖大放异彩,夺得年度专辑奖等三项大奖。如果是往年,我可能会对分语种评出的「最佳」持有异议,但这张《水》确实特别,前所未见。

李竺芯在这张专辑中不只是歌手,她还参与了所有歌曲的词曲创作。当其他同为唱作人的地方语言歌手还在沉迷于探讨地方语言创作应该遵循地方民歌的风味追寻根源,还是试着接受更现代、更多元的其他曲风时,自称「疯女人」的她发挥了不拘一格的创造力,直接把闽南语唱成了法国香颂、日本演歌,还能从专辑中听到西班牙舞曲、Afrobeat。

专辑的另一功臣是曾与周杰伦等多位顶级歌手合作的制作人锺兴民,他的编曲与演唱指导为这个怪才的作品增色不少。九年前他在一次专访中说,自己没再跟周杰伦合作,有一定原因是听到了越来越多重复的东西。李竺芯也在访谈中说,锺兴民说她一刚开始用的那种力求完美的唱法就是浪费电。或许这就是「疯」才能带来的神来之笔,脱下枷锁的唱功遇上天马行空的想象,加上刻意但不造作的唱腔模仿,造就了这张听感独特,让人初听疑惑,再听难忘的唱片。

  • 首位推荐单曲:《足芳足芳》

林宥嘉《王》

  • 语言与流派:华语流行
  • 发行时间:2024 年 3 月 19 日

2016 年的《今日营业中》到 2024 年的《王》,林宥嘉在这八年间结婚生子、参加综艺、开巡演,进入了人生的新阶段。在 2012 年的第四张专辑《大小说家》的预购附录中首次收录了他的创作,随后几年,他开始陆续在单曲、EP 与专辑曲目中展现自己的作曲才能。到这张《王》,他对流行旋律的捕捉能力已经逐渐突显。

在婚后,他的作曲路线从早期 EP《口的形状》中令人惊艳的复杂节奏,转向旋律听感更流行、更抓耳的方向。比如收录其中的单曲《少女》首发于 2019 年,是在 2015 年《兜圈》之后又一甜蜜之作,节奏轻快,洋溢着幸福愉悦。但事实上,他的旋律写法仍然没给歌迷留什么生路,需要依赖极为细腻的唱功与情感表达,可以说只是把炫技从显性转向了隐性。

好消息是,林宥嘉的唱功完全撑得起他的创作,这张《王》是我心目中华语男歌手在 2024 年整体演唱最好的一张大众流行专辑。但它算不上「新」,因为它收录了两支 Demo、四支早就发布的单曲和一首改编来的合作曲。而且主题的选择也非常模糊,「王」与「爱」都是太模糊的概念,缺乏林宥嘉往年专辑完整且明确的设计。但过去的包装是公司给的,当林宥嘉转向源自自我的创作,这就必然是一次商业上的自杀——但这其实不妨碍它在通俗意义上好听。

  • 首位推荐单曲:《我不是神,我只是平凡却直拗爱着你的人》

 

  • 如果你对主流歌手优质的流行演唱感兴趣,还可以尝试郁可唯《我怪》。

魏如萱《珍珠刑》

  • 语言与流派:华语流行
  • 发行时间:2024 年 12 月 24 日

拿到金曲歌后并不影响《珍珠刑》在评价上收获《王》一样的两极化。但我没想到对魏如萱的争论竟然集中在她的唱腔与创作风格。因为不同于有文艺包装加身的林宥嘉,在本身就是靠特殊音色出名的唱片歌手里,擅长作词作曲的魏如萱一直都是怪咖,就算她曾经是唱着《坐在巷口的那对男女》的自然卷主唱,就算她写出《你啊你啊》这种柔软流行的抒情歌,能在 15 年前写出《我爸的笔》这种神经歌的人,口吻再软、抒情再甜,也不会是善茬。

《珍珠刑》的曲目用窦靖童创作的《海月》隔成两半,前一半是发散的曲风探索,是魏如萱宣告自己「能唱什么」,后一半是她一直都「会唱什么」。以年过 40 的人来说,魏如萱的音色与唱法中常有毫不沉稳的气声与尖锐感,像有一份年龄固化的破碎少女感,在前半张重编曲的快歌中显得更加边缘。在一众尝试追求平衡流行曲风、自我表达、商业价值、公司包装的女歌手中,全靠自己审美、近乎「破罐破摔」的《珍珠刑》反而成了最特别的一个。如果你对这两年流行的曲风感兴趣,有《恶口》;如果对词曲配合与立意有要求,有《劣根》;如果对魏如萱最动人的抒情创作感兴趣,有写给过世父亲的《你还是你吗》,想要什么样的魏如萱,这一张里都有。

  • 首位推荐单曲:《你还是你吗》

 

  • 如果你对歌手拓展边界的尝试感兴趣,还可以尝试由荒井十一任总制作人、29 组艺人共同创作的《不完全自救手册》(华语流行 / 摇滚),小提琴手 Miao Miao Flow 与歌手薛诒丹组合的实验 EP《RUN, DON'T WALK》(当代 R&B)。

林家谦《隐形色》

  • 语言与流派:华语流行
  • 发行时间:2024 年 12 月 16 日

这是林家谦的第一张普通话专辑。在此之前,他已经是粤语歌坛炙手可热的作曲人、编曲人和歌手了,在红磡连开七场个唱,也为多名歌手创作过优质金曲,比如陈奕迅上张专辑《CHIN UP!》的全专都是林家谦作曲。这张《隐形色》并不是新歌,而是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前,香港乐坛方兴未艾时,常常见到的「北上翻录辑」——十首歌中只有两首,准确说来只有一首新歌《有色眼镜》(与隐形版),其他八首都是林家谦过往经典粤语作品的重填词重制版。可以说,这张专辑重要,是因为可以用最小成本快速认识这位粤语乐坛当红炸子鸡曲师。

专辑邀请林夕、李焯雄、周耀辉、吴青峰、HUSH、魏如萱、Oscar 等多位词人参与创作,基本囊括了他最经典的曲作,如《特伦斯梦游仙境》(《胡说八道生成器》)、《无答案》(《稳定单身中》)、《神奇的糊涂魔药》(《听到你一声「喂~」,我没了》)、《一人之境》(《无人之镜》)等,还有个人歌手出道曲《下一位前度》(《第几位前任》)。

专辑最大的弱点是林家谦的唱功。在粤语歌迷圈中,林家谦一直有「喃呒佬」(僧尼)的谑称,因为他几乎是白嗓,唱腔平淡缺少起伏。而创作者有自己的应对方法,他在 2024 年 6 月的粤语新专辑《ISFP》中献上一首曲调波谲云诡的《喃呒师感官漫游》,这首歌就是《隐形色》中开场的《亲爱的演算法》。不过也不用太多担心,专辑中林家谦的普通话演唱由陈奕迅细心教过,不会影响听者体验他的创作魅力。如果可以,最好对比粤语原曲听,本次重编曲变化不少。

  • 首位推荐单曲:《亲爱的演算法》

揽佬《八方来财》

  • 语言与流派:华语孟菲斯说唱
  • 发行时间:2024 年 8 月 20 日

大概有人觉得意外,为什么一张「梗歌」专辑会出现在这篇文章。其实《八方来财》与《大展鸿图》因为歌词过于洗脑变成梗才是真的「意外」。

揽佬的这张《八方来财》可能是近年最成功的孟菲斯说唱本土化实践。孟菲斯说唱常常采用低保真采样循环配合 808 鼓机,氛围恐怖阴暗,配合八分音符切出的节奏慢慢讲故事。揽佬的采样更贴近国人生活,《八方来财》的女声采样来自韩国歌手仁顺伊的 80 年代老歌,《大展鸿图》采样自粤剧《帝女花》,《因果》采样自 86 版《西游记》配乐《天府乐》,《六爻》采样自 87 版《红楼梦序曲》……整张专辑在一片熟悉又陌生的气氛中展开。

揽佬是惠州的客家人,他广东口音唱腔下每一首里都是混乱又真实的广东本土故事。凉茶、龙舟、去小北淘货,生意人求发财拜财神,养银龙鱼的小老板,自建小别墅里整一间古色古香的茶室,办公室的老板桌后是一块如同批发的四字牌匾,主题逃不开努力、赚钱、诚信、天命,烟雾缭绕的牌桌,德州扑克、六合彩、高利贷,Polo 衫和装着茶水的透明保温杯,摆谱请客唱 K 吃饭谈生意。没有学西方生硬吹嘘的车子票子马子,这才是植根于本土文化发展出的说唱。

  • 首位推荐单曲:《六爻》

 

  • 如果你对此类带有显著地方文化特色的说唱音乐感兴趣,还可以尝试烧提碎《来往世界》(北京)、施鑫文月《巴蜀文艺复兴》(2021 / 2023 年,四川)、OuttaWave《我说白了》(东北)。

JADE《Creeper》

  • 语言与流派:华语流行 / 英伦摇滚
  • 发行时间:2024 年 12 月 16 日

第三张专辑是个尴尬的节点,如果不变,会有人说没新意,如果变,会有人觉得不够「原本的味道」。作为 JADE 的第三张专辑,《Creeper》比前两张专辑收敛了一点躁气,曲调在他们擅长的英伦摇滚底色上更流行了一点。其实他们本来也不用局限在单一曲风内,团员嘟嘟和 AJ 都从事音乐幕后工作多年,对音乐取向有非常清晰的把握。专辑整体比第二张更加耐听,情绪也没有第一张那样低沉,同时保留十足的自我特质,一听就知道是 JADE。

我个人很喜欢这张专辑,因为它本身是一张标致又好听的作品,而且并没有不摇滚。人生没有那么多可愤怒的,与其为了结构化的摇滚壳子惺惺作态,不如留下些能让人想反复听的作品。

  • 首位推荐单曲:《万物皆欲》

 

  • 如果对去年优秀的乐团作品感兴趣,可以尝试百合花《万事美妙》(闽南语民乐摇滚)、鸭打鹅《夜光》(华语独立电子)、当代电影大师《你在注视那遥远的地方》(华语摇滚)、HYUKOH & 落日飞车《AAA》(流行摇滚)。

Andr《shhh, it's under my bed》

  • 语言与流派:华语独立流行
  • 发行时间:2024 年 10 月 25 日

Billie Eilish 在华语语境中发生可能就是 Andr。

从 Andr 的音乐中听不出她的属地,这可能是年轻世代能更容易地接触国际音乐的缩影。没有创作经验的卧室音乐人,小样中也能出现跳脱的新意,可以不成熟,但必须有趣。Andr 也足够幸运,能通过网络与不同国家的音乐人共同交流创作,能在开始创作不久后,被制作人韩立康在政大金旋奖认定潜力并直接签下,进入一家看重作曲与编曲想法的新公司福禄寿音乐,成为韩立康的徒弟。种种幸运让她能在第一支单曲就饱受关注,第一张专辑就能成熟地表达自我,够独立也够流行。

我选中这张专辑,是因为它能成为一个窗口,它代表了当下卧室音乐人的潜能,是独立与流行平衡共存的标识。

  • 首位推荐单曲:《Swapping Socks》

地磁卡《肥瘦音乐:全面体验》

  • 语言与流派:华语 R&B / 灵魂乐
  • 发行时间:2024 年 12 月 18 日

这是一张出生在 2024 年的 1974 年专辑。地磁卡希望做出一张中文语境中的灵魂乐专辑,让复古的模拟声响流淌在现代的音响中。《肥瘦音乐:全面体验》是一张流畅的专辑,就像在阳光和煦的春日午后,斜倚在窗边的靠椅,随手抽一张老黑胶转上,眯眼假寐时,会期望听到的那种音乐。专辑用中文演唱,但每一句都氤氲着曾经灵魂乐与放克的黄金时代,那种笼罩在人声周围的温暖光晕。

地磁卡的人声表现不能算完美,比起真的在上世纪 70 年代的摩城唱片做出那些经典之作的歌手,他在 R&B 与复古风格上的创作积累与进化才是最精彩的地方。当一名歌手完全没在管世界流行什么时,做出的往往就是各处都真诚动听的东西。

  • 首位推荐单曲:《当一个人》

张醒婵《No,no!》

  • 语言与流派:华语另类
  • 发行时间:2024 年 5 月 13 日

如果 Andr 是卧室音乐人成熟与平衡的标志,同为新人的张醒婵的这张《No,no!》就是更原始、更青春、更横冲直撞也更罕见的个人表达。张醒婵从武汉大学法学硕士毕业,突然意识到,自己之前许下的「25 岁前做一张自己的专辑」的愿望马上就要破灭了,于是她在剩下的 156 天里一边写、一边做、一边学怎么做,带着自己四把电吉他在出租屋里搞出了这张 17 首曲目、1 小时 2 分钟、赶在没人发专辑的周一发布的超私人专辑。

专辑里歌曲画风不一,以不按文法出手的标点分为四部分,从激烈外放的摇滚到对内交谈的成人抒情,还有《绝对不考司考》插科打诨般的音乐小品和《缘切寺》大胆的念白。这么一张单人卧室制作、除设备外成本为 0 的独立专辑能广受好评,于我看来,最打动人的就是张醒婵刻在音乐里,25 岁直扑鼓膜的蓬勃生命力。

  • 首位推荐单曲:《从 A 到 Z》

Mola Oddity《The Other Side of Hope》

  • 语言与流派:华语另类电子
  • 发行时间:2024 年 3 月 14 日

这是 2024 年最奇特的组合。Mola Oddity 的发起人是郭采洁——一个因为音色与形象被精准的工业芭乐控制为各种清新饮料的优质歌手,天赋异禀却被大红大紫的「顾里」限制在奇怪观感的演员。2019 年,她陷入人生低潮,次年决定独自北上,在音乐里甩掉过往的沉重标签,尝试重新寻找自己。2021 年的创办游牧城市厂牌,推出个人专辑《Vol.13-1986 数羊》,郭采洁「第一次完全做自己喜欢的音乐」,乐评惊讶于郭采样脱缰后表现出的竟是暗黑文艺路线,尔后的乐团更是证明她完全没有玩票。比起林宥嘉,这才是彻彻底底的商业自杀。

与内蒙古乐手 Yider 和 Asr(两人同属一支民族爵士乐队 NaraBara)组成的 Mola Oddity 更深入地探索了这种路线,在两名优质电子音乐人的加持下,郭采洁清新的少女音色在民族乐器与电子乐的包裹下变得离奇诡异,整张专辑如同一场怪异幻梦。对热爱少女流行时期郭采洁的听者来说,这种变化未必是件好事,但对郭采洁来说,这是她甩掉标签的成功开始。

  • 首位推荐单曲:《Mola》

 

喜辰晨《Queen and Elf》

  • 语言与流派:华语当代爵士
  • 发行时间:2024 年 11 月 22 日

喜辰晨是近几年少数还在稳定产出新作品的中文爵士歌手。比起首张专辑《欲言又止》,《Queen and Elf》延续了当代爵士的取向与对成长、生活思索的主题。吸收更多元的音乐风格让这张专辑显得没那么「爵」,但悦耳依然。喜辰晨向来也没有传统爵士歌手强大的人声机能,她的作品更温润柔软,用细碎怡人的爵士节奏叙述人生体悟。

《Queen and Elf》也和上张专辑一样,有顾忠山、武勇恒、陈辛璐、Efajemue 等多位爵士音乐家参与制作,还吸引了同为爵士音乐家的蔡雯慧为她创作歌曲。如果你对爵士风格感兴趣,想听听看中文爵士目前的状态如何,喜辰晨的两张专辑是非常好的探针。

  • 首位推荐单曲:《缪斯》

王忆灵《枯萎颂》

  • 语言与流派:华语民谣
  • 发行时间:2024 年 8 月 7 日

民谣热过去已经很多年了,此时还在做民谣的人,大概就是真的热爱,或者有自己坚持的表达。王忆灵唱了很多年。她离家独自到北京唱歌、创作,结识了一群玩音乐的朋友,组建了在北京小范围内有点名气的携火者乐队。这张专辑是她多年创作的积累。独立制作,但集合了 40 多位她在音乐之路上认识的朋友,借众人之力,完成了这张在当下完全偏离流行,醉心于诗般的文字与如同上世纪俄式美学器乐编排的奇妙唱片。

我无法确定还有多少人能在快餐音乐已成定局的时间,花一个小时听一张又慢又自我的民谣,但这张专辑值得被更多人听到。

  • 首位推荐单曲:《呼唤爱人》

注:专辑未上架国区 Apple Music,此处嵌入 Spotify 专辑。

方大同《梦想家》

  • 语言与流派:华语流行
  • 发行时间:2024 年 10 月 18 日

这本该是一张过渡用的专辑。

经历多年病痛后,方大同慢慢觉得自己的身体或许可以支撑一些音乐创作了,便在家里一点点弹、一点点写,身体好些就唱一点,调养身体时用朋友家里的钢琴做卧室音乐。和疫情期间的单曲《面面》一样,《梦想家》全专的编曲没有上张专辑中精致复杂的声响,简单但贴合意境。专辑中有《才二十三》对年龄与人生的感悟,有《江湖中人》《我不是农人》这样的音乐小品,有《谁知爱是什么》《那沙漠里的水》这样经典的方氏情歌,也有《XZMHXDXH》这样最擅长的 R&B 律动。他对音乐和世人本身的热爱,在这些声音状态明显不佳的歌曲中也读得出。

只是这张宣告自己还在做音乐、记录自己当下状态、马上「回来」的过渡专辑成了他的最后一张。「鞋子没坏鞋带先坏」变成了笑着说出的谶语,这位天才带着万千还没写成歌的音乐灵光摆脱了缠身的疾病,留下一张邀请听众坐在客厅的专辑,与他一同听那架潮湿到有些黏滞的斯坦威钢琴。

  • 首位推荐单曲:《回留》

生活再忙,记得听歌。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了解更多的新玩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