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从2022年秋天挖掘到cubox之后,就一直在用Cubox
,前前后后历证了Cubox AI、beta网页版、批量收藏、网页标注等功能的更新。
然后刚好上个月有小伙伴来询问周一说平常在用什么工具做碎片整理,以及前几天在Founder Park
的AI产品市集也看到了Cubox AI。
于是就想着写一篇Cubox工具的测评文章,把前前后后的链路给讲解一下。下面就来探索下,看看Cubox有什么好玩的东西~😉

一、🟣基础介绍
1、什么是Cubox?
这里附上官方相关网址:
类型 | 具体地址 |
---|---|
官网 | https://cubox.pro/ |
帮助文档 | https://help.cubox.pro/ |
Beta 全新网页版 | https://beta.cubox.pro/ |
下面来说说,Cubox是什么?
Cubox
是为学习而生的 AI 阅读器,它能够充分释放高亮标注和阅读笔记的一切潜能。在Cubox
上,你可以使用收藏、阅读、标注、分享、整理等功能。
当你在互联网上看到一切写的好的文章和笔记,都可以随时随地地收藏到Cubox,并且随时打开Cubox,对你收藏的内容,进行阅读和标注。
2、Cubox为何深受用户喜爱?
诚如官网里提到的,Cubox
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信息世界,将一片散乱的信息海洋变成了宁静的绿洲。它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我们组织思维的重要伴侣,有效地延伸了我我们自己的智慧,真正成为了我们的第二大脑。

3、Cubox支持的平台有哪些?
聊完Cubox在用户圈的受喜爱程度,下面来聊聊:Cubox支持的平台有哪些。
具体查看地址戳👉🏻:https://cubox.pro/download/
那Cubox
都支持在哪些平台进行下载呢?
支持设备 | 所属设备 | 能力介绍 |
---|---|---|
电脑端 | MacOS客户端 | 专为 Mac 设计,多视图阅读和管理,AI 解读、标注回顾、轻松整理,支持小部件和快捷指令等。 |
电脑端 | MacOS助手 | 轻量化扩展设计,通过系统快捷键来搜索或收藏,让你在 Mac 上时刻保持专注。 |
手机端&Ipad端 | ①iPhone;②iPad;③Apple Watch;④Android | 随时随地保存和阅读,AI 解读、标注回顾、轻松整理,支持小部件、Siri 和快捷指令等,在Apple Watch 上回顾标注。 |
浏览器扩展 | ①Chrome;②Edge;③Safari;④Firefox | 一键 AI 解读网页文章,通过简单的点击、手势和快捷键,保存网页、片段等内容。支持地址栏搜索、在搜索引擎结果中查看 Cubox 内容。 |
二、🔵功能详细分解
接下来,基于Cubox
的基础介绍里所聊到的内容,继续给大家做详细的功能分解,挖掘Cubox下的各个入口位置。
这部分的演示,基于Cubox客户端进行演示。
1、基本入口介绍
当你下载好了电脑客户端后,映入眼帘的就是下面这个页面。在侧边栏这里,大家可以看到有四个入口:①主页;②我的收藏;③搜索;④更多设置。

那接下来,就基于上面这几个入口,来一一地进行详细介绍。
2、入口一:主页
先来聊聊第一个入口:主页。主页包含以下五个区域:

对于区域①来说,你可以随时地添加速记、链接和各种文件:

对于区域②来说,你可以随时地,看到任何你未读的东西,会有小卡片的形式出现:

对于区域③来说,所有你在文章中高亮过的内容,就会展示在这里。并且,高亮意味着你当下觉得比较重要的一个信息。过后你可以在这里,进行漫游。漫游的概念其实就类似于:第二次回顾。

对于区域④来说,这里会存放你最近阅读过的文章。任何你收藏过的,并且已经点击过的文章,最新的几篇都可以在这里看到。当然,你也可以通过点击「所有历史」,查看最近收藏并看过的所有文章。


对于区域⑤来说,属于内容展示区域。你可以点击「所有阅读」或者「所有标注」的按钮,内容区域就会展示对应的内容。

3、入口二:我的收藏基础介绍
继续来聊第二个入口:我的收藏。对于「我的收藏」这个入口来说,会对你收藏过的内容,做一个更加精细化的管理。
对于「我的收藏」来说,包含下面六个区域,分别是:①未读内容;②收藏内容精细化管理;③智能列表;④收藏夹;⑤标签;⑥其他。


下面针对这6个区域,来做详细的介绍。
4、入口二:我的收藏详细介绍
(1)未读内容
对于区域①来说,点击之后,会展示所有你的未读内容,所有你没有点击过的小卡片,都属于未读内容。

(2)收藏内容精细化管理
对于区域②来说,有以下几大功能:
所有:这个标签下面,会展示所有未归档过的碎片内容;
解读:这里会对收藏过的长文内容,进行 AI 解读;
星标:对于短期内觉得比较重要的内容,可以进行星标,然后直接在「星标」字段下面去查看对应的文章内容;
今天:今天收藏过的碎片内容,都会放到这个tag下面;
标注:在看文章的过程中,会有很多觉得比较重要的句子,那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对这些句子进行圈选,之后进行高亮。

下面来一一看下功能展示。
首先是「所有」字段的功能,如下图所示:

其次是「解读」功能,有稍微计算了下,大概可能是超过500字+,会被命中为是长文,然后就会在解读这里就会出现对应的解读信息。如下图所示:

接着是「星标」功能,对于短期内觉得比较重要的碎片内容,可以在这里进行星标。如下图所示:

接着是「今天」这个功能,所有今天收藏过的内容,会放到这个tag
下。具体如下图所示:

最后是「标注」功能,每篇文章点击进去,都可以对任何内容进行选中,然后用不同的颜色,进行高亮标注。当然,这里的颜色,我在想,产品经理在设计这个功能的时候,可能是会考虑到,不用的颜色,对应不同的功能。所以在对信息进行高亮的时候,也可以按照自己内心对颜色的不同定义,来进行高亮。如下图所示:

(3)智能列表
对于区域③来说,也就来到了智能列表。对于智能列表来说,它可以通过控制不同的筛选条件,来形成不同的分类内容。

首先我们可以点击智能列表右边的+
号:

然后会发现,有各种各样的筛选条件,可以进行点击和处理。在下面这个界面,我们就可以直接地,填写智能列表的名称,然后分别勾选对应的筛选条件:

比如我是直接按照筛选类别,建立了八个列表:

(4)收藏夹
对于区域④来说,是收藏夹功能。收藏夹更多是以大概念的范畴,来进行归类。有点像是我们平常用小红书、掘金等社媒平台的收藏夹功能。当你看到一篇还不错的文章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丢进对应的收藏夹功能里面。

在收藏夹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对每个根目录的收藏夹,建立「子收藏夹」,也就是「嵌套收藏夹」。这样,我们就可以对每个收藏进来的内容,进行更细致地分类。

(5)标签
对于区域⑤来说,是标签功能。前面说到收藏夹功能是从大概念的范畴做分类,那这里我觉得,标签则是从小概念的范畴做分类。
标签是一种以 “关键词” 为核心的管理方式,通过为内容添加描述性词汇(标签)来标记其属性或主题。标签并不直接存储内容,而是通过关键词建立内容与内容之间的关联。它的功能侧重于分类检索和内容关联,方便用户通过标签快速筛选出具有相同特征的内容。

比如说:为一篇美食文章添加 “川菜”“家常菜” 标签,然后后续直接通过搜索 “川菜” 即可找到所有相关内容。
又或者说,为2025年06月份的一些碎片记录,都打上2025-06
这个tag
。那如何给对应的内容打上tag
呢?请看下图:

可以看到,我们可以为任何一个内容,打上多个tag
,然后在对应的tag
下,可以查看到对应的碎片内容。
(6)其他
最后来聊聊区域⑥。对于区域⑥来说,属于其他功能。其他功能这里,存放的是一些重要但是又没法分类到前面提到的区域里的功能。
其中包括两大功能:①已归档;②最近删除。

已归档功能主要用来:存放之前归档过的碎片内容以及归档过的收藏夹。

最近删除功能主要用来:存放最近30天内删除的内容,超过这个时间点的将会永久删除。

5、入口三:全局搜索
(1)唤起方式
继续来聊第三个入口:全局搜索。有两种唤起方式:

假如说,你在某一个时间段,突然间往cubox
上收藏了很多东西,这个时候如果看到满屏幕的收集内容,有可能脑袋里突然间是很杂乱的。那这个时候,你就可以通过全局搜索这个功能,来快速的找到你想要的内容。
全局搜索这个搜索框,有两个功能值得探索下。
(2)基础搜索
第一个是基础搜索。基础搜索你可以通过每个收藏过的内容,对其中标题的关键词,进行搜索。

(3)深度搜索
第二个是深度搜索。深度搜索利用了分词技术匹配,可以深度搜索文章、网页中的正文内容,它支持全文搜索、标注搜索、从归档中搜索。

所以当你想起之前在xxx文章中看到过xxxx段落,但是忘了文章的标题,只记得文章里面讲过这个事情。这个时候你就可以通过深度搜索,来进行精细化地检索,从而更快速地找到你想要的文章和知识。
6、入口四:更多设置
最后来聊第四个入口:更多设置。在更多设置这里,可以对个人用户的各种工具偏好,进行设置。

下面通过几个表格来给大家梳理下:
(1)智能工具
功能 | 功能详述 |
---|---|
Cubox AI | 用 AI 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自动解读,进行基础的问答功能 |
扩展中心 | 这里会存放小组件、收藏插件、自动化和各类扩展 |
标注漫游 | 对标注漫游的内容进行设置 |
(2)数据管理
功能 | 功能详述 |
---|---|
用量统计 | 会统计过去收藏过的卡片,具体的所有信息 |
浏览历史已同步 | 浏览过的文章,按浏览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序 |
文章解析名单 | 通过设置对应的网址域名规则,来设置黑白名单文章的解析规则。黑名单中的链接都不会被处理成文章;白名单中的链接都会被强制处理成文章。如果两个名单中有内容冲突,将以白名单为优先。 |
(3)通用偏好
功能 | 功能详述 |
---|---|
个性偏好 | ①设置「标记为已读」的规则;②设置唤起cubox的搜索关键词;③设置删除单张卡片时是否二次确认。 |
外观主题 | 设置外观主题:浅色系:白雪、拿铁、薄荷、清空;深色系:石墨、黑曜、冰川、星河。 |
自定义字体 | 可以自己导入自定义的字体,字体将适用于文章阅读器、标注漫游卡片、精彩高亮分享等功能 |
高级设置 | 清除缓存、重建本地数据库等功能 |
到这里,终于把四个入口的内容就讲完了。下面再讲最后一个值得关注的功能:快照处理。
7、文章快照处理
每一篇文章点击进去,最顶上都会有三个tab
。

然后呢,这三个tab,分别对应的功能是:
tab功能 | 具体说明 |
---|---|
文章 | cubox 会直接把文章的内容,转换成cubox 对应的文章格式,然后存储在这个tab下。 |
原网页 | 有点像是把网页里的内容给嵌套在这里,原来是什么样的,这里tab就会展示成什么样,会跟随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
快照 | 这个tab下,可以理解为是对文章做了一个复制处理。你在收藏进来的这一刻,有啥,就会转进来啥。如果后面文章内容有更新,这里的快照也不会再更新了,除非再手动更新。 |
这里的快照功能超级好用。有一回小编收藏了一个觉得很好的内容,然后过后回去原博主的帖子下面看的时候,发现原博主把内容给删了,于是回来cubox
的快照里查看,迅速在快照里找到了想要的内容。
三、🟢隐藏的武功秘籍
文章的第三部分,来聊聊:Cubox
上隐藏的武功秘籍。
1、批量操作
有时候,你一次性收藏了很多内容,然后在某个时间节点,有可能一次性读完了。这个时候,你有可能想要对他们进行归档,但是呢,一个一个去:右键 → 点击归档 → 右键 → 点击归档。这样重复不断地操作,总是非常麻烦的。因此,你可以来试试批量操作,一次性把所有内容进行归档。如下图所示:

在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圈中很多小卡片,然后一次性地,直接进行批量归档。同事,也可以一次性地,把它们都:①标为已读;②批量复制各种链接;③复制所有内容为xxx格式;④导出所有内容为xxx格式;⑤批量星标;⑥批量移动到收藏夹;⑦批量归档进某个标签;⑧批量删除。
2、快捷键
要说到如何更快速地处理Cubox
的碎片内容,那么就是率属于快捷键了。
具体先来看看官方快捷键的文档地址:https://help.cubox.pro/adv/f341/



比如,你想要快速隐藏侧边栏,就可以输入cmd+control+L
,随时进行切换。
3、Mac Helper助手
第三个隐藏的快捷搜索功能是:Mac Helper助手。如果你是mac
电脑,则可以再下载一个这个助手。

下载完成后,登录 Cubox 账号,对相关的偏好进行设置。如下图所示:

之后,你就可以随时随地,在mac
上,按住cmd+空格
的方式,直接就可以搜索到Cubox里面,收藏过的内容。

四、🟡场景应用-小编版
文章的第四部分,来聊聊,周一平常是如何用cubox
来做碎片收集的。
1、资讯类文章
一般来说,每天早上通勤的时候,36氪会推送一些文章在我的通知栏上。然后周一就会根据通知栏,来看对应感兴趣的文章。如果是感兴趣的文章,会再点击进去。
一般来说,一篇很长的文章,是不太可能在短短30min的通勤时间内,能够快速看完的。所以对于觉得值得深入看的文章,我就会复制下链接,然后把链接收藏到Cubox上。如下图所示:
然后呢,之后可以直接在手机桌面的Cubox小组件上,直接把链接给复制进来。也就是当你复制完链接之后,可以直接点击下方这张图的「收藏复制的网址」,内容就会直接被push到你的cubox上啦。

2、公众号文章
第二个场景是:公众号文章。一般来说,每天小编会在公众号订阅号上,收到很多的文章。那面对这些扑面而来的信息,一共会分为两部分来进行处理。
一部分会放到飞书群的Orbit Insight
这个话题群下,share给大家一起看。

另外一部分是,自己觉得值得深入学习的文章,会直接收藏到Cubox
上,等到过后深度阅读。
比如说找小编公众号里的某一篇文章:Flowith AI,解锁下一代「知识交易市场」。如下图所示:

接着,在公众号复制这篇文章的链接。如下图所示:

复制完成之后,我们把这个链接拿来进一步处理。如果你是在手机端看的话,可以像上面一样,直接通过Cubox的小组件来处理。但如果是在电脑端看的话,则可以通过粘贴快捷键Cmd+V
的形式,直接收藏到cubox
。如下图所示:

其他类别文章的处理方式,跟上面差不多。比如:财经类App财新💸、小红书🍠、即刻🏄🏻等等,都是按照上面的方式来处理。
3、微信转发收藏
第三个场景是:微信转发收藏。因为我们每天用微信的概率非常大,所以说,一般我在各大群聊等地方,看到的觉得有价值的消息,会直接转发到Cubox收藏助手,然后过后再去我自己的Cubox账户上详细查看我收藏的内容。如下图所示:

至于如何在你的微信上绑定一个Cubox收藏助手,来戳这个链接查看详情流程:https://help.cubox.pro/save/ecf6/
3、多维表格里的碎片收集
然后呢,上面这些文章收藏过后,小编一般会以一周 or 两周为一个节点,去把Cubox里收藏的这些东西,给统一整理一下。一般有深入看的文章,都会有一些心得。那针对这类文章,都会再整体的,放到我在飞书多维表格里的,给统一地存放在一起。这样我到年底的时候,就可以在一张表上,复盘一整年的碎片内容。

飞书模板地址: https://pzfqk98jn1.feishu.cn/wiki/DQROwoG9qizhqokVfF5c6T4Nnyg*
4、批量归档文章
ok,在碎片内容看完之后,这些处理过后的文章,未来短时间内几乎就不会再去看了。
所以当我们集中精力把这些内容都消化完了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归档。我们可以批量地,把看过的内容,就一次性归档了。如下图所示:

归档完成之后,如果还需要把它放出来,我们可以再去「已归档」的tab下面,把它给移回来。
至此,关于小编的碎片收集流程介绍完毕~😉
五、🟠Cubox AI 阅读助手
文章的第五部分,来承接下标题:Cubox AI
。
1、Cubox AI是什么?
2023 年 3 月 7 日,Cubox 官方宣布推出 AI 阅读助手,通过强大的 AI 能力,提供全新的 “学习型” 阅读体验。不过,当时上架的 Cubox AI 1.0 因政策原因下架。
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打磨,Cubox 开发团队在 2024 年年初发布了 Cubox AI 2.0
,带来了功能更加丰富的 AI 功能,比如自动总结摘要、解读关键问题、自动标注、问答和分析等。
下面来仔细剖析下Cubox AI
的一些功能。
2、Cubox AI功能
(1)AI 调用量
Cubox AI
在调用量上有做了一定的限制,如果想看具体额度的使用量,可以在设置里查看。

接着,会出现下面这张图:

(2)核心观点提炼
第二个 AI 核心功能是:核心观点提炼。任意点击一篇文章进去,然后点击这个小图标:

然后会出现解读这个功能,它会对整篇文章的内容,先做一个核心观点提炼,也就是快读部分。然后再往下滑,会发现有一个幻影高亮的内容。点击对应的内容,可以直接锚点到文章里对应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3)子弹列表问答库
第三个 AI 核心功能是:子弹列表问答库。在上面这个解读功能的基础上,右边还有一个tab是问答功能。这里会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生成一些预置的问题。如下图所示:

然后呢,你可以点击任意一个问题,去让 Cubox AI
基于这篇文章的内容,生成对应的回答:

(4)AI解读:复制与分享
生成完的回答,也可以直接复制和分享出去。复制可以通过下面这个方式:

然后可以再点击「使用回答」,直接通过图片的方式给分享出去。如下图所示:

在上图中会发现,还有个「添加到卡片描述」的选项。如果你觉得这个由 AI 回答的内容很好,并且想要把它也存起来的话,就可以点击「添加到卡片描述」这个选项,把这个回答给收藏到这张卡片的描述信息里面。具体查找位置如下:
🎉到到到这里,本文的介绍就接近尾声啦!终于把很久想要写的Cubox
,给一次性给梳理清楚了。
六、🟤结束语
那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来做个结束语。在上面的文章当中,我们首先简单介绍了下什么是Cubox
,以及Cubox
为何深受用户喜爱,还有Cubox
对应在电脑端和移动端都有哪些平台支持使用。
紧接着,我们又以整个软件的首页为例,详细地给大家介绍了主页、我的收藏、全局搜索、更多设置、文章快照处理等几个核心功能的使用。
然后呢,在文章的第三部分,引入了批量操作、快捷键、Mac Helper助手等隐藏的快速通道技能。
在文章的第四部分,给大家介绍了小编日常用Cubox的整个SOP流程,并且引入碎片收集系统化的技巧。
在文章的第五部分,则给大家介绍了Cubox AI 2.0带来的一些新鲜花样。
那到这里,关于 Cubox AI 的介绍完毕,期待大家在碎片收集这个事情上,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SOP,并玩出更多提效的花眼。
我们下期见🍻🍻🍻
🐣彩蛋One More Things
1、变更记录

2、作者介绍
Zelina的个人说明书:Zelina的个人说明书