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申明:本人与大众点评无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关系,甚至大众点评收藏打卡送可乐的事情我都不爱干。

引言

大众点评这家网站只要你在线下餐馆吃过饭想必你不会陌生,在手机如同手上的寄生兽般的这个时代,在决定吃什么之前打开它看看评分、特色菜式、购买团购已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即便现如今它已和美团合并,各大互联网公司也集体加入这个赛道,想牢牢把控住用户的胃,但是作为市场的先驱,仍然在吃的这件事情上它占有最大的位置。

时间退回到二十年前,彼时手机还只是诺基亚的板砖形状,中国大陆的网民人数攀上一个新高峰达到 1.11 亿,但仍然不足全国的十分之一,提速降费也没有落实,人们接触网络的手段仍然是头藏在那个大大的 CRT 显示器背后,盯着 Windows XP 界面下的拨号上网窗口,开启与世界的接触。

豆瓣是 2005 年上线的,对于精神食粮上可以供人打分、点评;而同样和它一样作为中文互联网的遗老的大众点评则更早,上线于 2003 年,则是和它的名字一样,「大众」和「点评」让物质食粮比精神食粮走得更先一步,在超过传统媒介的美食评价体系之外,只要你有一根网线就可以分享自己对一家餐馆的评价再作为其他网民的参考。点评的这个权力从此下放给了大众,整个评价体系正在慢慢由上往下发生颠覆。

网站创立三年后的 2005 年,会员已经达到 220000 人,遍布全国的各个大、中城市。会员发出了的 400000 份点评,涵盖全国 20 多个城市的近 50000 家餐馆。在那时这样的数据量已经是十分庞大,但是触及面和影响范围仍旧不如传统媒体,人们在挑选餐馆这件事情上大多数还是依赖于口口相传、传统纸媒、电视机广播电台这样的介质,而一个刚刚兴起的行业中的一员,要如何更多地触及网民以外的「大众」呢?大众点评的选择是:出书。

根据在豆瓣上所记载的所有《餐馆指南》中,最早所出品的一册为 2005 年 1 月所出版的《2005 上海餐馆指南》,它甚至没有用当下更多的「餐饮」一词,而是用的是「餐馆」更显示过去时间的味道。随后的三年内,大众点评出了一系列的《餐馆指南》每一本都是真真正正的纸质书。例如下面这些:

  • 大众点评网餐馆指南
  • 2005 上海餐馆指南
  • 2005/2006 南京餐馆指南
  • 2007 北京餐馆指南
  • 2006 中国最受欢迎餐馆
  • 2006 广州餐馆指南
  • 2005/2006 杭州餐馆指南

基本上与现如今的大众点评必吃榜类似,按年发售,选取国内较大的城市及全国整体性进行汇总收集网站上的评价集结成册。幸好同为当代互联网遗老的豆瓣,里面也早早收录了这些出版物。虽然作为工具书类对「点评」的点评并没有很多,我们也能从中读到许多有意思的内容。例如:

  • 找到你想要去的餐馆,真正民意。
  • 3 个优点,很好用,又便宜,还有优惠券。
  • 吃饭,很多时候吃的是一种心情,吃什么、在哪里吃其实并不重要,跟谁吃、用怎么样的心情吃才是关键。于是暗下决定,要在大众点评网上扎根,就像豆瓣一样。用文字记录下那些美好的时光,还有难忘的人们……
  • 可怕的书!!!罪恶的书!!!我因为这本书长了 10 斤肉!!!

根据短评里面还可以推测出,似乎当年还有点评送书的活动,只要在大众点评网上进行点评到一定数量便会免费赠送一本,看来「薅羊毛」这件事情也可追溯许久。或许是 2008 年后互联网真正地普及到了千家万户,信息高速公路的触角已经能够触及足够多的人,一个互联网企业并不需要再通过纸质媒介来进行推广,于是便暂停发行了这些纸质的《餐馆指南》。大胆猜测或许这个契机还和 iPhone 的发布有关,大众点评网于 2009 年推出了其在 iPhone 和安卓系统上的应用,人们抚摸纸张的手指正在一个个被切换成玻璃屏幕。但我们知道,它的路还没有停止反而越走越远。

那么再把视角放回今日,大众点评已并入了美团,每年定期发布各大城市的「必吃榜」,先不说评选过程中是否有广告有充值的嫌疑,这个榜单往往已经成了大部分人在探索城市、选择吃食事情上的一个重要参考。米其林指南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已是 2016 年的事情,也仅有上海一座城市的指南,在此之前大众点评的评价体系已经算是牢牢站住一部分脚跟,与米其林榜单上的店家不同,必吃榜的店家的人均消费往往还是在一个大众所能负担的价位范围内,我本人在寻觅食物这件事情上往往第一反应还是先看看必吃榜上还有什么没有尝试过的美食。

作为一个杭州的新市民,在这个城市我已经生活了五年,并且也在这安了家,对于杭州的情感也在逐渐加深。就在我翻找《餐馆指南》这一系列互联网纸质遗产时也惊喜地发现大众点评也给杭州发行过《2005/2006 杭州餐馆指南》甚至还是比较早期的一本,或许在那时杭州还没有被扣上「美食荒漠」这一名号。今天就围绕着这本书我们来看看二十年前互联网是怎么教我们在杭州吃东西的。

《杭州餐馆指南》封面

如何使用大众点评

特别申明

书的整体设计与常见的书本开本不同,而是设计成长条形宣传册的比例尺寸,可能是在书籍策划之处便想传达的是一本手中便携工具书的想法,即使全书有 190 页之厚。翻开封面第一页最显眼的便是一个特别声明,与用于阅读的书籍不同,提供相关资讯的书籍总是会面临数据过期的问题,这本书出版于 2005 年 7 月,而数据最终核实日期在 2005 年 5 月。出版的紧赶慢赶依旧还是有至少一个月的延迟,更不用说书到达读者手上的时间了。

现在的我们打开一个 app 总是默认其中有最新的、最吸引眼球的东西,向下滑动刷新这个伟大的发明让所有的东西时时刻刻都在 up to date,一阵白色圆圈的转动和无尽的向上滑动让人的肉体跟上社会的节奏,却没有人再真诚地告诉你所有信息都已被核实过(而不是审核过),因为核实是需要投入时间、精力去展开的活动,本身就和时时更新这件事情相违背。

再回到声明的第一句话:我们尽了最大努力收集和确认相关的餐馆信息,但不能保证所有信息的准确性。要想到在 2005 年 AI 还是科幻中的事物,而本书一共收录了 1077 家杭州的餐馆,每一家都要细细确认的工作量着实难以想象。

书的目录有两种类型:快捷目录与总目录。更像是模糊查找和精确查找的区别。快捷目录排在总目录之前,顾名思义快捷目录真的很快捷,只有一页,完全为快速查找而服务,有更大的字体,更简要的说明,方便读者快速翻到自己想要查找的排行榜。甚至一页还有大量的留白也不放过,给自家的其他相关丛书打上了广告。

总目录则是更加细致的分类,从口味、环境、菜系、地区、个性化分类,各有各的榜单,而最佳餐馆和热门餐馆是单独摘出成页。口味排行榜中包含有:

  • 口味最好
  • 小吃面食西点
  • 人均 50、80、150、150 以上
    环境排行榜中包含有:
  • 环境最好
  • 环境最好(人均 100 元以下)
  • 商务宴请
  • 情侣约会
  • 朋友聚餐
  • 家庭聚餐
  • 休闲社交
  • 随便吃吃

按菜系分类的口味排行榜中包含:

  • 杭帮菜-农家菜-江浙
  • 粤港-海鲜-台湾
  • 川菜-湖南-云贵-新疆/清真-东北
  • 火锅烧烤-素菜
  • 西餐-自助餐-拉美-日本-韩国-东南亚印
  • 比萨-面包甜点-茶室-咖啡厅-酒吧

按地区分类的口味排行榜中包含:

  • 西湖区
  • 上城区
  • 下城区
  • 拱墅区
  • 江干区
  • 滨江区
  • 萧山

个性化索引包含有:

  • 可赏西湖
  • 有露天位
  • 有花园
  • 有表演
  • 有夜宵
  • 有外卖
  • 可办婚宴
  • 老字号

除了写在最前面关于大众点评本身的介绍,接下来的一页则是对大众点评的使用说明,网页、 app 有自己的导视、使用步骤系统(虽然如今大多数人都是直接点击跳过),一个合适的设计可以让人快速上手,对没有习惯这样人人进行评价的体系的读者,还是需要一个快速使用指南来进行说明。虽然是二十年前的评价体系,但在现在的大众点评仍然能看到过去的痕迹。

如何使用大众点评

 

如何在现在使用大众点评

评分的维度依然是维持几十年不变的:口味、环境、服务三点,但是从四十分制变为了五分制。以前人们打分也十分保守,现如今几乎每家店都是四分以上,而那时的打分只要拿到 20 的平均分已经能归类到「好」分段中了。现在的你会去选择一家 2.5 分的店吗?似乎很不可能了。即使是划分到最佳餐馆第一名的浙江西子宾馆,口味的打分也不过是将将够到很好分段的 23 分,看来打分的通货膨胀也在逐年上升。

作为大众点评最重要的食评一项,在纸质媒体上自然无法一件折叠所有评价,展开即可查看所有评价;这时大众点评的处理方法便十分取巧,为了尽可能展现客观评价的情况,把所有食客的评价原话单独摘取出来再另外编排成一整段话作为书内的食评,原话则使用引号引出,既能在有限篇幅内从各个维度都覆盖评价,又尽可能保证点评人的原意,着实需要下一番功夫才能一一编排好。

如果对一家餐馆的评价数量很多,不知这个食评是以一种什么条件来挑选收录进书内的点评原话,现在有热评这一项作为参考,根据点赞量最多来进行展示和参考的排序,但是问题在于即使是我们感觉已是再普通不过的「点赞」这个操作本身还是 2009 年由 Facebook 大量推广开来的,距离此时还有一个奥运会的时长。

食评的下方会有以大拇指图案作为标记的、在点评中推荐率较高的菜和笑脸表情开始的、用于描述就餐环境的各一行字。这样就完整组成了对于一家店在书中的呈现,与你现如今在大众点评点开一家店所能获取的信息几乎一致。这何尝不是一种书内排版 CardView。

不注意仔细看很容易将其文字前的小图标默认为是 emoji,虽然 emoji 的历史确实更早,但是 emoji 要走出日本软银的小圈子也是在 iPhone 发布以后了。大众点评选用的这套小图标实际上是一系列字体,被称呼为 Wingdings,可将字母呈现为各种符号,最初由微软开发,看来大众点评那时的团队或许还是使用 PC 的人员居多。
 

Wingdings

最佳餐馆

2005 年的杭州最佳餐馆一共由 50 家餐馆所组成,它的排行依据是根据口味、环境、服务的综合评分决定,其中口味占总分的 60%,环境占 25%,服务占 15%。将这 50 家餐馆单独摘出来并按照当时的地址在地图上标注出来见下图,其中以✖️标注的为已闭店,蓝点标注的为仍在运营中。由于时间距今已久,有些只能自己手动网上查验开店状态,未必完全正确,仅供参考。

大众点评 2005 最佳餐馆

再将 2025 年的杭州大众点评必吃榜中的 63 家餐馆标注在地图上我们也能得到一张图:

大众点评 2025 必吃榜

确实不是笔者故意要把比例缩放到这么大的,而是今年的杭州必吃榜开始涵盖下面所有的行政区域了,因此有建德、淳安这些距离主城区超远的餐馆也被纳入了必吃榜。

根据统计,2005 年的榜单中的五十家餐馆目前仍在开业共有 23 家,已经歇业的有 27 家,约是一半的比例。地图上能明显看出当年的最佳餐馆的评选基本上还是围绕着杭州市区中心:西湖区、上城区、下城区、拱墅区这四个区;而已被划入杭州市一定时间的钱塘江南面的滨江区、萧山区一家最佳餐馆都没有。

甚至滨江和萧山的餐馆名单一页纸放下还有页面多

杭州 2025 必吃榜则涵盖上城区 12 家、西湖区 18 家、拱墅区 10 家、滨江区 4 家、钱塘区 2 家、萧山区 4 家、余杭区 4 家、临安区 1 家、富阳区 2 家、桐庐县 2 家、淳安县 2 家和千岛湖 2 家。

目前 2005 年所有的最佳餐馆中能够跨越二十年仍然保持「必吃榜」的餐馆一家都没有,不知道是这么多年人们口味偏好的变化还是后来的新兴餐馆一点点超越前辈们。五十家之多的最佳餐馆,要每一家都单独拎出来细细说其前世今生倒也没有这个必要,下面摘取几家有意思的店单独来说说。

2005 与 2025

外婆家

作为全国连锁的杭帮菜餐馆未曾想到二十年前已经极为出彩,「外婆喊你回家吃饭咯」这句话相信在逛商场时总是能听到。作为唯一一个在「最佳餐馆」中有两家店上榜的品牌,2005 年想必是风头正盛的时候。
 

三种不同的外婆家

从这一页可以看出,外婆家品牌在很早就开始了整个品牌的定位和布局,除去普通的店铺还有面向工薪阶层的速堡餐厅和「很精致、优雅,有点像西餐厅「的外婆家无主题,每家各自有各自面向的对象、场景、价位分布。网友评分那时似乎还极其实诚,价格更贵的外婆家无主题在口味上的评分甚至不如人均更便宜的外婆家,而是在环境和服务两项上一骑绝尘。

现在的外婆家早已成为全国连锁的餐饮品牌,无主题和速堡餐厅早已被淘汰掉,取而代之的是:「外婆家」「穿越」「金牌外婆家」「炉鱼」「蒸年青」「宴西湖」「杭儿风」「柴田西点」「猪爸」这些品牌。同样遗憾的是,或许为了保证菜品的标准化和一致化而需要依赖中央厨房的供应,菜品预制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无法再在必吃榜上见到外婆家的身影倒也不奇怪了。保持的是马塍路 6-1 号现在仍然是外婆家,招牌菜也还是外婆茶香鸡。

在查找资料的时候还发现一个小彩蛋,使用 iOS 自带的地图进行搜索外婆家时还能在关于一栏中看到当年对一家店做出点评汇总的写法。
 

地图说明上的小彩蛋

白鹿餐厅

在口味排行榜中第一眼注意到的是这家名为白鹿餐厅的餐馆,一开始还无法确认是不是我所想的那个白鹿,直到在地图上看龙游路 56 号现在的名称 —— 新白鹿餐厅才算确认。同时出现在指南中的条目还有」老白鹿「和」新白鹿「这两个名字都重新定向至了白鹿餐厅。但再翻来翻去却翻不到」白鹿面馆 「这个名字,这就是新白鹿这个餐厅的开始,一家坐落于杭州核心地带耶稣堂弄中的一家既卖面也卖炒菜的餐厅,现在已有了几十家的门店。

被印在他们外卖包装袋上的获得过吉尼斯世界纪录单店 8 小时内销售 23046 只的蛋黄鸡翅在 2005 年的推荐菜上还不见踪影,蛋黄两个字倒是能对上,但是做出名气的食材竟然是仔排而不是现在的鸡翅。

2025 年的杭州必吃榜公布,新白鹿有一家店也位列必吃榜上(虽然我个人极其不服),但令人唏嘘的是这家店并不是 2005 年地址中的任何一家。
 

百家鸡

同样的在名字上迷惑我的是名为百家鸡的这家餐厅,无法像新白鹿一样可以通过地址来定位。有一家我吃过很多次的名为百家鸡味馆的餐厅同样招牌是百家鸡、鸡粥、生煎包这类小吃,也在今年的必吃榜上,但是名称有两字之差,地址也有所偏离,无法确认是否就是同一家,但口味真的不错,杭州的朋友们可以搜索百家鸡味馆试试看。
 

德克士炸鸡

看到食客点评这一栏中我几乎要笑出声音来:一家「类似于 KFC」的连锁快餐店,味道「整体上不如KFC」,这么多年一直在和 KFC 明着较劲的品牌。
 

已经消失在风中的米汉堡

老娘舅

如果你是一个常在江浙沪出差的人士,想必对老娘舅极有印象,会出现在各大交通枢纽售卖中式快餐盒饭的连锁品牌的头把交椅,二十年前在杭州也只有一家还是开张在市中心的店,甚至各个评分还要高过白鹿餐厅。再往下查才知道老娘舅是一个来自于湖州的品牌,由于在杭州开得太多了让我一直以为是杭州本土品牌。
 

其他有意思的

  1. 确实我想着杭州预制菜三大头有两家都见到了,很遗憾,找了很久确认绿茶餐厅此时还没出世。
  2. 星巴克和必胜客都在当时的热门餐馆名单里。
  3. 在口味的评分表中最高分是吴山烤禽店获得了 26 分,没有一家店能够达到 27 + 非常好的地步,换算成五分制是 3.375 分。
  4. 最佳餐馆中的筠园小镇,是一家纪念邓丽君的主题餐馆,由邓丽君弟弟邓长禧开办,在 2007 年快速落寞闭店了。
  5. 同样是明星开店,著名主持人刘仪伟开了一家名为川流不息的川菜馆,惨遭评价:「诸多种种,不禁让人问一声:到底是卖川菜还是卖主持人的名气?」。
  6. 二十年前对食材的管理显然没有现在严格,最佳餐馆中还有以鱼翅为卖点的餐馆。另外还有狗肉作为餐馆特色的店铺,放到现在简直不敢想。
  7. 川菜是除本地菜色以外的绝对领导者,当时湘菜与云贵菜都占比较小。
  8. 面包店的领头羊浮力森林已经倒闭好几年了,和最近发生的欢牛蛋糕屋倒闭的情况一样大量的蛋糕卡退款碰到了问题。

写在最后

其实这篇文章快要写完之时我才想起来或许能在 web archive 上试试运气,大众点评最初域名为 zsurvey.com,后才改为 dianping.com 没想到真的有快照保存下来。由于是网页快照因此所能打开查看的页面也是有限,不能细致探究,当我想点开看一家餐馆的详情时才发现登录验证真是互联网思维的极致体现,二十年前如果不登录账户照样是完全没法查看任何点评的,真是一以贯之的「好」习惯。

在 2005 打开大众点评
在 2005 打开大众点评
在 2025 年打开大众点评

在收集 2025 年杭州必吃榜的榜单时我试图使用带联网功能的 AI 先查询网页再输出完整的餐厅名单给我,很遗憾的是 DeepSeek 和 ChatGPT 这两个 AI 均败下阵来,一个输出了十个左右就再也不愿增加,另一个开始胡编乱造整个名单。最后不得以我只能是对着小红书上有名单的照片来一个个手输整理,经朋友点拨我才意识到是整个大众点评的反爬虫做得十分极致,完整信息并不在网页端提供完全,而是万事万物都要引导你使用手机 app,由于要一一核对大量的餐馆我在手机的小小屏幕上操作次数一旦过多,又会想办法弹验证码来拦截我,这类体验着实令人讨厌。

除此以外倒也不是没有令人感动的地方,虽然这些二十年前已经闭店的餐馆已经无法在 app 中搜索到任何结果,但我发现在搜索栏的联想中还会有这些餐馆名称的提醒,即使是点击后没有任何结果,说明大众点评内部的数据库中应该还是存着这些二十年前已经消失的餐馆。或许只是数据库中一个标记让他们不再展示,但是这些餐馆老板们可能也没想到有 1077 家餐馆的名称和点评永久地被留在了一本纸质书上。

> 关注 少数派小红书,感受精彩数字生活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