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栏目

很多读者都会好奇少数派的编辑们到底平时都「买了啥」。我们希望通过「编辑部的新玩意」介绍编辑部成员们最近在用的新奇产品,让他们自己来谈谈这些新玩意的使用体验究竟如何。

内容声明:《新玩意》栏目如含有商务内容,将会在对应条目标注「广告」;来源为「厂商送测」的产品并无内容干涉。


@Tp:口风琴

  • 入手价格:¥130

自从前段时间入手了 Stylophone 以后,我就萌生出了学一个正经乐器的念头。虽然我十年前就曾尝试过自学尤克里里,但很快放弃的经验让我知道了自己比想象中的怕疼。再加上我目前对乐器的知识仅限于认识钢琴键盘,以及用极慢的速度阅读五线谱。经过一番考虑,口风琴成了我最后的选择。

很多人会把口风琴和口琴弄混,两者原理虽然都是通过口腔吹气带动金属簧片震动发声,但口风琴是通过按键来改变音高,而口琴则是通过改变位置来调整音高。由于发声原理相似,口风琴的音色也带着一股悠扬婉转的味道,配合气息的变化,很容易就能吹出不错的效果。对我来说,这样很能提升初期获得的成就感,让我更愿意学习。

我买的这把口风琴,是淘宝上找的一款便宜又大众的款式,130 左右的价格就能买到 37 键的版本。根据商家描述,这款也是许多学校音乐课使用的款式,没想到现在的音乐课都进化到这种程度了。

口风琴的上手难度比我想象中要低不少,大概上手十分钟左右,我就能对着网上搜到的谱子简单吹奏了。于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几乎每天都会抽一些时间练习。但与其说是练习,倒不如说是对着谱子随意吹着玩。既不讲究指法,也没有系统性的训练,从简单的《送别》《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到动森的主题曲、宝可梦中心的 BGM,只要是能找到的,感兴趣的谱子我都会对着吹一吹。

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经过这样玩乐似的自学后,个人感觉已经比最初有了不小的长进。至少已经能在不看谱的情况下吹出一些音乐,在演奏 F 调和 G 调的谱子时,也能游刃有余地变调,而不会像之前一样只认识 C 调。并且也能通过控制气息来迎合乐曲的情绪,提升乐曲的听感。

说实话,在决定学习之前,我也曾想过这个年纪学乐器是不是晚了点。但很快我就打消了这个想法,无论是乐器、摄影,还是你感兴趣的什么其他东西,当你萌生出想要学习的念头时,最好的时机就是当下。趁着时间还不晚,不如让自己多接触一些感兴趣的东西,在多年之后回想起自己的过往,起码能想起这么一段有趣的经历,而不是只记得工作与生活的压力。

@Lotta:13 合 1 桌面充电拓展坞

  • 参考价格:899 元

自从 MacBook 开始全面拥抱 USB-C 之后,越来越少的机身接口反而催生了各式各样的拓展坞。就拿我来说,我用的是带 Touch Bar 的 MacBook Pro (2019),机身的 4 个 USB-C 接口虽然够用,可一旦接上显示器,再插上经常需要使用的移动硬盘、读卡器,显得累赘不说,也很不优雅。4 个接口暂且如此,就更别提男友只有 2 个接口的 MacBook Air M1 了,他如果要把 SD 卡的照片全部备份到移动硬盘,就意味着必须断开显示器。

借着共创的机会,我提前拿到了 EGIOZR 出的这款 13 合 1 桌面充电拓展坞,在实际使用了几个月后,我想和你聊聊我的使用体验。

首先,这个拓展坞的颜值是值得肯定的。纯白色机身加上 RGB 环形灯带,感觉是那种会出现在科技博主桌面上的桌搭好物。恰好我的桌面也是白色系的搭配,放进拓展坞也丝毫不显违和。

拓展坞在正面设计的都是常用且小巧的接口,包括 3 个 USB-C 接口、SD 卡读卡器、microSD 卡读卡器和一个 3.5mm 耳机接口。保证了正面观感的同时,这些接口也能满足我绝大部分的日常使用。大小形状不一的网线、USB-A、DP、HDMI 等接口则与电源一样被设计在了背面,这些接口通常不需要高频插拔,放在背后藏起来还是有不少巧思的。

丰富的接口让它完全可以胜任电脑外接设备「唯一的解」,只需要占用一个接口,就可以实现连接显示器(最高支持单显示器 8K 30,或者双显示器 4K 60)的同时,拥有一个随时可用的读卡器。由于它采用了独立供电,即便不连电脑,它也能充当一个桌面充电站,键盘、鼠标和手机等设备充电,PD 3.1 协议下最高支持 140W 快充,连桌面快充头也可以省了。

更让我惊喜的,是它的侧面还有一个 M.2 10Gbps 硬盘盒,只需要配上一块 SSD 硬盘,拓展坞就能直接变身外接硬盘,直接摆脱 MacBook 存储焦虑。甚至,如果你有使用 Time Machine 的需求,这样一个几乎随时连着电脑的外置存储也能让备份这件事变得更轻松。

哦对了,如果你有多余的 SD 卡,拓展坞也提供了收纳空间。但是,如果把 SD 卡放在拓展坞里,出门的时候一定别忘了带卡。

总的来说,这个拓展坞可以说是远超我的预期,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我的「焦虑杀手」。既能一站式解决我的 MacBook 接口焦虑,还能通过外接 SSD 的方式解决存储焦虑。甚至让我的桌面变得更整洁,真是令人赏心悦目。

如果你也对这个拓展坞感兴趣,不妨去少数派共创看看吧。

@老麦:海洋木插座收纳盒

  • 购买渠道:淘宝 88 元

自从新办公室采用了海洋木的设计,我就开始找各种相关的搭配,在宜家找到了放公仔的小夹子,匹配的茶几,效果都不错。

后来我跑到吧台办公,发现吧台桌上需要一个插座充电器收纳盒,我就去找搭配的收纳盒,还真就找到了。这家看起来应该是个人 DIY 小作坊,销量也不算大,主打的是发配件给你自己组装,大概五十多块,我选择组装好的,就八十多块,感觉还能接受。

盒子做工还不错,配了不锈钢的金属耳朵,很结实稳固,插座放进去,两面都要小洞洞,充电线从里面伸出来,不用的时候就可以推回去。

虽然实际用的时候,不一定记得收回去,所以并没有那么整洁,但搭配起来感觉还不错,我找了一些收线的小零件粘在盒子上,效果好一些。

WWDC 活动的时候,拍个一张整体搭配效果,供大家参考。

@LY:焦下三折铅笔遮阳伞

  • 购买渠道:淘宝 ¥112

我是痘肌,平时需要内服或外用A酸,完全晒不得。试过戴帽子、戴口罩,但只要在烈日下走上几分钟,脸上就会满是汗水,同样会刺激皮肤。对我来说,夏季最理想的防晒方式就是撑遮阳伞。然而市面上常见的遮阳伞多为遮阳遮雨两用,体积大、重量重、收纳不便,反而成了负担。

这次下定决心换一把更轻便的,就算只能遮阳也没关系。很快,我在购物平台上找到了这款——「重量 95g」,比手机还轻不少;「撑开直径 89cm」,足以遮住一个成年人;「UPF50+,阻隔 95% 紫外线,降温约 6℃」,虽然不及黑胶伞那样功能强大,但也已经够用了。

使用一周后,我非常喜欢这把伞。它轻巧便携,收纳方便,伞布的质感类似防晒衣,伞扣设计也很特别,开合操作很顺手。不过缺点也比较明显:遇到大风容易翻面,而且不能完全避免阳光刺眼。虽然宣称能挡雨,但实际恐怕只能应付一点毛毛细雨。


如果你也想分享「新玩意」🔉:

  • 获取 Matrix 社区写作权限并签署 Matrix 共创计划
  • 新发布一篇文章,在标题中标注「新玩意」前缀;
  • 用至少 800 字介绍产品,并配上 2-3 张产品的实拍图片;
  • 在网站个人信息中补充支付宝账号。

异泽 13 合 1 桌面充电拓展坞即将上架少数派共创,欢迎点击了解

成功入选本栏目还可以得到 108 元的「剁手红包」🧧。如果你有兴趣参与,就赶紧来稿吧!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了解更多的新玩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