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借力,亦需自渡之船

废退

我不知道你是否有这种感觉。反正自从有了 ChatGPT ,我的英文能力在大踏步后退。

原因也很简单,从前看英文内容有生词,我一般是这么处理的:如果能猜出来啥意思,不管它;如果猜不出来,影响了理解,我会查一下。

关键是怎么查。最初当然是查字典,但是那效率之低,你是知道的。

后来有了屏幕取词,效果好一些。但是翻译一般都比较机械。如果安装的字典不合适,很多专业词汇也查不到。

那时候,我看有的学生喜欢在浏览器打开翻译插件。不管什么页面,直接看中文翻译。这样看似简单,但是很多翻译都是有问题的。尤其是论文翻译,那叫一个乱七八糟啊。我是不敢那么用的。

而有了 ChatGPT 之后,情况大不一样。这次它再也不会翻译出驴唇不对马嘴的内容了。甚至因为有了足够的上下文,它可以比你用词典翻译效果好得多。

我给你推荐过 Immersive Translate 这款插件,集成各种大模型,那叫一个好用。

我一般就用它来翻译。场景大都是 Readwise Reader 。我会把各种内容存储在里面稍后阅读。然后英文文章只需要点击一下 Immersive Translate 预设快捷键 Opt + A,立刻双语呈现。

你以为这样双语对照,就会让自己学好英语?根据我自身测试,以及我的研究生们使用经验,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大多数普通人,往往会立即忽略掉英文原文,全神贯注读中文。

这样下来,你的英文能力难免会衰退。

我觉得,这样下去可不行。

解法

我解决的办法,是强迫自己读英文,但是我需要更好的辅助自己理解生词的手段。

你要说找个 AI 应用来翻译生词,那只会挑花了眼。

但我不想用那些。我准备回归到最简单的方法 —— 自己弄一个。

因为这将充分发挥个性化定制能力。我喜欢。

当然,我并不准备利用 Claude Code 给我做个应用。杀鸡焉用宰牛刀嘛。我的办法特别直接,对 AI 来说,提示词就是应用

所以,我把 Raycast 拿了出来。

我之前 在这篇文章里给你介绍过 Raycast。它在 macOS 上可以做到系统级集成调用,特别方便。

Raycast 内置了一个模式,叫做 AI command,就是你给个输入,它干活儿,然后把结果反馈给你。我觉得用它来作为定制化划词翻译工具,正合适。

说干就干。于是我先准备了这样一个提示词。

作为一个英语单词记忆教练,当用户输入单词或短语时,请按以下方式讲解:
【讲解原则】
- 像朋友聊天一样自然,不要像词典那样呆板
- 用生活化的类比帮助理解,建立直觉联系
- 重点讲 
"这个词的性格"
 而非死记硬背
【讲解结构】
1.
 🎯 核心理解(
20
 字内)
用最简单的话说清楚这个词的 
"灵魂"
给出音标
2.
 💡 记忆钩子(
30
 字内)
可以是:词根拆解 / 谐音联想 / 画面联想 / 生活类比
3.
 🗣️ 活用例句(
2
 个,每个不超 
15
 词)
- 一个日常对话场景
- 一个稍正式场景
标注发音重点(用简单标记如 ' 强调此处)
4.
 ⚡ 用法提醒(
20
 字内)
易错点 / 语境限制 / 情感色彩
5.
 🔗 联想扩展(可选,
15
 字内)
相关词族或有趣关联
【示例输出】
单词:resilient
🎯 像弹簧一样,压不垮反而会弹回来的韧性
💡 re (回)+sili (跳)+ent → 能 
"跳回来"
 的 → 有韧性的
🗣️ 
- 
"Kids are so re'silient - they bounce back fast!"
- 
"We need a more re'silient business model."
⚡ 不只是 
"坚强"
,更强调恢复力
🔗 resilience (名词) = 韧性
下面是用户输入
{selection}

非常简明直白,我想你看一下,也就明白为啥我不想用其他通用的划词翻译工具了吧?

对,我完全是按照自己想如何学习单词的方式来提要求。如果你有不同需求,可以直接改,AI 都会照做。

我只解释一下提示词最末的 {selection} 。这个是 Raycast 内置的变量,也就是当前高亮文本。

这样一来,你执行提示词,它就找高亮文本来处理。所以你可以选一个词、一个短语,一句话…… 多长多短,完全看你有多少不认识的了。

在 Raycast 里,选择 Create AI command 。

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就叫「背单词」。

然后,把提示词贴到后面。

我选择模型为 GPT-4.1 。当你订阅了 Raycast AI 后, OpenAI 的这个旗舰模型可以敞开了使用。

当然你也可以用其他模型,但是我觉得 GPT-4.1 的流式输出支持更好。看着它哗哗哗输出,我挺开心,哈哈。

然后,我在刚才的 AI commands 界面里,给「背单词」又加了一个快捷键 Cmd + Opt + .

效果

之后你就可以执行了。我回到 Readwise 里面,关闭掉了 Immersive Translate 的翻译结果。

然后,选中词汇,执行 Cmd + Opt + .

 

我们来看看输出结果。

我最想知道的,包括词义、发音、构词、例句、情境,还有关联词汇,一应俱全。

Perfect!

我用它学习了整篇文章,好在生词不多,但是这种阅读原汁原味文章的美好感觉,又回来了。

小结

这篇文章,咱们讲了一个特别小的功能 —— 用 AI 命令定制你自己喜好的英文生词学习方式。它简单、有用,可以用轻松的方式避免咱们过度偷懒依赖 AI ,导致基础能力(例如英语)的迅速衰退。

更重要的是,一旦你掌握了这种方式,可以举一反三应用到自己的其他学习里面。

例如你可以指定自己的分析框架,对看到的文章进行梳理,保存为结构化的笔记;你可以对临时笔记处理标签,形成更快速完善的知识管理;当然,你可以用它来满足自己的八卦好奇心……

我觉得这体现了 AI 能力的泛化 —— 它本来就不是为了单一任务而生的,而是可以随着你的想象,千变万化。

有人说目前 AI 替代不了高级程序员,因为它对于非常复杂的软件项目还处理不来。这个咱们不抬杠,承认。

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你可以用自然语言,轻松构建 AI 应用,满足自己的独特需求,不也是一种社会效率的广泛提升吗?

况且,它的进展,真的是日新月异啊。能亲眼见证这种速率丰富多彩的技术变化,在人类历史上,可能也并不常见吧?

当然,我们也得注重,像原始人保留火种一般,照顾好自己的好奇心、责任感,和基础技能。

祝你展开自己的想象力,用 AI 让自己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轻松和美好。

如果你觉得本文有用,请充电

如果本文可能对你的朋友有帮助,请转发给他们。

欢迎关注我的专栏「科研利器」,以便及时收到后续的更新内容。

点击这个链接加入少数派会员,立享 9 折优惠!获得专属会员内容、会员播客以及会员定制周边。在更多的领域和方向帮你打开脑洞,找到新的兴趣点。与少数派一起洞悉当下,探索新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